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1回复

[转帖]寻找阴塔 [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656
金币
423305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30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26



  阴塔是一种奇特的景观。和通常的塔不同,它是以井的形状呈现的塔。福建省汀州古城内就有现在所知的全国仅有的两座阴塔,“八卦龙泉”和“府学阴塔”,合称“双阴塔”。我一直想去看看。今年5月的赣南之行中,我特意安排最后两天到长汀,动员他人与我一起坐上16:36从江西赣州发出的 K571次火车,来到了福建长汀。

  长汀古为汀州,是福建八府之一,与江西交界。次日,游览了汀州标志性的城门——济川门后,沿着兆征路来到汀洲文庙。府学阴塔在文庙隔壁的长汀县政府院中。政府办公场所能随随便便让人自由进出吗 ?我硬着头皮找到门卫,没想到门卫很客气地让我们进去。进去后右拐,院中果然有一个亭子,亭子内竖了一块古石碑,上面刻 有“府学阴塔”和“清嘉庆庚年四月八邑公立”字样。“府学阴塔”就在亭子前,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井”上盖着铁网。据说此塔上窄下宽,呈圆锥形,用一层层青砖垒砌而成。“井”口直径1米,“井”身达13.5米,井内终年清泉盈盈,波光粼粼,若向井口轻声呼唤,回音震耳。
  然后,我又开始寻找另一个阴塔——“八卦龙泉”。根据事先做的功课:“八卦龙泉”与“府学阴塔”横向相距200米左右,现在长汀县公安局院内。此塔呈井字结构,上宽下窄。开口处宽1.72米,全部用大条石板垒砌,每层用八块,形成八卦形,如同八卦图,故有“八卦龙泉”之称。自上往下,层叠有致,逐级收缩,像一座八角空心石塔,倒插水中,其深16米。与“府学阴塔”的造型正好相反。
  但要找到“八卦龙泉”远比先前找“府学阴塔”难多了。我先在附近小店打听,被告知:过去听说就在前面,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在。我找到了长汀县公安局,同样想和门卫打个招呼,但没人,或许因为是双休日 。我大胆走进公安局,在院子里找啊找,没见到,难道真的没了?我出来,问住在边上的老太,然而她一口土话,我听不懂半句,不 得已找一个在玩耍的小孩来翻译,可小孩更让我啼笑皆非,他说山上有个庙……我只好又问路人,一连三个,皆回答:不知道,没听说过。难道就这样算了?我突然想起,“八卦龙泉”又叫“县学阴塔”,宋代这里是县学。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国立厦门大学迁到这里八年多,大成殿成为厦大礼堂……刚才我走过来的路上,看到新修的“国立厦门大学”校门,这是2001年由厦门大学出资在旧址上修复的,门内也是新修的“大成殿”。我为何不去问问看管“厦大”旧址的门卫?嗨,这一问,真问对了!他告诉我,“八卦龙泉”还在公安局院内,进去往右再往左,上坡右边一凹进去的空地上。我立马回到公安局,门口依然没人看管,我重新进去,迎面碰到一位中学生,他告诉我,那里是有口井。终于,我找到了“八卦龙泉”。其实刚才进来时就差一步了,只因“八卦龙泉”没有任何标识,周边停着很多车辆,边上也放满了新的共享自行车。再看“八卦龙泉”,方的井栏,井旁置有二石,一下面八角上面圆形,一上面八角下面菱形,井口也盖有铁网。我搬开前面的两辆共享自行车 ,拍摄了几张难得的照片。正好有人过来停车,见我对井拍照,觉得好奇,我便告诉他这口“井”——阴塔的典故。他说他在这里工作几十年了都不知道。
  我这次旅游好有成就感 ,最心满意足的是终于找到了“双阴塔”。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7226
金币
499147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86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23
探访汀州双阴塔:一场充满波折的文化寻踪之旅

您的这段文字生动记录了探访福建长汀“双阴塔”的经历,充满了探险的乐趣与发现的喜悦。双阴塔作为全国仅有的奇特地下塔景观,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确实值得我们细细探寻。结合您的叙述和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趟旅程的意义和双阴塔的魅力。

