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阅读
  • 2回复

[奇观]上海枫泾古镇朵云书院 / 尌林建筑[4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6883
金币
344012
道行
2004
原创
2412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8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9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13) —

枫泾古镇是一个处于吴越交汇之处的江南水乡古民居建筑群,在古镇核心区的中大街,有一处始建上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近现代传统民居建筑——王槐庭老宅。王氏宅为砖木结构的三进合院式建筑,坐北朝南,紧邻中心老街的主道,内庭保留着一郁郁葱葱的白玉兰树。朵云书院就位于此处,一个庭院深深处,可供游人居人“闲窗听雨、独树看云”的“纸窗竹屋”,一个过去与今时人文记忆的保存处。

△朵云书院入口院落夜景©赵赛

△二进垂花门©世纪朵云

△场地鸟瞰©尌林建筑

△书院毗邻中心老街©尌林建筑

△书院主入口©赵赛

△三进合院式民居主体©赵赛

△景观庭院和辅房空间©尌林建筑
待修缮的百年民居
老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是枫泾文化站,后来慢慢空置了,未修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其承重木结构体系存在老化、局部构件糟朽变形等问题;墙体亦出现开裂、倾斜、风化剥蚀等现象,整体结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值得庆幸的是,内庭还保留着一棵郁郁葱葱的白玉兰树,成为场地内重要的历史空间记忆活态见证与独特的景观生态要素。

△未修缮前现场©尌林建筑

△原始场地鸟瞰©尌林建筑
建筑主体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形成了离散型空间单元。设计需在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的前提下——即完整保留传统木构架体系、原始墙体肌理及既有空间尺度——植入一个复合型文化商业空间,完成一个高密度藏书量、高峰值客流量、和多重内容空间运营需求的现代书店设计,如何合理去满足商业公共空间硬性规范以及整体空间连续性,是改造设计过程中的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场地改造前后对比平面©尌林建筑

△轴侧拆解图©尌林建筑
《小窗幽记》文学空间转译
设计概念从枫泾明代文学家陈继儒所著《小窗幽记》为灵感切入点,通过对文学的抽离分析,希望人们可以在古镇老宅中的“径”“屏”“阶”“花”“石”“竹”“树”等等中获取丰富空间体验,实现可观、可游、可憩的漫步感受。在历史院落中实现文学驱动的场景营造,使访客在漫步式认知(Ambulatory Cognition)中完成对江南文人美学的当代重构。
△文学空间转译©尌林建筑
场地主入口的两侧都是热闹的店铺,门外是游人如织、烟火气息,门内是静谧的书店,设计需要给予进入其中的人们一份暗示,一个连接喧闹与安静空间的心理过渡。跨过大门,走过斑驳的老石板桥阶,抬头便可望见停立在院中的白玉兰,低头是平静的水面倒影着天空。书店内部,考虑到建筑本身有三进院落的纵深,我们希望人们停留在中轴的时候,视觉可以延伸,门廊院之间没有阻隔,目光所及“园中有院,境中有景”,实现嵌套式景观序列,践行《园冶》" 隔而不绝,透而不断 "的空间哲学。

△一进入口老石板桥阶与白玉兰©赵赛

△一进庭院改造前后对比

△一进室内空间©赵赛

△一进室内改造前后对比

△文创展台与天窗的关系©赵赛

△中轴的视觉延伸| 园中院,境中景©赵赛
空间中,书架是构成空间结构内容的主体,梁柱与木构的书架相互穿插,家具构件与建筑结构亦是浑然一体。从传统木构榫卯结构转译出的语言重组出来的模块书架,与书架中间用宣纸肌理构成琥珀板的“屏”,形成虚实结合的叙事。 门厅中轴两侧放置着七个书台,从传统文人书案中转译出来,根据书籍的尺寸,同样以木构与定制的宣纸琥珀板为构成语言。

