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569053 
-
- 注册时间2012-06-21
- 最后登录2025-11-06
- 在线时间19562小时
-
- 发帖16210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439355
- 道行20030
- 原创766
- 奖券311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569053 
- 发帖
- 162101
- 金币
- 439355
- 道行
- 20030
- 原创
- 766
- 奖券
- 311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95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6
|
去冬,与好友王凯第去了一趟绍兴安昌。遇雨,淅淅沥沥一整天,领略到了烟雨古镇的风采,殊为难得。 安昌是一个小镇,以安昌河为中轴,南为民居,北为商铺,两侧各有小溪相通,人家枕河而居。我们的游程是沿着安昌河畔北侧带长廊的商铺街市进行的。时近腊月,满街都是腌腊食品。店铺门楣处、河畔廊下、店后院子里,到处满挂着腊肠、腊鱼、腊猪头、腊鸭……让人觉得闲逸又富足。 镇首有两处戏台:一处在城隍殿对面,另一处在绍兴宣卷馆内。第一个戏台应该是依旧址新建的,第二个应该是为了配合宣卷馆的建立完全新造的。这两处戏台,让我似乎回望到了鲁迅《社戏》中的场景。 从河畔北望对岸,几乎就是小镇历史的博物院。“中国银行”“仁昌酱园”“海盐码头”等尽收眼底,可以想见当年的繁荣景象。还有被称为“台门”的民宅(旧时绍兴一带对豪门富户宅第的称呼),人说“侯门深似海”,虽说这里居住的不一定是王侯 ,但内中料也别有气象,可惜未能深入一窥。 值得一提的是,在满街店铺之间还有一座“师爷馆”,以纪念当地的师爷文化。明清以降,江浙一带文风日盛,却又限于科举制度对地方名额的限制 ,产生了大量落第士人。既然当不了官,那就去做官员的助手吧 ,“师爷”这一职业也就随之而生。绍兴从晋东渡而起就是文化人聚居之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即诞生于此。因此,才有俗云“天下师爷出绍兴”,却不知“绍兴师爷出安昌”。单以清代二百来年而言,安昌就有一万余名师爷走向全国各地衙门。 作为江南水乡,安昌自然少不了无处不在的石桥。有设计精巧的圆拱桥,也有简陋的石梁小桥。有将房屋盖在桥顶的 ,也有直接将桥堍伸入民宅的 ;有拱洞高耸可容小船通过的 ,也有长虹卧波贴水而建的;更有形似简陋却又将桥栏筑成坐椅便于人休息的……人家枕河居 ,乌篷穿桥过。斜风拂面,细雨湿肩,此情此景,画图难足。 幸哉,烟雨安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