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肾衰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今日立秋,老年人千万别做这6事[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5127
金币
330702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52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礼物]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你说,每年都有人说夏天要小心,可为啥偏偏一到立秋,医院里送来的人更多?”这是在医院病房外,一个五十岁出头的护工问出的疑问。

他低头翻着手机,身旁推着一辆刚送进来的轮椅。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藏着不少人没注意到的事。

立秋是个特别的节气。天气开始往下走,不再像盛夏那么炎热,但热气还没完全散去,身体适应节奏的时候,如果哪一步踩错,很容易就出问题。

有些人以为凉快了,空调就不用关了,结果早晚温差一大,身体吃不消,特别是那些年纪大、底子弱的人,更容易被击倒。

再加上湿气没退,空气中闷着一层说不出的沉重感,有人以为只是犯困,其实是身体在叫苦。

医生说的“这6事不能做”,背后藏着的不是养生口号,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失误,会在人最脆弱的时候爆发。

比如,有些老年人一到秋天就开始大量进补。

汤药、炖品一锅接一锅,热量摄入大增,但肾脏的代谢却没跟上,结果反倒加重了负担。

食补原本是为身体好,但如果忽视了肾脏已经衰退的现实,就等于是在慢慢压垮它。

常见的观点是“秋天是养生的黄金期”,但真要说起来,这个说法对多数老年人并不成立。

立秋前后的气候变化,本身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冲击。

人是复杂的系统,不是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才叫生病,而是多个器官在相互配合时出现了细微的误差,

这些误差,在年轻时靠体力还能顶住,但年纪一大,它们就会像积压的旧账,一次性爆出来。

比起“保暖”、“进补”这些人尽皆知的观念,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节奏”。

很多老人一入秋,生活节奏立刻变了,起得早,睡得晚,还喜欢晨练。

问题就出在这儿。立秋前后,清晨湿气最重,空气氧含量低,是心血管最紧张的时间段。

年轻人可以靠激素调节,老年人却往往只能靠药顶着,结果一场晨练下来,身体表面看是活络了,实则是透支。

身体最怕的不是缺什么,而是给多了。不管是饮食、运动还是生活安排,立秋的节奏就该慢下来。

过度追求所谓的“养生动作”,本质上是和身体真实需求对抗。

在医学上,过度干预带来的风险比放任不管还高。

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人群中,那些在秋季更换饮食和作息习惯幅度较大的,肾功能下降的速度是稳定人群的2.4倍。

这个数据来自三年追踪研究,覆盖了东部沿海六省8000多个个体。

肾脏问题的积累过程,从来都不是单一饮食或习惯能决定的,它跟一个人几十年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适应能力深度绑定。

而立秋,正是这种慢性伤害最容易被触发的节点。

有个误区是很多人以为肾脏问题的起点是“喝水少”或“尿频尿急”,但事实上,肾功能衰退最早的信号,往往体现在极度疲惫、注意力分散、早上起床后头重脚轻这些日常状态上。

这些现象常被误解为“老了就这样”,结果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

很多老年人热衷于听“经验”,比如“早睡早起”、“适量锻炼”,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经验是在特定身体条件下才有效的。

当身体已经开始出现系统性退化时,过度模仿年轻时的生活节奏,只会加快退化的过程。

特别是早起晨练这件事,已经被多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指出,对慢性病患者来说,弊大于利。

2019年一项欧洲心血管联盟的报告指出,清晨5点到7点间进行户外运动的心源性猝死率是全天平均值的2.7倍,尤其在秋初气温快速波动的背景下,风险更高。

有些人看似健康,实则身体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立秋之后的“冷中带热”,让身体的自我调节系统变得迟钝,血压波动变大,体液分布容易失衡,这时候如果还坚持高强度锻炼,只会让隐患进一步放大。

医生提醒的不该做的事,不是限制自由,而是帮助身体找到节奏的缓冲区。

肾功能问题和饮水习惯的关系也被反复提到,但真实情况没那么简单。

不是“多喝水就能保护肾”,也不是“喝凉水伤身”这么直白的逻辑。

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喝,喝多少,身体当时处于什么状态。

秋季早晚温差大,血管反应慢,如果一口气灌大量凉水,血流动力学立刻会发生变化,直接冲击肾小球压力。

这不是危言耸听,上海某三甲医院的肾病中心曾在2021年发表一项内部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65岁以上住院肾病患者中,有近四分之一在入院前3天有突然饮水过量记录,其中62%伴随电解质紊乱。