△家具构件概念提取©尌林建筑

△家具构件拆分分析图©尌林建筑

△书架与琥珀板“屏”的衔接关系©赵赛

△二进屏与文创展台、书架的关系©赵赛

△从三进庭院看二进室内©赵赛
二进庭院的咖啡吧台和二进门厅的服务吧台,是由青绿色渐变金属和乌木色海棠木实木构成,书架中的格子内零星嵌入青绿色的金属框,并在每一格的灯带下的金属收条得以呼应。“结庐松竹之间”、“徙倚青林之下”,吧台背后古画的留白与书架序列空间表达形成呼应,大面积的留白是与后面影影憧憧的楼梯达成对话,这是一份属于江南水乡的只此青绿。二进的二层是供读者坐下休憩的区域,与三进室内空间通过一条连廊相接。

△二进门厅服务吧台©赵赛

△亮灯后的二进室内空间©赵赛

△二进室内改造前后对比

△二进庭院咖啡吧台©赵赛

△二层休憩区©赵赛

△二层休憩区局部空间©丁一

△二层局部空间光影©丁一

△二进二层与三进连接,天光洒落©赵赛

△二进二层改造前后对比
三进是精品典藏书籍的空间,中间的展示台与服务吧台是一脉相承的构成手法。走到二层,是一个复现当时上世纪60年代老一辈画家在此创作和生活的场景。我们用老式的书桌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物,复现了艺术家们当时的创作场景,同时也可以方便古镇的居民或是访客在此阅读自习空间使用。

△三进一层©赵赛

△三进二层局部空间©丁一
从二进庭院的小门可进入一片大的景观庭院,南侧抬升区域界定出咖啡休闲、展览空间等多重复合功能使用的半室外连廊空间,局部覆盖大 尺度的可活动天幕系统,实现冬夏季节对室外温度的有效隔离,提升环境舒适性。在前场的景观植被区域,栽种了一棵大树,与一进的白玉兰相为呼应,也是这一片庭院的精神所在。此核心空间可灵活承载多种活动:如支帐篷露营、夏夜露天音乐会或怀旧电影放映等等,旨在营造一处激发社区活力和多重可能性发生的弹性场域。

△傍晚庭院连廊场景©丁一

△景观庭院连廊区域改造前后对比

△连廊与天幕©赵赛

△庭院空间和休息区域的场景关系©赵赛

△中庭活动可能性©尌林建筑

△庭院景观©网络

△景观庭院改造前后对比
建造过程
因为文物建筑需要提前修缮完成的缘故,书架在设计上则考虑模块预制化施工,工厂预制好构件,运输到现场搭建组装。柜体预制化需要前期与各专业对接反复沟通敲定模块的合理尺寸和安装方式以达成现场搭建的成功。

△书架安装过程

△施工过程沟通记录©尌林建筑
技术图纸

△总平面图©尌林建筑

△一层平面图©尌林建筑

△二层平面图©尌林建筑

△屋顶改造平面图©尌林建筑

△剖面图©尌林建筑

△中庭活动可能性©尌林建筑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上海枫泾古镇朵云书院
项目地点:上海市金山区中大街193号
项目业主:上海枫泾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单位: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廊酋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陈林
项目设计师:王嘉欣、蒋欣业、田敏、邹子鹏、朱兰(实习)
软装合作:白驹空谷
木作施工:嘉善聚优木制品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古镇改造
设计时间:2023.04-2023.08
建造时间:2023.09-2023.12
建筑面积:480㎡
景观面积:850㎡
结构形式:砖木结构
建造材料:青砖、老杉木、蝴蝶瓦、金山石石材、纸巾灰浆、老石板、海棠木、琥珀板、金属板、水磨石、瓷砖等
建筑摄影:嵒建筑-赵赛、teiichi studio-丁一
视频拍摄:teiichi studio-丁一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昨天 20:3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6883
金币
344012
道行
2004
原创
2412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8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9:09
枫泾古镇朵云书院的项目是一个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以下是对该项目的详细点评:

