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景照片
项目背景
杭锦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北部,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黄河,浩瀚的沙漠,孕育了“黄河几字湾文化旅带”这一结合沙漠、湖泊、草原、平原和高原地貌于一体的独特自然景观区。
2022年7月至10月,为加快鄂尔多斯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地域特色鲜明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样板,在旗人民政府主导策划下,与《世界建筑》合作策划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未来草原”民宿创意设计工作营。工作室受邀参与了此次集群设计,并最终于2025年完工投入使用。
整体聚落由7个基本居住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面积约305平方米。单个居住单元内包含了完整的客厅,厨房,起居室,茶室,4个卧室和一个瞭望塔。通过合理计算的人居尺度计算每个圆形空间的尺寸,同时通过相连接的通道形成有趣的室内空间氛围。在靠近草原的空间,落地玻璃窗提供了大面积的草原景观视野。


设计主题



△ 实景照片
设计以“YUAN”为题,诠释对“原”(草原)、“院“(庭院聚落)、“圆”(圆形蒙古包)的理解,把场所的塑造和地域的特种融为一体。建筑师从蒙古包形象中提取圆柱+圆台形建筑体量,加以变形,成为独特的大小不一的建筑单元,由此聚合而成为一个独特的院落。



△ 实景照片
genius loci场地和母题
母题:消解的内与外 共生的院与原
人渴望定居,又总是向往游牧般的自由生活建筑则一直被用来摆平人类内心安居与浮生的矛盾。体现的不同于中西方传统院落的内外理解,更接近于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中着力还原的栖居与建造的本质,即天地神人四相合一的生存理想“诗意的栖居意味着:置身于诸神的当前之中,受到物之本质切近的震颤。

△手绘手稿




△手工模型










△施工照片
为什么选择数学?“诸神的馈赠”,草原建筑作为风土建筑的一种。风(场所精神geniusloci)和土(地脉topography)。所体现的不同于中西方传统院落的内外理解,更接近于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中着力还原的栖居与建造的本质,即天地神人四相合一的生存理想“诗意的栖居意味着:置身于诸神的当前之中,受到物之本质切近的震颤。在其根基上诗意的存在——这同时表示:此在作为被创建的此在,绝不是劳绩,而是一种馈赠”以此形成一种有机与秩序融合的聚落特质,如同千百年来人类自然形成的村庄那样。
建筑平、立、剖三者是从不同的视角汇制的图纸,平面图是反应结构的长和宽,剖面图是平面图的补充。
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到屋盖的构造,内门大小、窗的高度以及墙身与地面的连接关系等。


△ 实景照片
场地的 “生长脉络”|在自然里,铺展功能的有机网络
在建筑形式上,大胆采用金属外墙的圆台,表达出时代的气息。在建筑外墙上,设计拟采用轻钢结构,外墙蒙纤维水泥板,用当代材料和构造来呼应传统的构造方式,也是非常有见地的。在此,建议在外墙上,可以采取更普通、更常见的混凝土结构,降低技术门槛,提高应对风雪的耐候度,同时找到更加质朴的表现方式,与金属屋顶加强对比。也建议在每个居室加强半室外空间的营造,为游客创造更多的“看点”。



△ 实景照片
内部空间组织方面,本方案把门厅、茶室、客厅、楼梯间、卧室组合在一期,形成风格鲜明的圆柱组合建筑群体,非常有表现力。建筑单元中,生动地表达了传统蒙古包的重要元素,比如中部圆形的空洞,仿木构的杆件,能形成相应的隐喻和联想。
视线与景观与功能
视线:圆影引眸,光风穿草原
融入灰空间而非空隙,是内院微气候调节器,遮阳通风、户外休憩;圆单元错落成视线导航,引目远景与天空,穿院即穿草原,动线随光风呼吸,建筑与自然共生成有机序列。



△ 实景照片
视线的魔法|设计里的 “引导术”,让目光追向天地尽头
建筑与路径,成了天然的 “视线导演”。弧形建筑如张开的怀抱,巧妙地将视线聚拢,又顺着有序的路径,缓缓推向远方天地交融的边界。地面石材与砾石的几何排布,像是无声的指引线,一步步牵引着目光,从建筑的精致细节,滑向那片开阔无垠的自然,让每一次眺望,都成了一场从人工巧思到天地浩渺的沉浸式旅行。

