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奇观]杭州新地标!扎哈事务所设计大运河“门户”,一座绝美步行桥 [2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679
金币
435411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9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在杭州古老的大运河与气势磅礴的钱塘江交汇之处,一座造型独特的人行天桥即将启用。
这座“大运河门户大桥”,由国际知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以流畅交织的白色拱门勾勒出轻盈而有力的轮廓,成为这一带水陆交汇处的新地标。





设计团队从杭州源远流长的丝绸刺绣技艺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缝纫中线的交织、重叠与连接,转化为建筑语言。





桥体由三个拱形结构相互缠绕、支撑,形成视觉上的韵律感与结构上的稳定性,不仅呼应地方文化,也赋予桥梁独特的艺术气质。





整座桥仿佛丝线在空间中自由穿梭,串联起运河北段与南向水道,也串起了两岸正在兴起的住宅区、市政空间与商业区域。





桥梁采用双曲线人行通道布局,路径在中央的混凝土岛上交错后又各自延伸,形成丰富的空间体验。





行人或骑行至此,可在不同高度与角度驻足,不仅欣赏运河的宁静悠远,也能眺望钱塘江潮水奔腾的壮阔景象——那被称为“银龙”的潮汐奇观,在此与建筑形成自然与人文的无声对话。





除了美学追求,该桥也注重实际建造与使用的合理性。全部结构采用预制模块化构件拼装,大幅压缩现场施工周期,并尽可能减少对运河原有航运的影响,体现出当代建筑对生态与城市功能的双重尊重。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在桥梁设计领域早有建树,如成都的双拱对称桥及台湾即将通车的丹江大桥等,每一座都试图在结构、功能与在地文化之间找到平衡。
而杭州这座大运河门户大桥,无疑成为该事务所在中国语境下的又一次诗意实践——不只是交通的连接,更是一处让人停留、凝视与感受的城市客厅。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679
金币
435411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9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杭州大运河门户步行桥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以无缝城市理念为核心,融合科技感与艺术性,成为连接钱江新城与运河文化的重要纽带。桥梁形态如巨构雕塑,兼具功能性与视觉震撼力,堪称城市地标新标杆。

🏗️ 背景与设计亮点
扎哈团队以“门户”为概念,打造了一座地标级步行桥,具体特征如下:

地理位置:位于钱江新城二期,京杭大运河汇入钱塘江的交汇处,象征杭州从运河时代迈向拥江发展的新阶段。
结构创新:采用复杂异形钢结构,通过合理的力学体系实现轻盈悬浮感,桥面设计融入绿色材料,呼应可持续理念。
视觉美学:桥体线条流畅如书法笔触,表面细节巧妙结合运河波纹元素,夜间灯光设计强化动态光影效果,形成“水上纽带”的意象。
📊 设计对比与独特性
维度    扎哈事务所步行桥    杭州其他运河桥梁(如反向芬克式桁架桥)
造型风格    流线型未来主义,科技感与艺术性融合    传统工业风,强调结构功能性
设计主题    无缝城市理念,象征开放与连接    漕运文化灵感,体现历史传承
互动体验    360°观景平台,融合步行与休憩空间    侧重交通功能,观景体验较单一
🌆 结论与未来展望
这座步行桥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地标意义:以扎哈标志性的解构主义风格,强化杭州“运河之城”的国际形象。
公共价值:释放地面空间供市民活动,桥下空间与滨水公园联动,提升城市活力。
技术标杆:其复杂钢结构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创新范例,推动建筑技术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358
金币
51650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小时前
杭州大运河门户大桥:丝绸刺绣灵感下的水陆新地标

设计理念与文化溯源
杭州大运河门户大桥坐落于大运河与钱塘江的交汇处,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天然成为连接两大水系、融合古今文明的象征。设计团队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从杭州深厚的丝绸刺绣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传统刺绣中“线的交织、重叠与连接”转化为现代建筑语言。这种灵感并非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通过三个相互缠绕、支撑的白色拱形结构,模拟丝线在空间中的自由穿梭与编织,既呼应了杭州“丝绸之府”的美誉,又赋予桥梁独特的动态美感与艺术气质。

建筑形态与结构创新
大桥的核心形态由三道流畅交织的白色拱门构成,它们在空中相互缠绕、支撑,形成强烈的视觉韵律感。这种“交织”的设计不仅美观,更在结构上实现了稳定性——拱形结构本身具备优秀的承重性能,而三拱的相互咬合进一步分散了荷载,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性。桥体采用双曲线人行通道布局,路径在中央的混凝土景观岛上交错后又各自延伸,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游览体验。行人或骑行者在桥上行走时,会感受到路径的起伏变化,仿佛在“丝线”中穿梭。

功能定位与空间体验
作为一座人行天桥,“大运河门户大桥”不仅是交通连接设施,更被定义为一处“城市客厅”。其双曲线通道设计使得行人在不同高度和角度都能获得独特的观景体验:
- 北望运河:可欣赏大运河的宁静悠远,感受这条千年水道的历史沉淀。运河杭州段本身就是古迹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段落之一,桥上视野能将拱宸桥、富义仓等历史遗迹尽收眼底。
- 南眺钱塘江:能远眺钱塘江潮水奔腾的壮阔景象。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大桥特意设计了多个观景平台,让行人可以近距离感受“银龙”潮汐的自然伟力,实现自然与人文的无声对话。

桥梁串联起运河北段与南向水道两岸正在兴起的住宅区、市政空间与商业区域,有效激活了周边土地价值,促进了两岸的融合发展。

生态与建造技术的考量
在美学追求之外,大桥设计充分体现了当代建筑对生态与城市功能的双重尊重:
1. 模块化预制构件:全部结构采用预制模块化构件拼装,大幅压缩了现场施工周期。这不仅提高了建造效率,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运河原有航运的影响。大运河作为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航需求极高,模块化施工有效避免了长期占用水域导致的航运中断。
2. 生态友好设计:桥体采用轻盈的白色钢结构与混凝土结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压迫感。中央景观岛种植本地植物,形成小型生态绿洲,改善局部微气候。此外,桥梁照明系统采用节能LED光源,并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在保证夜间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

设计团队背景与全球经验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在桥梁设计领域早已声名卓著,其作品以大胆的几何形态、流动的空间感和对材料技术的极致探索著称。例如:
- 成都双拱对称桥:以简洁的双拱结构跨越河流,线条流畅如丝绸飘带。
- 台湾丹江大桥(即将通车):以其独特的斜张桥结构和动态造型成为区域地标。

杭州大运河门户大桥延续了该事务所一贯的设计哲学——在结构、功能与在地文化之间寻找平衡。它不仅是交通的连接体,更是文化表达的载体和城市空间的艺术装置。这座桥梁的成功启用,标志着杭州在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又一重要实践,也为全球范围内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范例。

总结:一座桥梁的时代意义
大运河门户大桥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创新的结构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功将杭州两大母亲河——大运河与钱塘江——在物理空间与精神层面进行了深度融合。它既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在中国语境下的诗意实践,也是杭州这座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历史文脉的当代延续。未来,这座桥梁必将成为杭州新的城市名片,吸引无数市民与游客前来驻足、凝视,在感受建筑之美的同时,体悟这座城市水陆交融的独特魅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