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阅读
  • 1回复

[购物生活]中秋过后被抛弃的4大商品,月饼跌出滞销榜前3,第1名令人意想不到 [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494
金币
48077
道行
38009
原创
2478
奖券
5104
斑龄
137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60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48



中秋国庆长假刚过,苏州一家水产市场的老板李师傅站在摊位前,看着水池里活蹦乱跳的大闸蟹直摇头。

“昨天有个老太太一次买了十斤,说冻冰箱冬天吃,可剩下的蟹还是卖不动,”李师傅苦笑着,“光是今天早上就死了五六只,只能亏本扔掉。 ”



这种场景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不断上演。 往年中秋后打折两三天就能清空的库存,今年却成了商家的噩梦。

软籽石榴的滞销情况最令人意外。 郑州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据显示,中秋后软籽石榴的日均交易量从节前的300吨暴跌至114吨,价格从每斤12元跌到5元。 成都蒙阳水果市场的一名商户在采访中透露:“节前囤了200箱石榴,现在一半都没卖出去,最后只能按3元一斤甩卖,算上损耗亏了五千多。 ”

消费者对石榴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 在北京一家超市,顾客张女士在水果区前犹豫片刻后选择了旁边的猕猴桃。 “石榴吃起来麻烦,籽又多,过节送礼还行,自己吃不如买点方便的。 ”



高档茶叶礼盒的遇冷同样触目惊心。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统计表明,中秋后全国高档茶叶礼盒的退货率平均达到30%,部分中小茶商的库存积压率超过50%。 杭州一家茶叶店老板陈女士指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礼盒说:“这款龙井礼盒原价1288元,现在降价到898元,半个月只卖出一盒。 ”

更让茶商头疼的是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改变。 现在越来越多的顾客选择散装茶叶,一位经常买茶的退休教师表示:“包装再漂亮也是要扔掉的,不如实在点买散茶,同样的钱能买到更高质量的茶叶。 ”

大闸蟹面临的困境比想象中更复杂。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中秋期间关于大闸蟹蟹卡的投诉量较去年增长45%,“虚假宣传”和“无法提货”成为主要投诉理由。 江苏阳澄湖某养殖基地的负责人透露,现货大闸蟹的批发价从节前80元/斤跌至45元/斤,日均销量不足200斤。



除了蟹卡信任危机,大闸蟹自身品质问题也影响销售。 今年受天气影响,多个产区的大闸蟹个头偏小,蟹黄蟹膏不够饱满。 消费者王先生坦言:“去年买的蟹就不太满意,今年看到价格虽然便宜,但品质没保证,干脆改买龙虾了。 ”

月饼在滞销榜上排名第四,但滞销规模最大。

北京一家大型超市将月饼专区从黄金位置移到入口角落,贴满“买一送一”“清仓特价”的标签。 原价288元的豪华礼盒现在只卖68元,却依然少人问津。

超市销售人员指出:“现在消费者经过月饼摊位时,连停下来看看的兴趣都没有。 反倒是旁边的低糖糕点区人气更旺。 ”



季节性消费规律是导致滞销的首要因素。 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6%,但节后一周立即回落至平日水平。

以肉类销售为例,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记录显示,节后猪肉日均交易量从节前的2000头降至800头,价格却保持稳定。 市场分析师指出:“现在消费者习惯随时购买新鲜食材,不再需要节日囤货。 ”

消费者观念转变是第二大原因。 健康意识的提升直接影响了传统节日食品的吸引力。 一项针对2000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表示会关注食品配料表,64%的人主动减少高糖高油食品摄入。 在超市糕点区,一位年轻顾客直言:“月饼的糖油含量太高了,现在更愿意选择全麦面包或低糖点心。 ”



购买动机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消费者购买高档礼品注重“面子”,现在更看重实用价值。 上海一家百货公司的销售记录显示,中秋期间智能家居用品销售额增长14.3%,而传统礼品类商品增长不足5%。

商家盲目预估市场加剧了滞销问题。 多家零售商反映,今年基于过去三年销售数据制定的采购计划明显过高。 浙江某食品批发商坦言:“我们按去年销量增加了20%的备货,结果现在仓库里还堆着三成库存。 ”

部分商家将滞销归因于供货时机把握不当。 有零售商分析指出:“供应商节前供货紧张,导致部分商品到货太晚,错过了最佳销售期。 ”



消费观念变革具体体现在购买行为上。 在茶叶市场,200元以下的中端散茶销量同比上升15%,而500元以上的礼盒装下降30%。 消费者赵先生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自己喝的东西,包装简单点更好,省下来的钱可以买更优质的茶叶。 ”

健康考虑直接影响产品选择。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节日期间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27.9%,低油低糖类月饼销量上升20%。 在南京一家老字号糕点店,营业员注意到:“现在顾客最先问的是糖分含量,而不是价格。 ”

消费选择多样化分散了节日消费焦点。 网红零食、进口甜品等新兴商品的兴起,让传统节日食品不再是唯一选择。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中秋期间网红休闲食品销量同比增长45%,远超传统节日食品增速。