1.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 项目团队在尊重和保护王槐庭老宅这一近百年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其转变为一个现代书店和文化空间。这种保护性再利用不仅保留了历史记忆,也为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2. 设计概念的创新:
   - 设计灵感来源于明代文学家陈继儒的《小窗幽记》,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将文学空间转译为实际的建筑空间,创造了一个可观、可游、可憩的环境。这种设计手法不仅增强了空间的文化氛围,也为访客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体验。

3. 空间布局的巧妙:
   - 项目保留了建筑原有的三进院落式布局,同时在每个庭院中都设置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咖啡吧、展览空间等。这种布局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空间特色,又满足了现代商业空间的需求。

4. 材料与工艺的考究:
   - 在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了青砖、老杉木、蝴蝶瓦等传统材料,并结合现代施工技术,确保了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同时,模块化预制书架的使用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5. 环境与生态的融合:
   - 项目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如保留内庭的白玉兰树,以及在庭院中种植大树等。这些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访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空间。

6. 社区活力的激发:
   - 项目通过设置灵活的室外活动空间,如半室外连廊和可活动天幕系统,可以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如露天音乐会、电影放映等。这些设计旨在激发社区活力,增强居民和访客的参与感。

7. 运营与维护的考虑:
   - 项目由专业的运营单位负责管理,确保了空间的长期有效利用。同时,项目的后期维护和更新也得到了充分的考虑,以保持空间的持续活力。

总的来说,枫泾古镇朵云书院项目是一个成功的古镇改造案例,它不仅保护和传承了历史建筑,还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新的文化和商业价值。项目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环境融合都体现了高水平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值得学习和借鉴。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9971
金币
320213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6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2:22
上海枫泾古镇朵云书院概况
上海枫泾古镇朵云书院·枫泾店于2024年2月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它由古镇核心区中大街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王槐庭老宅改造而成。该老宅为三进合院式布局,总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户外庭院约600平方米,曾作为枫泾镇文化站使用,程十发、汪观清、刘旦宅等众多艺术大家曾在此生活创作。如今,这座百年老宅变身为集书房、展厅、咖啡厅、文创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热门文化空间。

上海枫泾古镇朵云书院特色亮点
设计灵感独特:设计师以枫泾明代文学家陈继儒所著《小窗幽记》为灵感打造书店景观,使书院呈现“门内有径,径转有屏,屏进有阶,阶畔有花”的景致。改造后的书院外观“白墙黛瓦”,檐下挂着题写“独树看云,闲窗听雨”等诗意文字的竹灯笼,门前斜倚藤椅,让游客和读者仿佛走进明代文人心目中的理想书房。
图书选品丰富:以“过去与未来相遇、传统与创新相融”为选书理念,精选约1700种、共约5300册中外好书。一进图书区以文史哲艺为主,设有“妖怪们”与“小人书”特色主题;三进院落图书主要聚焦当下、面向未来,有探讨科技对人类生活影响等八个主题书架。

文创产品多样:推出350余款文创好物,既有江南水乡风情画卷、中式风格文房四宝、励志祝愿温馨小物,还有科技前沿创新产品。依托枫泾本地特色,开发出“金榜题名仿古线装本”“状元卷桌旗”“兰石图折叠灯”等一系列枫泾属性文化产品,自有文创部分还新增当地艺术家衍生品——丁聪美术馆周边文创。

展览活动纷呈:开业期间举办“丁悚的漫画人生”展览,展示42件包括丁悚漫画手稿在内的展品;还举办了“云上书榜2023年榜发布”活动,邀请作家陈丹燕等嘉宾公布年榜并分享阅读感悟

上海枫泾古镇朵云书院的意义与影响
朵云书院是上海十大文化品牌之一,也是全国实体书店行业的“领跑者”、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朵云书院·枫泾店的开业,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探索文化运营模式创新、构建出版产业新格局的战略布局,它持续为读者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更大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助力书香上海建设,同时也为枫泾古镇的保护与更新增添了新活力,让江南水乡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