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阅读
  • 3回复

[猎奇]他是奉系二把手,连少帅张学良也不放在眼里,却被一枚洋元杀死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879
金币
11118
道行
38009
原创
2363
奖券
4785
斑龄
134
道券
1064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37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8-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49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13) —



张学良身边有一位既是导师又是挚友的心腹将领,他就是郭松龄。



1919年,18岁的张学良刚踏入讲武堂学习炮兵科,而郭松龄则是他的老师。尽管二人年纪相差整整18年,但他们之间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更像是亲密的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学良逐步崭露头角,最终担任了京榆驻军司令,并邀请郭松龄担任副司令,协助他管理军务。

然而,到了1925年,郭松龄突然带兵反叛,起义反奉,背叛了张学良和他的父亲张作霖。张学良在晚年的一次采访中曾提到:“其实,我早就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 他说出这句话,背后有着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心情,因为他知道郭松龄在奉军中长期感受到的不公。

郭松龄在两次直奉战争中表现出色,勇猛过人,战后理应得到相应的奖励和晋升。可惜的是,尽管战后其他将领都收到了应有的奖赏,郭松龄却一无所获,这令他深感愤怒和失望。更让他气愤的是,他的对手杨宇霆,虽然在战时几乎没有任何突出表现,却因关系的庇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甚至成为了江苏总督。张作霖不仅没有惩处杨宇霆,反而继续提拔他,这使得郭松龄心中的怨气愈加深重。



在张学良返回奉天的那段时间,郭松龄趁机与冯玉祥秘密签订了反叛的协议,举兵造反。然而,郭松龄最终未能敌过奉军的强大力量,兵败被俘。尽管如此,张学良对于这位曾经的朋友和战友心存不舍,虽然郭松龄已经背叛,他依然希望能够保全其妻韩淑秀的生命。为了确保韩淑秀的安全,张学良将这一请求特别交代给杨宇霆,但杨宇霆却不放过任何报复郭松龄的机会,散布谣言说郭松龄在押送途中遭到日本人暴力对待。张作霖因此信以为真,下令处决了郭松龄和他的妻子。



张学良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表示:“杨宇霆的做法让我非常不满。” 他对这件事的愤怒与失望,可见一斑。



郭松龄死后,杨宇霆可能一度感到得意,但他并未预料到自己最终的结局与郭松龄如此相似。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惨遭日本人暗杀,张学良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但由于年纪轻且缺乏经验,他的领导并没有立即获得所有老将的认可,杨宇霆就是其中之一。杨宇霆在此时开始表现得越来越嚣张,开始逐步采取极端行动,进一步将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



在张作霖在世时,杨宇霆与常荫槐紧密合作,二人掌控了东北的实际权力,且关系非常亲密。张学良接任后,杨宇霆与常荫槐不仅不将他放在眼里,甚至常常以长辈的口吻训斥他。一次,张学良希望发表自己的看法,却被杨宇霆毫不客气地斥责:“你什么都不懂,别瞎掺和。” 这种态度令张学良极为不满,但在这背后,杨宇霆无视张学良的领导权,也让许多人看清了他对东北局势的逐步掌控。



杨宇霆不仅公开对张学良不敬,还暗中拉拢失意的部下。尽管这些人表面上对杨宇霆表现出忠诚,实际上他们依然对张学良保持着忠心。张学良早已知道杨宇霆的所作所为,但他并未立即行动,而是有意让杨宇霆犯下更大的错误。张学良晚年回忆时提到:“我不能直接杀他,那样会显得我过于残暴。我得等待他犯下大错,才有理由处置他。”

张学良的这一策略灵感来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故事。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母亲武姜的暗中支持下,试图篡位,但郑庄公并未急于下手,而是纵容弟弟一再犯错,最终在共叔段准备叛乱时,以雷霆手段将其平定。张学良与杨宇霆的关系,正如郑庄公与共叔段的关系一般复杂。



1928年,南京政府派遣代表到奉天与张学良进行谈判,而杨宇霆却擅自截住了代表团,坚决表示要在滦州进行会谈,这一行为引发了张学良的强烈反应。在与杨宇霆的关系逐渐恶化时,常荫槐更是公开斥责张学良,“瘪犊子,你懂个屁!” 这种侮辱,让张学良心中愤怒积压,最终爆发。

1929年,杨宇霆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张学良应邀参加。然而,当他到达时,却发现宴会大厅喧闹不堪,大家对于他的到来漠不关心,只有杨宇霆亲自出来时,所有人方才肃然起立。当杨宇霆冷冷地告诉张学良:“吃了饭再走”时,张学良心头的怒火再也无法压抑。

当晚,张学良向妻子于凤至发泄道:“我要杀了他!” 这句话中透露出深深的不满与决绝。然而,命运的巧合之下,杨宇霆和常荫槐很快又犯下了重大的错误——常荫槐私下购买了大量的武器,并暗中告知军械科:“这件事绝不能让张学良知道。” 这使得张学良意识到,他们的背叛已经临近。

