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阅读
  • 1回复

[医学知识]肺为“娇脏”有7怕!秋季是养肺黄金期,用好这3招,养好肺脏[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828
金币
496317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秋季养肺

秋季是养肺“黄金期”?

在中医理论里,肺被称为“娇脏”—— 它不像心脏有胸腔保护、不像肾脏藏于腹腔深处,而是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喜润恶燥、不耐寒热,稍受外界刺激就容易“闹脾气”。尤其到了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肺更易被“燥邪” 侵袭,出现口干、咳嗽、皮肤干等不适。想要养好肺,先得搞懂它的7”,再抓住秋季这个黄金期用对方法。

肺为什么是“娇脏”?它到底怕什么?

中医认为,肺有两大核心功能:一是“主气司呼吸”,负责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体内浊气,是身体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门户”;二是“主宣发肃降”,既要把津液和氧气送到皮肤、毛发,让皮肤水润、呼吸顺畅,又要把体内的水湿、废物向下疏导,通过尿液排出。正因为它“连通内外、掌管津液”,才成了最“娇弱”的脏腑,尤其怕这7件事:

1. 怕“寒”:受凉就咳嗽,肺是“第一个遭殃的”

肺喜温恶寒,一旦受凉,寒邪会从呼吸道侵入肺脏,打乱它的“宣发”功能。比如秋天早晚穿少了,冷风一吹就打喷嚏、流清涕、咳白痰,甚至诱发支气管炎 —— 这都是肺在“抗议”受寒了。

2. 怕“热”:燥热心烦时,肺易被“热邪”灼伤

肺怕寒,也怕“热邪”。比如秋天中午气温高,再吃点火锅、烧烤等辛辣温热的食物,体内热气积聚,就会“灼伤肺津”:出现口干舌燥、咳黄痰、咽喉肿痛,甚至流鼻血,这都是肺里“津液不足、热气过剩”的信号。

3. 怕“燥”:秋季最伤肺,燥邪是“头号敌人”

“喜润恶燥”,而秋季最大的特点就是“燥”—— 空气湿度低、风大,体内的津液容易被燥邪“抽走”。这时候肺就像缺水的“海绵”,没法正常发挥功能:轻则皮肤干燥、嘴唇脱皮,重则干咳无痰、声音嘶哑,甚至诱发哮喘、慢阻肺等老毛病。

4. 怕“湿”:水湿困住肺,呼吸都变“沉”

虽然肺喜润,但“润”和“湿”不一样 ——“润”是适量的津液,“湿”是多余的水湿。如果秋天淋雨、长期待在潮湿环境,或吃太多生冷、甜腻的食物(比如冰饮、蛋糕),水湿会在体内积聚,困住肺脏。这时会感觉胸口发闷、呼吸不畅,还可能咳白色泡沫痰,就是肺被“湿邪”拖累了。

5. 怕“”:肺气被阻时,肺的“呼吸通道”会堵

中医说肺主气,司呼吸”,肺以清虚为顺。烟草之“火烟”、雾霾之“浊尘”、厨房之“油烟”等污浊之气,经口鼻入肺,首伤肺之津液,致肺燥津亏,出现干咳少痰、咽干声哑等症;其毒性黏滞,易阻塞肺络,使肺气宣降失常,引发胸闷、气喘,日久还会与痰浊交织形成“痰毒瘀阻”,加重肺脏损伤。

6.怕“累”:过度劳累,会削弱肺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朝百脉,是人体气体交换的核心枢纽。过度的身体劳累,会大幅增加耗氧量,迫使肺“加班”工作,长期以往必然耗伤肺气,导致呼吸急促、气短乏力。这既包括高强度的体力运动,也指现代人常见的长期熬夜,二者都会削弱肺卫之气,降低免疫力。

7. 怕“悲忧”:情绪低落时,肺会“跟着受伤”

中医有“悲则气消”的说法 —— 过度悲伤、焦虑、抑郁,会消耗肺的“气”,让肺的功能变弱。比如有人经历重大变故后,总觉得没力气、不想说话、容易咳嗽,就是情绪伤了肺。反过来,肺功能弱的人,也更容易变得多愁善感。