年轻消费群体的偏好变化尤为明显。 调查显示,18-35岁消费者中,只有23%的人会选择月饼作为节日礼品,更倾向于购买数码产品或体验类消费。

商家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效果有限。 北京稻香村部分门店将糕点价格下调50%,但日均销量仅增长15%。 一名店长表示:“降价带来的销量提升远远不够,预计清空库存还需要10天以上。 ”

南京莲湖糕团店尝试“买糕点送豆浆”的促销活动,第一天吸引了不少顾客,但后续效果递减。 店员观察到:“很多顾客只是冲着免费豆浆来的,糕点本身销量增长不明显。



产品调整成为商家的新尝试。 杭州知味观开始研发低糖版本的传统糕点,门店经理表示:“我们注意到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正在测试减少糖油配比的新配方。 ”但调整过程并不顺利,一些老顾客反馈改良后的糕点“失去了传统风味”。

部分茶叶商家转向推出小包装产品。 一家茶企负责人介绍:“我们将500克的大包装改为50克的小包装,价格更亲民,适合年轻人尝试。 ”这种转变带来了一些积极变化,小包装茶叶的复购率比传统包装高出20%。

县域消费市场展现出不同特点。 在湖南茶陵县,“国庆嗨购季”活动首日吸引超14万人次参与。 当地商超的销售数据表明,传统节日食品的滞销情况好于大城市,但网红水果和高端礼盒同样遇冷。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表现出更务实的购买倾向。 江西某县城的超市经理指出:“这里顾客更看重性价比,过度包装的商品反而不好卖。 ”

服务消费的增长分流了商品消费预算。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 这种消费转向直接影响实物礼品销售。

体验式消费受到年轻人青睐。 北京一家VR体验馆的经营者表示:“中秋期间营业额比平时增长三倍,很多年轻人选择来这里聚会而不是互赠礼物。 ”



库存处理成为商家面临的现实难题。 对于临近保质期的糕点,部分商家选择作为员工福利发放,或低价处理给食品加工厂。 一家食品厂负责人透露:“我们以三折价格收购滞销糕点,用于制作其他食品原料。 ”

大闸蟹养殖户则尝试深加工途径。 有养殖基地将滞销螃蟹制作成蟹酱、蟹肉罐头等产品,但加工成本较高,利润空间有限。

消费者理性购物观念日益强化。 在电商平台,比价工具使用率同比上升25%,商品评价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受重视。 购买过网红水果的消费者李女士表示:“现在会先看买过的人怎么说,不会再盲目跟风网红产品。 ”



这种理性消费趋势直接反映在销售数据上。 中秋后一周,苹果、香蕉等基础水果销量保持稳定,而阳光玫瑰葡萄等网红水果销量下滑超过60%。

传统零售渠道面临挑战。 多家超市的销售记录显示,节后促销活动的效果一年不如一年。 北京一家大型卖场的营销主管承认:“现在降价促销的边际效应越来越明显,需要寻找新的营销方式。 ”

直播电商等新渠道分流部分客户。 有数据显示,中秋期间直播带货的节日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但退货率也高达25%,反映出线上销售同样面临挑战。



区域差异显著存在。 华东地区的高端礼品滞销情况最为严重,而华南地区的基础食材销售相对稳定。

城乡消费差距也在缩小。 农村地区的节日消费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但同样出现选择性购买趋势。 安徽某乡镇超市老板表示:“现在农村顾客也会挑牌子看质量,不是见啥买啥了。 ”
1条评分金币+25
妞妞乐乐 金币 +25 - 昨天 10:3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4211
金币
477010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2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7:08
中秋国庆后市场滞销现象的多维度剖析

一、核心滞销品类与表现
(一)生鲜类:大闸蟹的双重困境
1. 销售遇冷:苏州水产市场李师傅的摊位出现滞销,老太太囤货后剩余螃蟹难卖,仅早上就死亡五六只,商家只能亏本处理。江苏阳澄湖养殖基地现货批发价从节前80元/斤跌至45元/斤,日均销量不足200斤。
2. 蟹卡信任危机: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中秋期间蟹卡投诉量较去年增长45%,“虚假宣传”和“无法提货”是主要问题。
3. 品质问题:今年受天气影响,多个产区大闸蟹个头偏小,蟹黄蟹膏不饱满,消费者王先生因品质无保证而改买龙虾。

(二)水果类:软籽石榴的滞销危机
1. 交易量与价格暴跌:郑州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中秋后软籽石榴日均交易量从节前的300吨暴跌至114吨,价格从每斤12元跌到5元。
2. 商户亏损:成都蒙阳水果市场商户节前囤200箱石榴,一半未卖出,最后按3元一斤甩卖,算上损耗亏五千多。
3. 消费者态度转变:北京超市顾客张女士认为石榴吃起来麻烦、籽多,过节送礼还行,自己吃不如买方便的猕猴桃。

(三)茶叶类:高档茶叶礼盒遇冷
1. 退货与积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中秋后全国高档茶叶礼盒退货率平均达30%,部分中小茶商库存积压率超50%。杭州茶叶店陈女士的龙井礼盒原价1288元,降价到898元,半个月仅卖出一盒。
2. 购买习惯改变:消费者更倾向散装茶叶,退休教师表示包装要扔掉,不如买散茶,同样钱能买更高质量茶叶。200元以下中端散茶销量同比上升15%,500元以上礼盒装下降30%。

