再三提醒:这样吃降压药真的很危险!很多患者还在犯,尽早改掉!
1. 血压正常就擅自停药/减药
血压暂时恢复正常不代表“治愈”,只是药物在维持稳定。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会导致血压快速反弹(甚至比之前更高),反复波动的血压会严重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增加心梗、脑梗、肾衰等并发症风险。
2. 盲目跟风换降压药
别人吃的药效果好,不代表适合你!不同降压药的作用机制(如扩张血管、减少血容量、抑制交感神经)不同,需根据你的年龄、血压水平、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个性化选择。盲目换药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甚至出现过敏、头晕等不良反应。
3. 不按时服药(时吃时停)
忘记吃、想起来才吃,或“今天舒服就不吃”,会让血药浓度忽高忽低,血压像“坐过山车”。这种波动会反复冲击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如脑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4. 自行加大药量
担心血压降不下来就多吃一粒?这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如收缩压突然降到90mmHg以下),引起头晕、乏力、晕厥,甚至诱发心绞痛、脑缺血等危险,尤其对老年人或有心血管基础病的患者更致命。
5. 与禁忌食物/饮品同服
用浓茶、咖啡送药:其中的咖啡因、鞣酸会影响药物吸收(如钙通道阻滞剂),降低药效;
吃西柚/西柚汁: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肝脏代谢酶,导致某些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缬沙坦)血药浓度骤升,可能引起血压暴跌;
高盐食物:会抵消降压药的作用,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6. 忽视“个体化”用药
比如:
痛风患者吃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会升高尿酸,加重痛风;
有肾病的患者吃肾毒性药物(如某些ACEI/ARB类),可能加重肾损伤;
老年人用强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容易导致低血压。
关键提醒:降压药是“长期保护剂”,不是“临时救急药”。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定期测血压,若有不适或血压波动,及时找医生调整方案,千万别擅自做主!
这些习惯看似“小事”,却可能悄悄埋下致命隐患,尽早改掉,才能真正控制血压,远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