为什么秋季是养肺“黄金期”?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秋季对应的脏腑就是肺 —— 秋季的“收”与肺的“肃降”功能相通,此时养肺,既能弥补夏季高温对肺的消耗,又能为冬天抵御寒冷打下基础,相当于给肺“充电储能”。

而且秋季的“燥邪”虽然伤肺,但只要我们顺应季节特点,用“润”的方式养肺,就能“以润克燥”,把肺的津液补回来,让肺的功能慢慢恢复。就像干旱的土地,秋季下雨时及时蓄水,才能在下一个季节保持生机。

秋季养肺3 招,简单实用易坚持

抓住秋季养肺黄金期,不用刻意吃名贵补品,做好这3 件事,就能帮肺“补水、补气、护屏障”:

1. 饮食“润养”:吃对食材,给肺补够“津液”

秋季养肺的核心是“滋阴润燥”,首选这几类食材,做法简单还好吃:

白色食材“养肺”:中医有“白色入肺”的说法,比如梨、百合、银耳、莲子、山药阴虚燥热者推荐煮“百合银耳梨汤”—— 梨去核切块,加泡发的银耳、干百合,煮 30 分钟后加少量冰糖,每天喝一碗,能滋润肺津,缓解干咳;

少辣少咸“护肺”:辛辣食物(辣椒、生姜、大蒜)会“耗伤肺津”,秋季要少吃;过咸的食物会加重肺的负担(中医说 “咸伤肺”),比如咸菜、腌肉,尽量控制;

多喝“温润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每天喝1500-2000 毫升温水,肺阴虚者可以泡点麦冬、玉竹(各5 克)当茶喝,能帮肺锁住水分。

2. 运动“练肺”:选对时间,增强肺的“呼吸力”

肺的功能靠“练”,秋季运动要避开早晚寒凉、中午燥热,选上午 9-10 点或下午 4-5 点,做温和的运动,帮肺 “打开呼吸通道”:

腹式呼吸“养肺”: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肚子慢慢鼓起(用鼻子吸),呼气时肚子慢慢收缩(用嘴呼),每次10-15 分钟。这样能让肺部充分扩张,增加肺活量;

八段锦“护肺”:八段锦里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两个动作,能拉伸胸腔、促进肺气运行,每天练 10 分钟,呼吸会更顺畅;

散步“润肺”:秋天适合在公园、树林里散步(树木多的地方空气湿润,有“负氧离子”),每次 30 分钟,步伐放慢,配合深呼吸,能让肺 “吸入清气、排出浊气”。

3. 情志“护肺”:少悲多笑,给肺“松松绑

前面说“悲忧伤肺”,反过来,“笑能宣肺”—— 笑的时候,胸腔会扩张,肺气能顺畅地宣发出去,相当于给肺 “做按摩”。秋季可以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比如和朋友一起登高赏秋(秋天登高能开阔眼界,减少悲伤情绪)、听轻松的音乐、看喜剧电影,每天笑一笑,肺也会“更轻松”。

最后提醒:秋季养肺,避开2 个“坑”

不要盲目“补肺”:有人觉得秋季养肺就要吃人参、燕窝,其实普通人只要饮食清淡、多喝水,就能满足肺的需求;如果本身容易上火,再吃温补的补品,反而会 “火上浇油”,伤了肺津;

注意“保暖防凉”:秋季早晚温差大,出门记得带件薄外套,尤其是老人、小孩和有肺病的人,避免受凉让寒邪侵入肺脏。

肺是我们身体的“呼吸卫士”,也是最“娇弱”的脏腑。秋季抓住养肺黄金期,避开它的“7”,用好 “饮食、运动、情志” 这 3 招,就能让肺保持健康,为冬天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医生简介

张莉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第二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继承人,对慢阻肺,哮喘,肺心病,肺癌,肺部感染,气胸,胸腔积液呼吸袁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的中西医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下午,周六上午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828
金币
496317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秋季养肺:抓住黄金期,守护“娇脏”健康

一、秋季为何是养肺黄金期?
中医理论中,“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与肺脏相通。此时气候干燥,燥邪当令,而肺“喜润恶燥”,最易受燥邪侵袭,导致干咳、咽干、皮肤干燥等不适。同时,秋季是自然界“收”的季节,人体也需顺应此规律,通过养肺来收敛肺气、滋阴润燥,为冬季抵御严寒奠定基础。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秋季养肺不仅能缓解当下不适,更能增强肺脏功能,提升免疫力。