现代社会很喜欢把健康问题归因于“饮食不规律”、“作息不健康”,但这些说法太宽泛。

真正的问题在于认知失衡: 认为身体出了问题,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于是越改越极端。

而健康的核心是适应,而不是控制。

立秋是一面镜子,照出一个人是否真的理解自己的身体。

在节气交替的这几天,很多老年人突然意识到“身体撑不住了”,其实不是突然,而是身体早就在一点点给信号,只是这些信号被忽视了。

比如脚踝水肿、睡觉频繁醒、腰部隐痛,这些都不是“衰老”的正常现象,而是预警机制。

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通过微量蛋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评估等手段,在症状出现前5年发现风险。

但前提是,要有人愿意面对“可能没病但要查”的观念。

立秋这个时间点,并不是最冷的时候,也不是最热的时候,却是身体从外界摄取能量、排出废物最不稳定的时候。

这个时候如果还坚持做一些“以为对的事”,就等于在逼迫身体超负荷运行,尤其是肾脏,最怕的就是这种看不见的压力。

想要守住健康的根基,不在于听谁说什么,而在于有没有认真听身体说什么。

那问题来了,既然说肾脏的问题很多都不是吃出来的,也不是光靠喝水能解决的,那是不是代表“饮食养肾”这个方向本身就错了?

真相是,饮食对肾脏健康当然有影响,但这层关系被过度简化了。

现实中,那些依赖饮食调节肾功能的人,往往忽略了两个变量:肠道微生态和心理状态。

大量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尿毒素代谢,而心理长期紧张、焦虑,会通过激活肾上腺系统影响肾脏血流。

这两个因素加起来,才是决定饮食是否“有效”的核心。

换句话说,吃什么不重要,能不能好好消化、能不能心情稳定,才是真正影响结果的关键。

谁都不想等到出问题才后悔,但现实是,立秋一到,真正有能力踩住刹车的人,反而越来越少。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高旋,李唯尊,邓德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进展[J].新疆中医药,2023,41(03):112-1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5127
金币
330702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52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立秋后的健康挑战与应对策略

立秋作为秋季的起始,标志着天气逐渐转凉,但炎热尚未完全消退。这一过渡时期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如文章中提到的,立秋后医院里的人流量增加,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1. 气候变化与身体适应

立秋后的天气特点是早晚温差大,白天依然可能较为炎热。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呼吸道、关节、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增加。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自我调整能力和免疫力均有所下降,因此他们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

应对策略:
- 适时添衣:早晚出门时穿上长袖衣服,晚上睡觉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
-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防止因干燥引起的皮肤瘙痒和呼吸系统不适。

2. 饮食调理

秋季饮食应注重滋阴润肺,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推荐食材包括芝麻、百合、川贝、杏仁、冬瓜、蜂蜜、梨等。这些食物不仅口感良好,还能帮助抵御干燥的侵袭。

应对策略:
- 合理膳食:避免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特别是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以免伤害脾胃。
- 适量补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尤其是清晨醒来时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

3. 运动养生

秋季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随着气温的下降,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选择适合自己体质和兴趣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八段锦或各种球类运动。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素质。

应对策略:
- 避免剧烈运动:不要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过度出汗损害阳气。
- 做好防护措施:运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避免出现中暑、脱水等事件的发生。

4. 情志养生

《黄帝内经》提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意味着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对于提升自身免疫力有着积极作用。秋季情志调养应遵循“收养”原则,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忧郁悲伤的情绪。

应对策略:
- 调整心态: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应及时调整心态,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让心灵得到放松。
- 创造良好环境: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舒适和适度湿度,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5. 特殊人群的保健

老年人在立秋后更应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气温变化会导致血管收缩或扩张,从而影响血压稳定。此外,秋冬交替之际也是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应对策略:
- 定期体检: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应坚持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加强锻炼: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减少发病几率。同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寒冷刺激引发疾病。

总之,立秋后的健康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变化、饮食调理、运动养生、情志调养等多个方面。老年人尤其需要关注身体的变化,采取科学合理的保健措施,以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秋季。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