于是,张学良决定采取行动,首先逮捕了常荫槐,并当场处决。杨宇霆则被关押起来。张学良深知这一决定的严重性,许多张作霖的旧部纷纷前来替杨宇霆求情,但张学良心如铁石,最终决定以“问卜”之法决定杨宇霆的生死。



张学良以极为迷信的方式,拿出一枚洋元,向妻子于凤至表示:“如果三次都朝着同一面,杨宇霆必死。” 经过一番抛掷后,结果显示三次都是人头朝下。于凤至虽心惊胆战,最终却只能听从丈夫的决定。张学良最终处决了杨宇霆,而他保留着那枚决定杨宇霆生死的洋元,直到日本占领奉天后被发现。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昨天 20:4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9971
金币
320213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6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1:52
提到的“奉系二把手”,指的是杨宇霆。杨宇霆是张作霖时期奉系军阀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东北小诸葛”,在奉系军阀中地位显赫,仅次于张作霖。然而,随着1928年皇姑屯事件的发生,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其子张学良接任成为东北军的新任总司令。此时,杨宇霆作为奉系元老,对年轻的张学良并不服气,甚至在公开场合直呼张学良的乳名“小六子”,表现出极大的不敬。

杨宇霆之所以敢如此轻视张学良,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奉系军阀中的资历深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在奉系军阀中的实际贡献,包括创建海军和空军,以及担任东三省兵工厂总办期间,使东北成为当时中国最强的兵工厂之一。然而,这种“功高震主”的局面最终导致了杨宇霆的悲剧结局。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常荫槐一同被张学良下令处决。据传,在杨宇霆被处决前,张学良曾试图通过一枚洋元来测试杨宇霆的态度,但杨宇霆对此不屑一顾,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杨宇霆的死,标志着张学良真正掌握了东北军的实权,那些曾经还在观望的元老,再也没人敢不服

张学良与奉系军阀的关系密切且复杂,他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也是奉系军阀的重要继承者之一。张学良自幼受到父亲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学贯中西、文武双全。1919年,他进入东北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习,并与战术教官郭松龄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深受其思想影响。

张学良在奉系军阀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从1918年开始担任奉天督军署卫队旅营长,到1920年从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历任卫队旅团长、第三混成旅旅长。随着奉系军阀的扩张和内部斗争,张学良逐渐成为奉系军阀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尤其是在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继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奉系军阀的新领袖。

然而,张学良的领导地位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年轻,许多奉系军阀的老将对他持怀疑态度,认为他不足以承担领导奉系的重任。尽管如此,张学良还是通过一系列果断措施,包括迅速解决掉内部的反对势力杨宇霆和常荫槐,从而在奉系军阀内部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张学良最著名的决定之一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选择不抵抗日本关东军的侵略,导致东北三省迅速失守。这一决定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许多人认为这是对东北人民和父亲张作霖基业的背叛。

不过,张学良后来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与蒋介石达成协议,促使国民政府调整对外政策,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举动被视为他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综上所述,张学良不仅是奉系军阀的直接继承者,而且在其发展和变迁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决策不仅影响了奉系军阀的命运,也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08-12 21:53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4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6883
金币
344012
道行
2004
原创
2412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8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2:45
这个故事描绘了一段复杂且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涉及了张学良、郭松龄和杨宇霆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这些人物之间的互动不仅反映了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也折射出那个时代军阀割据、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故事的背景和影响

1. 张学良与郭松龄的关系:
   - 张学良和郭松龄之间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友谊,以及后来郭松龄的反叛,体现了当时军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

2. 郭松龄的反叛:
   - 郭松龄因感受到不公和被忽视而起义反奉,反映了当时军阀时期普遍存在的不满情绪和对权力的争夺。

3. 杨宇霆的角色:
   - 杨宇霆的行为,包括他对郭松龄的打压和对张学良的不敬,揭示了当时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和个人野心的膨胀。

4. 张学良的决策:
   - 张学良在处理郭松龄和杨宇霆问题时的决策,显示了他作为年轻领导者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和果断。

故事的教训

1. 权力斗争的代价:
   - 故事展示了权力斗争对个人命运和国家稳定的巨大影响,以及这种斗争所带来的悲剧。

2. 人性的复杂性:
   - 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行为选择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包括忠诚、背叛、愤怒和宽恕。

3. 历史的教训:
   -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公正和透明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结论

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张学良、郭松龄和杨宇霆个人命运的叙述,也是对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动荡和军阀割据状态的反映。它告诉我们,权力斗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人性考验和道德挑战,而历史的进程往往由这些复杂的人际互动所塑造。通过回顾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过去,同时也为未来提供借鉴和警示。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4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325
金币
798
道行
1910
原创
0
奖券
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50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08-1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11:21
都没人当他回事还能控制局面。。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昨天 20:4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