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古建艺术宝库的辉煌与沉寂
正定,这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历代郡、州、路、府的治所,甚至一度成为鲜虞国的都城。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清末,原本计划修建到正定的“正太”铁路因经费问题南移至一河之隔的石家庄,使得正定失去了腾飞的机会。然而,这也让正定得以保留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建艺术宝库”。
隆兴寺:京外第一名刹
隆兴寺,被誉为“京外第一名刹”,其前身是后燕皇帝慕容熙的皇家园林。隋开皇六年(586年),园林内建起了寺庙,当时名为龙藏寺。康熙皇帝赐名“隆兴寺”,并在天王殿大门上横嵌“敕建隆兴寺”的匾额。
隆兴寺内有“六绝”:
1. 摩尼殿:建于公元1052年,是寺内第一绝。其重檐歇山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瓦,四面抱厦结构,连梁思成也只是在宋画里见过。
2. 倒坐观音:摩尼殿内的观音大士,双手抱膝,翘起二郎腿,被称为“倒坐观音”。鲁迅先生将其奉为“东方美神”。
3. 转轮藏:藏经书的一种方式,这座宋代遗存的转轮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转轮藏。
4. 龙藏寺碑:隋开皇六年(586年)立,被誉为“隋碑第一,楷书之首”。
5. 大悲阁内的铜铸毗卢佛:这座铜佛是明代万历皇帝为其生母御制的,共有1072尊佛像。
6. 铜铸毗卢佛: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精美”。
四塔:花青砖木
正定城内有四座形态各异的塔,分别是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须弥塔和天宁寺凌霄塔。
1. 广惠寺华塔:始建于唐,现为金代遗存。其八角砖砌楼阁式结构,通体塑有力士、海兽、狮、象与菩萨,被称为“花塔”。
2. 临济寺澄灵塔:八角九层密檐砖塔,当地人称“青塔”。临济寺是临济宗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临济宗的祖庭。
3. 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是一座九级密檐方塔。其第一层塔身下部雕有力士像,表情生动。
4. 天宁寺凌霄塔:砖木混合结构,下面四层为砖塔,上面五层为木塔。其最大的特色在于第4层以上有一根直通塔顶的木柱。
其他古迹
除了上述寺庙和宝塔,正定还有府、县两座文庙。其中县文庙的大成殿为唐末五代遗物,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成殿。正定的城墙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经过宋元明时期的修缮,如今依然保存完好。
结语
正定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如梁思成在《正定调查纪略》中所说:“今春四月正定之游,虽在兵荒马乱之中,时间匆匆,但收获却意外的圆满。” 正定这座古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