双阴塔的独特魅力

双阴塔由“八卦龙泉”和“府学阴塔”组成,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耸地面的塔,而是以“井”的形态存在于地下,故称“阴塔”。

1.  府学阴塔:
    *   建造年代: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历史悠久。
    *   结构特点:上窄下宽,呈圆锥形,用青砖层层垒砌。井口直径1米,井深13.5米。
    *   奇特现象:井内终年清泉盈盈,波光粼粼。若向井口轻声呼唤,会有回音震耳的效果。
    *   现存状况:位于长汀县政府院内,有古石碑“府学阴塔”及“清嘉庆庚年四月八邑公立”字样,井口有铁网覆盖。

2.  八卦龙泉:
    *   建造年代:大约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原名“开元井”,明嘉靖三年(1524年)改称“八卦龙泉”。
    *   结构特点:与府学阴塔造型相反,上宽下窄。开口处宽1.72米,全部用大条石板垒砌,每层用八块石板,形成八卦形,故得名。深16米,井水与汀江龙潭水相通。
    *   传说典故:相传塔底水中藏有蛟龙,常年喷水吐珠,大旱之年也不枯竭,反而甘甜清纯。
    *   现存状况:位于长汀县公安局院内,同样有铁网覆盖,周边环境较复杂。

寻访历程:一波三折的探索

您的寻访过程堪称一部微型“探险记”,充满了曲折与惊喜:

1.  顺利探访府学阴塔:
    *   地点明确:文庙隔壁的长汀县政府院内。
    *   幸运突破:门卫的友善允许进入,顺利找到亭子内的古石碑和府学阴塔。这为后续寻找八卦龙泉积累了信心。

2.  艰难寻觅八卦龙泉:
    *   信息模糊:当地居民对八卦龙泉的认知度不高,甚至有小孩误指方向。
    *   地点隐蔽:位于公安局院内,且缺乏明显标识,被车辆和共享单车遮挡。
    *   柳暗花明:通过联想“县学阴塔”与厦门大学旧址的关系,向厦大旧址门卫询问获得了关键线索——“进去往右再往左,上坡右边一凹进去的空地上”。
    *   最终发现:在中学生的指引下,在公安局院内找到了这口“没有任何标识”的古井,并成功拍摄照片。

双阴塔的历史文化内涵

双阴塔不仅仅是奇特的建筑景观,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

-   风水与人文寄托:相传双阴塔的建造与“以阴制阳”的风水理念有关。古时有外省官员在汀州东西山头建阳塔(万魁塔、辛峰塔)试图压制汀州文脉,汀州人遂建双阴塔以保护“卧龙腾飞,人文昌盛”。这反映了古人对地域文化繁荣的深切期盼。
-   祈求文才昌盛:两座阴塔均与古代教育机构(府学、县学)密切相关,其建造目的之一便是希望汀州几县文才昌盛。府学阴塔旁石碑明确记载“此井以镇文风”,直接点明了这一点。
-   精湛的建筑技艺:无论是府学阴塔的青砖圆锥形结构,还是八卦龙泉的八角石砌八卦形结构,都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智慧和精湛技艺。特别是八卦龙泉的倒插石塔形制,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

旅行的意义与成就感

您提到“这次旅游好有成就感,最心满意足的是终于找到了‘双阴塔’”。这种成就感源于:

-   知识的验证与拓展:通过实地考察,将书本或网络上的资料转化为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   克服困难后的喜悦:面对信息缺失、地点隐蔽等困难,通过不懈努力和巧妙思考最终达成目标,这种过程本身就极具吸引力。
-   文化传承的参与感:您向不了解情况的工作人员讲述双阴塔的典故,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行为。

总结

您的长汀之行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化寻踪之旅。双阴塔以其独特的“倒插地下的塔”形态、悠久的历史、精妙的结构和丰富的传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代汀州人文画卷。您的细致观察、坚持不懈和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使得这次寻访充满了乐趣和价值。

如果您未来有机会再次前往长汀,还可以探访更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济川门、汀州古城墙、汀州试院、卧龙书院等,进一步感受这座“客家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每一次这样的探访,都能让我们对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