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国能谷”: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
南京“中国能谷”是南京市践行“双碳”国家战略、集聚能源产业资源的重要举措,于2021年由南京市与中国华能签约共建,核心项目包括华能国际能源先行区(总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华能清洁能源智链科技产业园、低碳城市研究院等。该项目位于麒麟科技创新园西北端,与江北新区共同构成南京未来创新双核,旨在打造中国新技术产业园的核心产业集聚地。其建设基础投入预计超300亿元,是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的能源产业战略枢纽。
中国能谷的规划设计与建筑特色
区位与空间布局
项目基地北、西两侧被运粮河、上坝河环绕,远眺紫金山,自然景观优越。两座超高层塔楼沿园区东南向主交通轴线布局,连接地铁站并汇聚人流车流,塔楼间设共享空间并延伸至东南侧公园,实现景观融合。
建筑设计亮点
竹节生长灵感:方形主体象征竹干,四周叶片寓意新芽,塔冠为多层玻璃造型,配以绿化屋顶露台,兼具辨识度与休憩功能。
高效灵活空间:每层可使用面积超80%,大进深适应多样办公需求,转角区域可灵活布置会议或休闲区;通高空中花园提供开放楼梯、多功能厅前厅或绿化屋顶花园三种定制化方案。
公共广场设计:以喷泉水池为中心,浅色天然石材铺装传递简约大气风格。
南京能源产业集聚效应与城市发展逻辑
龙头企业与产业链布局
南京凭借“研发之城”优势,吸引宁德时代、华为、中兴通讯、LG、台积电等龙头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例如,宁德时代与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光伏、储能、交通电动化、零碳园区建设等领域,探索完整产业生态链融合。此外,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南京成立,专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
城市竞争优势
南京以“科技创新(Innovation)、国际(International)、产业(Industry)、投资(Investment)”为标签,通过举办“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等活动,吸引高通、宝马、达索系统等跨国企业参与,凸显特大城市产业重镇的格局气质2。相较苏州等城市,南京更侧重以科研实力和产业生态吸引链主企业,形成“人才-企业-产业”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