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后的饮食五大讲究:“5要吃,4不吃”
小满过后,天气逐渐变热,南北气候差异显现,饮食方面有“5要吃,4不吃”的讲究,这些讲究是生活经验的积累,有助于人们顺应节气变化调整身体状态。
5要吃
吃苦味蔬菜
有老话说“夏吃苦,胜似进补”,小满以后吃苦味蔬菜能避湿气。像苋菜和苦苣,适合容易上火、出汗的人,有清热下火的功效。家常做法是将苔菜和苦苣洗净切段,开水焯熟,加蒜末、熟油、生抽拌匀,若觉得苦可撒点熟芝麻。
吃豆类和杂粮
小满后北方雨水增多、暑气渐盛,吃多精白米面易闷热滞肠,而粗粮杂豆有解热补气、润肤利水的作用。可将玉米粒、糙米、红豆、扁豆等自由搭配熬成粥,每天一小碗,能让肚子舒适。例如村里常炖的绿豆薏米粥、杂粮饭就很适合。
吃清淡的鱼虾
小满之后饮食宜清淡,鱼虾可采用蒸、焖、煮的方式,咸淡适中。如鲜鲫鱼,去鳞打花刀,撒姜丝清蒸十五分钟,出锅后洒葱花,滴少许香油,肉嫩味鲜,解腻又养胃,适合老人孩子。
吃多样水果
有“新瓜寒,甜瓜温”的说法,小满时节可先从杨梅、甜瓜、樱桃等水果吃起,过几周再吃西瓜,水果多样交错食用是这个季节的福利。
吃发酵食品
北方人家里小满前后常灌黄酱、晾豆豉,多吃发酵食品能助消化、养肠胃。比如用本地老豆豉炒苋菜,提鲜又爽口。
4不吃
不吃隔夜剩饭菜
初夏时节,吃隔夜剩饭菜容易导致疾病,因为食物放置一夜后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饭菜量宁愿少做,也不要留到隔夜。
不吃生冷刺激食物
小满刚过,胃肠容易不适,像西瓜冰镇、冰水牛奶等生冷食物要暂缓食用,否则可能影响消化功能。饮食应尽量以温热、清淡为主。
不吃过腻油炸食物
天气变热时,吃过多的油炸食物,如油条、炸鸡、膨化食品等,会让人感觉更加闷热,还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身体不适。因此,要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
不吃野生蘑菇和来路不明的野菜
初夏时,野生蘑菇和一些野菜可能存在毒性,每年都有因误食而中毒的事件发生。为了安全起见,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和野菜不要采摘和食用
小满时节养生食谱推荐
小满时节的养生食谱应以清热解暑、健脾利湿、养心安神为主要原则,以下为你推荐一些适合小满时节的养生食谱:
蔬菜类
苦瓜炒鸡蛋:苦瓜是“降火第一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从中医角度讲很适合天气热的时候食用。《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苦瓜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鸡蛋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将苦瓜与鸡蛋搭配炒制,不仅能发挥苦瓜的清热功效,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且味道鲜美。做法是将苦瓜洗净切片,鸡蛋打散,锅中热油,先炒鸡蛋盛出,再炒苦瓜,最后将鸡蛋倒入一起翻炒调味即可。
蒜蓉炒丝瓜:丝瓜营养丰富,具有清暑凉血、润肤美容、通经活络等功效。大蒜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二者搭配炒制,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增强免疫力。食用时需注意,丝瓜过量食用会导致腹泻,更不能生吃,腹泻者不宜食用。做法是丝瓜去皮切块,大蒜切末,锅中热油,放入蒜末爆香,加入丝瓜翻炒至熟,调味即可。
凉拌黄瓜:黄瓜汁能预防小满节气里多发的口腔疾病,因为黄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对口腔溃疡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将黄瓜凉拌,清爽可口,能减轻口腔炎症,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做法是黄瓜洗净拍碎,加入蒜末、生抽、醋、糖、盐、香油等调料拌匀即可。
清炒芥蓝:芥蓝的维生素C和钙含量非常高,还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其降解产物萝卜硫素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有“绿叶菜王”的美称。清炒芥蓝能最大程度保留芥蓝的营养成分,做法简单,将芥蓝洗净切段,锅中热油,放入芥蓝翻炒至熟,调味即可。
汤粥类
冬瓜排骨汤: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排骨富含蛋白质和钙等营养。二者一起煲汤,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清热利湿,适合小满时节食用。做法是将冬瓜去皮切块,排骨洗净焯水,锅中加水,放入排骨、姜片、葱段等炖煮至排骨熟烂,再加入冬瓜继续煮至冬瓜软烂,调味即可。
酸萝卜老鸭汤:从中医角度来说,小满之后“阳气最盛,阴气未生”,体内容易燥热。鸭肉性凉,有滋阴清热、养胃生津、补虚强身的作用,适合体内有火、容易上火的人食用。酸萝卜属于发酵食物,富含乳酸菌,能开胃消食,促进肠道蠕动,适合小满时节因湿热而食欲不振的人。这两者搭配,味道丰富且营养互补,是小满节气养心清热、安神健脾的完美之选。可以借助金宫酸萝卜老鸭汤调料包来制作,只需将调料包与鸭肉、水和简单配菜一起炖煮,就能轻松炖出美味的老鸭汤。
红豆薏米粥:小满节气是湿的开始,湿气易潜伏在人体内部,待到暑热之时,易引发各种疾病。红豆和薏米都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二者搭配煮粥,能有效去除体内湿气。做法是将红豆和薏米提前浸泡,然后加水煮至软烂,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
其他类