△视线分析图

功能:每一处空间,都装着实用与诗意的平衡
该建筑功能布局巧妙且丰富。以圆形为基本空间单元,围绕楼梯间,串联起客厅、茶室、卧室、阳台、厕所、观景塔等功能区。客厅作为核心公共区域,空间开阔,方便家人互动与待客。茶室相对独立,营造出静谧的品茗氛围。卧室提供休憩空间,搭配的阳台则拓展了休闲与观景的场所。厕所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分布合理。观景塔更是独特设计,为人们登高望远、饱览周边风光提供了好去处。各功能区既相互独立,保证了使用的私密性,又通过合理的动线设计,实现了便捷的联系,让居住者能在不同功能空间间顺畅切换,兼顾了生活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视线的 “穿梭游戏”|来一场无界的视觉漫游
弧形大窗是绝对的 “视线磁石”,把室外建筑与蓝天绿地一股脑 “框” 进来,让目光瞬间被拉向天地间。室内弧形木构顺着窗的曲线延展,像温柔的指引带,带着视线在空间里轻盈滑动;书架上的书籍与陈设,又在局部锚定目光,让视线既能 “飞” 向室外的开阔,又能落回室内的细腻,在室内外、整体与细节间自由穿梭,就像一场没有边界的视觉漫游,把空间的每一处都变成了视线的游乐场。


△ 实景照片
光与视线的协奏|让建筑在暮色里,成目光追逐的星辰
暮色时分,建筑成了光的 “画布”。暖黄的灯光从墙面倾泻而下,如灵动的丝带,瞬间抓住视线;高耸的柱体上,那圈透光的设计,像夜空中的月牙,把目光 “勾” 过去,又顺着建筑流畅的曲线,滑向室内透出的温馨光晕,再延伸到远处天际的朦胧色彩里。光在这里成了视线的 “指挥家”,带着目光在建筑的每一处流转、停留,让整个空间在暮色中,成了一场光与视线共舞的浪漫演出。

△ 实景照片
不断变化的小空间
小空间的 “变奏曲”|每一步,都踏入新的风景剧场
从高空俯瞰,这些如同细胞聚落般的小空间,以中心为原点向外铺展,形态各异却又和谐共生。当人置身其中,每迈一步,周围的空间形态、与其他 “小聚落” 的相对位置都在悄然变化。
有的空间被弧形墙体温柔环抱,有的则因独特的屋顶造型形成别致光影,还有的与相邻空间通过巧妙的路径衔接,营造出 “转角遇惊喜” 的效果。就像在一座流动的建筑迷宫里,每一处小空间都是独立又关联的 “景框”,装着不同的建筑语汇与视觉意趣,让行走的过程,变成一场不断解锁新风景的探索之旅。






△ 实景照片
棚面的 “光影魔术”|每一处弧度,都藏着视线的引力场
这些棚面堪称“视线捕手”,圆形穹顶、嵌套弧形结构如精心设计的漩涡,牢牢吸住目光。穹顶中央的圆形开口,或映出空间、或引入天光,引视线向上探寻;螺旋上升的棚面,借流畅曲线牵引视线盘旋延伸至顶端光亮处。每一道弧度、每一处光影,都打造出专属视线引力场,让目光在空间里完成充满韵律的漫游。



△ 实景照片
曲线的 “牵引艺术”|每一道弧,都牵着视线赴一场漫游
曲线在这里成了 “视线导游”。螺旋的楼梯、弧形的墙面与棚顶,如灵动的丝带,自然牵引着目光游走。楼梯的弧面顺着走势,带视线从下方缓缓向上攀升;墙面与棚顶的弧形衔接,让目光在空间里顺畅流转,或是落向陈列的器物,或是追着光影,完成一场由曲线主导的、充满韵律的视觉漫游。
细部的 “精致密码”|每一处雕琢,都藏着设计的巧思
建筑的细部,满是设计的用心。那带有几何纹样的黑色饰边,沿着弧形建筑边缘延伸,似精致的 “丝带”,为简洁的建筑立面增添了层次与仪式感;还有那石阶,表面粗糙的质感与规整的形态相碰撞,既保留了自然的质朴,又通过有序的排布,引导着脚步与视线,每一处细部都像是精心打磨的 “小惊喜”,让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散发着精致的魅力。




△ 实景照片
技术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总平面图

△剖立面图

△ 墙身细部

△外立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原宇宙-未来草原
项目地点: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鄂尔多斯草原景区内
建设单位:杭锦旗福泉商贸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设计团队:张海翱,于洋,李迪,徐航,杨格,潘文琪,李依杭,唐玲,吴昌龙,张明蕙,朱静雯
施工深化团队:中城科泽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内蒙古宏胜达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运营单位:内蒙古界宿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面积:3349m²
设计时间:2023年5月
施工时间:2025年9月
摄影:章鱼见筑
文字编辑:朱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