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英国反垄断诉讼败诉:15亿英镑赔偿背后的核心争议与全球影响
一、英国法庭裁决核心要点
英国竞争上诉法庭(CAT)于2025年10月24日作出的裁决,是苹果在全球反垄断斗争中的又一重大挫折。该裁决认定苹果在2015年10月至2020年底期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主要依据包括:
1. 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法庭确认苹果在iOS应用分发和应用内支付市场具有“近乎绝对的市场支配力”,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2. 滥用行为界定:
- 排除应用分发市场竞争:强制开发者只能通过App Store分发iOS应用,禁止第三方应用商店。
- 收取“过度且不公平”的佣金:对应用内购和订阅收取高达30%的佣金,并将此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应用和服务价格上涨。
3. 驳回苹果抗辩理由:
- 苹果主张“安卓平台构成有效竞争”被驳回,法庭认为iOS生态的独特性和用户粘性使其与安卓市场不具直接替代性。
- “收费用于保障用户安全”的理由也被否决,法庭指出安全审核等服务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佣金比例。
二、赔偿规模与影响人群
- 赔偿金额:潜在赔偿高达15亿英镑(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创下苹果史上最高赔偿纪录。这一金额将分配给约2000万英国iPhone和iPad用户,平均每位用户可获赔约40英镑。
- 时间范围:涉及2015年10月至2020年底期间在英国设备上购买应用或订阅的用户,涵盖近五年消费行为。
三、苹果的应对与后续程序
苹果公司已明确表示将提起上诉,并对裁决提出强烈异议:
- 上诉理由:苹果称裁决“错误地看待了繁荣且充满竞争的应用经济”,忽视了App Store如何帮助开发者取得成功,以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信平台的价值。
- 后续步骤:损害赔偿审判定于2025年11月进行,届时将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计算方式。若上诉失败,苹果可能面临巨额赔付,并需调整其在英国乃至全球的App Store政策。
四、全球反垄断浪潮下的苹果困境
英国此次裁决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监管机构对苹果“苹果税”(App Store佣金)围剿的一部分:
1. 中国市场动态
- 55名中国iPhone/iPad用户于10月21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起举报,指控苹果垄断应用分发和支付渠道,收取30%“不公平高佣金”。代理律师王琼飞此前在2021年发起的类似诉讼虽一审被驳回,但已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目前仍在审理中。
- 中国监管层已将“苹果税”纳入《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监管范围,正逐步打破苹果的封闭生态。
2. 欧盟与美国进展
- 欧盟此前已对苹果处以19.4亿美元罚款,并要求其开放第三方应用下载和支付渠道。
- 美国司法部及15个州检察长联合起诉苹果垄断智能手机市场,指控其通过App Store规则扼杀竞争。
3. 开发者与用户反应
- 开发者普遍对“30%佣金”不满,认为其挤压利润空间。英国诉讼原告方指出,中小开发者实际佣金率虽降至15%,但仍高于合理水平。
- 用户层面,集体诉讼推动下,公众对“苹果税转嫁成本”的认知加深。中国网友热议“为何国内未享受与其他地区相同的支付灵活性”,呼吁监管跟进。
五、行业影响:移动生态规则重构
英国裁决及全球监管压力正迫使苹果调整其商业模式:
1. 生态开放趋势:未来苹果可能被迫允许iOS设备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并支持更多替代性支付方式。这将打破其“唯一收费站”的地位,降低开发者成本。
2. 竞争格局变化:谷歌等竞争对手已允许第三方支付和应用下载,苹果的政策松动将进一步缩小与安卓生态的差异。
3. 消费者权益提升:开放支付渠道和应用分发后,用户有望获得更低价格的应用和服务,选择权也将增加。
六、结语
英国竞争上诉法庭的裁决标志着全球对科技巨头反垄断监管进入新阶段。苹果面临的不仅是15亿英镑的潜在赔偿,更是其封闭生态模式的根本性挑战。随着中国、欧盟、美国等主要市场的持续施压,苹果若想维持市场竞争力,必须在保障安全与促进竞争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这场官司的结果不仅将影响苹果的财务报表,更将重塑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分发生态。后续的上诉进程和赔偿细节确定,以及中国等市场的监管响应,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