樱桃沙拉:小满期间可适当多吃季节性水果,樱桃就是不错的选择。但樱桃性属温热,热性病和虚热咳嗽者禁食,且含钾量高,肾病患者食用会加重少尿和水肿。将樱桃与其他水果、蔬菜搭配做成沙拉,既能增加口感的丰富度,又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做法是将樱桃洗净去核,与其他喜欢的水果、蔬菜一起放入碗中,加入沙拉酱拌匀即可。
蒜薹炒肉丝:小满时节天热雨水多,容易出现腹泻和便秘等胃肠问题,蒜薹含有辣素,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能预防胃肠疾病,有利于保护肠道健康。将蒜薹与肉丝搭配炒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做法是将蒜薹洗净切段,肉丝用生抽、料酒等腌制,锅中热油,放入肉丝煸炒至变色,加入蒜薹继续翻炒至熟,调味即可
小满时节防病指南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暑湿渐盛,人体易被湿气侵扰,以下是小满时节的防病指南:
结核病预防
尽早发现结核病患者,患者确诊后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针对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人群,开展结核病排查。
适龄儿童应尽早接种卡介苗,同时通过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
饮食防病
避免损伤脾阳
小满时节人体阳气处于升散状态,进食较多寒凉食物易损伤脾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特别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针对平时容易上火的人群,可以适当食用养阴润燥食材,如冬瓜、西瓜、荸荠、藕、绿豆、菊花、银耳汤等;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要注意保护脾胃阳气,多进食薏苡仁、莲子、山药、白扁豆、茯苓等健脾益气祛湿的食物;
进食海鲜等寒凉食物时,可以加一些姜末、蒜末、胡椒粉等以节制寒性,保护脾胃阳气。平时也可以喝苏叶、陈皮水,起到健脾温中化痰的作用。
合理摄入食物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于康强调,要将体质指数BMI、体脂率和腰围保持在合理水平,每日规律进食,定时定量;养成每餐吃七分饱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情绪化进食;保证粗粮、全谷物比例;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吃动平衡,如某一餐进食偏多,可增加运动或下一餐减少进食量,来维持能量平衡。此外,每天的新鲜水果摄入量保持在200到350克之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长期空腹易引发报复性进食,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放纵餐可能导致本来顺畅的减重过程中断,甚至前功尽弃。在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方面,刻意少吃导致蛋白质等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睡眠调节
睡眠问题是小满时节的常见困扰,中医认为,平息亢奋的阳气和滋补耗损的阴津是改善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保持在同一时间就寝与起床;睡眠环境尽量安静、遮光等;尽量放松身心,避免睡前过饱或者过饥。
运动注意
运动不宜过度,切不可大汗淋漓,可选择打八段锦、慢跑、快步走、散步、瑜伽等舒缓运动,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耗气伤津。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防止发生低血糖或心脑血管意外。3到5岁学龄前儿童可以进行大量的户外体育活动,6到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有60分钟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体育活动,幼儿园、学校和家庭要进行引导和安排。
防暑降温与防湿寒
忌贪凉
进入小满后气温渐高,人体出汗增多,易耗气伤津,损伤心阴。此时忌贪凉,不要对着电扇、空调直吹,不要猛喝冷饮,因为此时节人体毛孔张开,容易让湿寒之气侵入体内,导致腹泻、关节疼痛、“空调病”等问题。人们要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段出门,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穿长袖衣服、涂抹防晒霜等。
防潮湿
小满时节雨量增加,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皮疹等容易发生。要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保持衣物通透性,以减少皮肤病的发生。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可加艾叶、生姜增强祛湿效果,助眠又养生。
精神调养
小满时节应加强对心脏的保养,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老年人尤其要有意识地调养精神,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湿热天气易心烦,可以试试喝杯菊花枸杞茶,听轻音乐静心。
未病先防
湿热的小满时节,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以做艾灸,未病先防,艾灸能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毒感染。夏天也可以适当进行刮痧和拔罐,通过在皮肤表面祛除病邪来保持身体健康,这种方法有助于排泄体内的垃圾,保持身体的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