(四)糕点类:月饼滞销规模最大
1. 销售惨淡:北京大型超市将月饼专区从黄金位置移到入口角落,贴满“买一送一”“清仓特价”标签,原价288元的豪华礼盒现卖68元,仍少人问津。
2. 消费者兴趣转移:超市销售人员称消费者经过月饼摊位连看都不看,低糖糕点区人气更旺。商务部监测显示,节日期间低油低糖类月饼销量上升20%。

二、滞销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季节性消费规律
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6%,但节后一周立即回落至平日水平。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节后猪肉日均交易量从节前的2000头降至800头,价格却保持稳定,反映出消费者习惯随时购买新鲜食材,不再节日囤货。

(二)消费者观念转变
1. 健康意识提升:一项针对2000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会关注食品配料表,64%的人主动减少高糖高油食品摄入。在超市糕点区,年轻顾客认为月饼糖油含量太高,更愿选择全麦面包或低糖点心。
2. 购买动机变化:过去消费者购买高档礼品注重“面子”,现在更看重实用价值。上海一家百货公司销售记录显示,中秋期间智能家居用品销售额增长14.3%,而传统礼品类商品增长不足5%。

(三)商家经营问题
1. 盲目预估市场:多家零售商基于过去三年销售数据制定的采购计划明显过高,浙江某食品批发商按去年销量增加20%备货,结果仓库还堆着三成库存。
2. 供货时机不当:部分零售商分析,供应商节前供货紧张,导致部分商品到货太晚,错过最佳销售期。

(四)消费选择多样化
网红零食、进口甜品等新兴商品兴起,分散了节日消费焦点。抖音电商数据显示,中秋期间网红休闲食品销量同比增长45%,远超传统节日食品增速。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变化明显,18 - 35岁消费者中,只有23%的人会选择月饼作为节日礼品,更倾向购买数码产品或体验类消费。

三、商家的应对举措与效果
(一)促销活动效果有限
1. 降价促销:北京稻香村部分门店将糕点价格下调50%,但日均销量仅增长15%,预计清空库存还需10天以上。
2. 买赠活动:南京莲湖糕团店尝试“买糕点送豆浆”的促销活动,第一天吸引不少顾客,但后续效果递减,很多顾客只是冲着免费豆浆来,糕点本身销量增长不明显。

(二)产品调整面临挑战
1. 低糖糕点研发:杭州知味观开始研发低糖版本的传统糕点,但调整过程不顺利,一些老顾客反馈改良后的糕点“失去了传统风味”。
2. 小包装产品推出:部分茶叶商家转向推出小包装产品,一家茶企将500克大包装改为50克小包装,价格更亲民,适合年轻人尝试,小包装茶叶复购率比传统包装高出20%。

(三)库存处理方式多样
1. 糕点处理:对于临近保质期的糕点,部分商家选择作为员工福利发放,或低价处理给食品加工厂。一家食品厂负责人透露,以三折价格收购滞销糕点,用于制作其他食品原料。
2. 大闸蟹深加工:大闸蟹养殖户尝试深加工途径,有养殖基地将滞销螃蟹制作成蟹酱、蟹肉罐头等产品,但加工成本较高,利润空间有限。

四、区域与城乡消费差异
(一)区域差异
华东地区的高端礼品滞销情况最为严重,而华南地区的基础食材销售相对稳定。

(二)城乡差异
1. 三四线城市:消费者表现出更务实的购买倾向,江西某县城的超市经理指出,这里顾客更看重性价比,过度包装的商品反而不好卖。
2. 农村地区:节日消费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但同样出现选择性购买趋势。安徽某乡镇超市老板表示,现在农村顾客也会挑牌子看质量,不是见啥买啥了。

五、消费趋势与市场展望
(一)理性消费观念强化
在电商平台,比价工具使用率同比上升25%,商品评价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受重视。购买过网红水果的消费者李女士表示,现在会先看买过的人怎么说,不会再盲目跟风网红产品。这种理性消费趋势直接反映在销售数据上,中秋后一周,苹果、香蕉等基础水果销量保持稳定,而阳光玫瑰葡萄等网红水果销量下滑超过60%。

(二)传统零售渠道面临挑战
多家超市的销售记录显示,节后促销活动的效果一年不如一年。北京一家大型卖场的营销主管承认,现在降价促销的边际效应越来越明显,需要寻找新的营销方式。同时,直播电商等新渠道分流部分客户,中秋期间直播带货的节日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但退货率也高达25%,反映出线上销售同样面临挑战。

(三)服务消费分流商品消费预算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这种消费转向直接影响实物礼品销售。体验式消费受到年轻人青睐,北京一家VR体验馆的经营者表示,中秋期间营业额比平时增长三倍,很多年轻人选择来这里聚会而不是互赠礼物。

中秋国庆后市场的滞销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商家需要深刻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新趋势。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昨天 10:3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