二、肺的“七怕”:认清肺脏的脆弱点
肺被称为“娇脏”,因其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喜润恶燥、不耐寒热。秋季养肺需先了解肺最怕什么:

1. 怕寒:肺主皮毛,寒邪易从口鼻或皮肤侵入。秋季早晚温差大,若不及时添衣,易受寒引发咳嗽、流涕。
2. 怕热:燥热之邪易伤肺津,导致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咳黄痰。
3. 怕燥:秋季主燥,燥邪最易耗伤肺阴,出现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症状。
4. 怕湿:湿邪困肺会导致胸闷、咳嗽、痰多。秋季若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易生内湿。
5. 怕烟:吸烟、雾霾、油烟等污染空气会直接损伤肺部黏膜,导致肺功能下降。
6. 怕累:过度劳累或熬夜会耗伤肺气,导致气短乏力、免疫力下降。
7. 怕悲忧:中医认为“悲则气消”,过度悲伤、焦虑会损伤肺气,导致肺功能失调。

三、秋季养肺实用方法
(一)饮食调理:滋阴润燥是核心
1. 多吃白色润肺食材  
   中医有“白色入肺”之说,推荐食用梨、百合、银耳、莲子、山药、白萝卜等。例如:
   - 银耳百合莲子羹:银耳泡发后与百合、莲子、冰糖同炖,能滋阴润肺、安神。
   - 雪梨川贝汤:雪梨去核,加入川贝粉蒸熟食用,缓解干咳。
   - 山药粥:山药切块煮粥,健脾补肺。

2. 适量摄入酸味食物  
   酸味能收敛肺气,《黄帝内经》提到“秋收酸”。可多吃山楂、石榴、葡萄、柠檬等酸性水果。

3. 少辛辣油腻  
   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会加重燥热,油腻食物易生内热,均需减少摄入。

4. 多喝水  
   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以少量频饮为佳。可饮用百合桑叶菊花茶、蜂蜜水等润燥饮品。

(二)起居习惯:顺应自然规律
1. 早卧早起  
   秋季宜“早卧以收敛神气,早起以舒展肺气”。建议21:00-22:00入睡,6:00-7:00起床。

2. 保暖防寒  
   注意颈部、背部和脚部保暖,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早晚温差大时及时增添衣物。

3. 保持室内湿度  
   秋季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或将一盆水放在室内,保持湿度在40%-60%为宜。

(三)运动养生:增强肺功能
1. 温和运动  
   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轻柔运动。推荐“呬字功”(六字诀之一),通过呼气时发“呬”音(sī),达到养肺效果。

2. 深呼吸练习  
   每天进行5-10分钟深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缓慢均匀,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

3. 主动咳嗽  
   晨起或睡前主动咳嗽几声,可清除呼吸道异物和痰液,保护肺部清洁。

(四)情志调摄:保持心态平和
肺在志为悲忧,“悲忧过度则伤肺”。秋季应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读书、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常笑宣肺”,大笑能扩张胸廓,促进肺部气体交换,是简单有效的养肺方法。

(五)穴位按摩:日常保健小技巧
1.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用食指按揉5分钟,可缓解鼻塞、干燥。
2. 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揉此穴能滋阴润燥。
3.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 ankle下方凹陷处。按摩可缓解咽喉干燥。

四、秋季养肺推荐食谱
1. 银耳雪梨汤  
   食材:银耳1朵、雪梨1个、枸杞10克、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后与雪梨块、枸杞同炖30分钟,加冰糖调味。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2. 百合莲子粥  
   食材:大米50克、百合20克、莲子20克。  
   做法:食材同煮至粥稠。功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

3. 萝卜排骨汤  
   食材:白萝卜500克、排骨300克、姜片适量。  
   做法:排骨焯水后与萝卜、姜片同炖1小时。功效:清热生津,润肺化痰。

五、总结
秋季养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方面入手。抓住秋季这一黄金期,通过“润燥为主”的饮食调理、“早卧早起”的作息习惯、“温和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及“平和愉悦”的心态调摄,就能有效呵护“娇脏”健康。记住:养肺非一日之功,贵在坚持。若出现持续咳嗽、胸闷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调理。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科学养肺,安然度过干燥的秋季!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