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总是觉得口渴得不行, 而且经常跑厕所,难道是因为年纪大了?”一位中年男子在常规体检时这样向医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医生听完后,皱了皱眉,缓缓地说:“这些症状可能是糖尿病开始恶化的信号,特别是如果你已经有糖尿病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糖尿病恶化后,常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像你说的口渴、频繁排尿,就是典型的症状。”
患者听了之后挺意外的,他压根儿没想过,这些看着挺普通的情况,竟然可能是糖尿病加重的信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若不加以有效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 病情会逐渐加重,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威胁到生命。
糖尿病的恶化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患者可能忽视了身体的信号,直到病情加重才出现明显的症状。
糖尿病患者要是能早点发现这些不对劲的症状, 就能早点察觉病情变化,赶紧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的并发症里,神经病变最常见,一开始可能会手脚发麻、刺痛,或者像火烧一样难受,要是严重了,还可能影响走路。

高血糖状态下,血管中的糖分和脂肪积聚, 逐渐影响到神经的正常功能,长期的血糖波动会导致神经受损,尤其是四肢末端的感觉神经,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手脚麻木和刺痛。
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神经病变通常并不显现为剧烈的疼痛或明显的功能丧失,很多人仅仅感到轻微的不适。
如夜间手脚麻木或刺痛,或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感觉到刺痛或灼热感, 由于这些症状并不十分严重,很多患者往往忽视了这种身体的信号。

然而,如果不加以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损伤可能变得更严重,甚至导致肌肉萎缩和运动障碍,长时间的神经损伤还会导致患者的平衡感下降,容易发生摔倒等危险。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通常是 由于体内持续高血糖造成的血液循环不畅,特别是对细小血管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容易受到损伤,血液流量减少,导致神经纤维缺乏足够的氧气和养分供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症状。

早期的手脚麻木和刺痛感就是一种警示,若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这些症状, 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并通过血糖控制和其他治疗手段来缓解病情。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不但会损害感觉神经,亦可能累及运动神经,从而使肌肉力量衰退,进一步影响肢体的协调性与运动能力。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减缓病情的进展 ,防止患者出现更为严重的神经损伤,影响日常生活。

糖尿病不仅对身体内部的器官产生影响,还会对眼睛造成不可忽视的损害,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眼部微血管的损伤,进而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是眼睛中重要的部分, 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
如果视网膜中的血管因为高血糖而受损,可能导致视力模糊、眼睛疲劳、眼睛干涩等问题。
视力问题通常在糖尿病控制较差时显现出来,初期, 患者可能会经历视力模糊,尤其是在血糖升高时更为明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通常非常隐匿,很多患者并不清楚自己的眼部问题与糖尿病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视网膜损伤会逐渐加重, 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在糖尿病的进展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也可能受到影响,高血糖会导致晶状体的水肿,进而改变眼睛的焦距,导致视力模糊。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眼部其他问题, 如白内障的发生也比正常人群更为频繁。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发现视力模糊、眼睛疲劳等症状时,不应忽视,而应尽早去眼科就诊,检查视网膜是否受到损害。
定期检查眼睛健康,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或加重,从而保护视力。
糖尿病恶化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口渴和频繁排尿,这些症状是由于高血糖导致体内的水分代谢失衡引起的。
当血糖过高时,肾脏会加速尿液的生成,以便排除多余的糖分,随着尿液的排出,体内的水分也随之丧失,患者会感到异常口渴, 频繁饮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的时候,尿液里会有不少糖分和水分,这就叫“渗透性利尿”。
过量的排尿不仅使身体缺水,还可能引发电解质失衡, 影响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要是这种情况一直没改善,可能会脱水,甚至搞出更严重的毛病,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那可是能危及生命的。
此外,长期的高血糖对肾脏功能造成的损害也不可忽视 ,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会加重肾小管的负担,逐渐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出现频繁排尿和口渴的同时,未能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肾衰竭。
频繁排尿和口渴不仅是糖尿病的症状 ,它们也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糖尿病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这些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检查,以避免进一步的病情恶化。
治糖尿病不能光靠吃药,饮食、运动、心理这些方面也得好好调整, 这些都是治疗里很重要的部分。
如何在确保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帮助糖尿病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大挑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开始恶化,身体会出现这3种异常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 王宇.中医经典名方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网络首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4-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