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6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贾宝玉出家是因为无能?来看看薛宝钗后来对他做了什么[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30
金币
62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9) —

钗黛之争,最终以林黛玉的泪尽而逝、薛宝钗的高举胜利旌旗而结束。虽然红楼未完,但这个结局,在前八十回作者已经给了我们各种明示暗示。
这个结果,看似林黛玉一败涂地,薛宝钗如愿以偿。然而《红楼梦》毕竟是《红楼梦》,在这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中,几乎不会有人能够全身而退,毫发无损,作为另一个女主,薛宝钗注定不可能笑到最后。

薛宝钗的悲剧在于,她虽然如愿嫁入了贾家,然而彼时的贾家,不仅风光不再,甚至她的丈夫,最终逃离了这个家。
薛宝钗后来守了活寡,这是前八十回中无数线索告诉我们的。
譬如第五回里的《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字行间,都是结婚后的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无尽思念,而当初他曾贪婪看着她手臂的薛宝钗站在面前,他已经置若罔闻。
这才是开始,后来,贾宝玉甚至离开了家,薛宝钗则独守空房盼望丈夫回来,如她所制灯谜所写:“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如果还要往更细处挖,作者连丫鬟的名字里都做了文章,薛宝钗的丫鬟黄莺儿这个名字,出自古诗《春怨》中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暗喻她将来成了一位深闺怨妇,以至心绪烦乱,大约连黄莺儿也不好过了。

然而,好好的,贾宝玉为何离家出走了?他去做什么了?
自然是出家做和尚,贾宝玉亲口说过要做和尚,林黛玉可是数过两遭了,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而且作者实实在在埋下的伏笔。因此,《红楼梦》的曾用名就叫《情僧录》,这位情僧便是贾宝玉。
虽然说贾宝玉成婚时,贾家已经落寞了,可彼时尚有贤妻(薛宝钗)美妾(麝月),贾宝玉若是愿意,仍旧可以享齐人之福,他为何非得出家呢?
哪位要说了,因为他对林妹妹无法忘怀,心如死灰啊。
这话只对一半,贾宝玉对林黛玉无法忘怀是真的,但不可能仅仅因为这个就不好好过日子了,这是林黛玉生前就和贾宝玉达成了共识,这一点从林黛玉评王十朋江边祭妻,贾宝玉“真情揆痴理”可以看出,他们人生理念是极其契合的。
所以,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即便林黛玉去世,贾宝玉也会像他认同的藕官说的一样:照旧娶妻生子,但心里不会丢下旧人不提。若因旧人孤守一生,妨了大节,死去的人不会安心。

那么,贾宝玉出家,究竟出于哪些原因?细究起来,有这么几点:首先,与他天性有关
贾宝玉天生是个叛逆者。他异象出生,幼年就表现异于常人,六七岁时,竟然说出“男泥女水”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与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
再大些,他便对功名利禄嗤之以鼻,鄙夷封建礼教与封建等级。
同时,他还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他渴望自由平等,他向往自由恋爱,他鼓励个性解放,他尊重女性群体。
而这一切,在他成长过程中,成为他痛苦的根源。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时常和封建礼教上演种种冲突。
他厌恶功名利禄,而贾政终日让他读书科举,他只向往柳湘莲、蒋玉菡那等自由的生活,可贾政逼着他结交贾雨村这种官僚权贵。这种对立,最终让贾政对他失望透顶,父子关系一度恶劣,他甚至差点死在贾政的杖下。
他关爱女性,甚至在丫鬟们面前做小伏低,可当这些女儿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时,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
他祈盼一辈子就和姐妹们在一块春水煎茶,听雨看花,可后来发现,姐妹们在一个个被迫离开大观园,而且个个命运多舛,他照样有心无力。
贾宝玉的美好理想一个个被现实击碎,也让他对这个环境越来越绝望,越来越没了留恋。

其次,贾家败落,悟出世事无常
因为贾家子弟们的坐吃山空和胡作非为,以及统治阶级的相互倾轧,贾家被抄了,败落了。
而早在贾家败落之前,贾府内部的各种矛盾已经升级到了顶点,所以贾家一倒,贾家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黑暗与丑陋。
此外,还有贾珍、贾赦等人的被问责被治罪。
那些尚留在贾府的女儿们,也将不再是躲在温室的花儿,而成为狂风骤雨之后的残花。
这些巨大的落差,让贾宝玉突然顿悟,世事本来如此无常,瞬息就变,哪有什么是永恒的?又何必再和这污浊的世界抗争?最后,源于薛宝钗压下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文说到,贾宝玉是极其厌恶功名利禄的,程朱理学,八股文章在他看来只有臭恶,他甚至将那些追名逐利的读书人鄙夷为“禄蠹”,就是一只只想当官的臭虫。
不巧的是,薛宝钗的人生价值观,与他背道而驰。薛宝钗的梦想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作为一个古代女子,她怎样才能上青云呢?无非就是依靠丈夫抬高自己的身份。

所以,始初她是奔着入宫来的,毕竟宫里那个男人,就是所有男人的第一位,他的女人地位也是所有女人中的顶端。只是天不遂人愿,她没能进宫,于是退而求其次,将主意打到了当时煊赫无比的贾家上面。
不过,贾宝玉虽然已经是贾府的“活凤凰”了,然而这爵位毕竟是有限的,贾宝玉将来如果还想在京城权力中心混,那就只有科举一条路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青云志”,薛宝钗还没嫁入贾府,就已经间歇性督促过贾宝玉留心经济学问,为此还遭到贾宝玉的逐客令。
但是,她毕竟不死心,尤其是在两人成婚后,她将继续劝谏贾宝玉,而且态度会恶劣起来。这一点在第二十一回时,脂砚斋就有所透露: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卅回,犹不见此之妙。此曰“娇嗔箴宝玉”……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然今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
什么意思呢?现在是花袭人嗔箴宝玉,以后便是薛宝钗讽谏宝玉,而花袭人嗔箴,贾宝玉虽然不放心上,但起码表面上点个头,给面子。而将来薛宝钗再谏时,已经没有用了,贾宝玉连听都不会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般来说,贾宝玉几经一系列打击,应该会迅速成长起来,不会再耍小孩子脾性了。可薛宝钗的谏言却让他极度反感,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这个“讽”字上面。
花袭人当初劝谏贾宝玉,用的是嗔,这是一个懂得施展女性魅力的丫鬟,贾宝玉即便听不进去,也很受用这种态度。
而薛宝钗是“讽”,这是什么?挖苦,带刺,嘲讽,横竖就是要用言语来激将你。这种方式只会将贾宝玉推得更远。
另一方面,在贾宝玉心里,薛宝钗和袭人到底不一样,花袭人是个丫鬟,不曾读过书,思想层面比不上薛宝钗。在贾宝玉心里,这么一个博学多才,饱读诗书的女子,不该步入恶俗丑陋的逐臭之列,看到薛宝钗汲汲于富贵,汲汲于功名,他只会有哀梨蒸食,焚琴煮鹤之感。

本身处在恍惚忧伤中的贾宝玉,还要面对薛宝钗的面目可憎,这多么令他绝望!
那一刻,他只会想要逃离这个地方,逃离这个臭恶的枕边人。
所以,贾宝玉出家,绝非是简单的无能,绝非是为了逃避,而是整个成长中,理想被一点点摧毁殆尽,对现实失望的一点点积累,当他不再能织就新的理想,他便只能选择放弃,当然,这也是获得新生的一种方式。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sdlzlt

UID: 2164140

发帖
84
金币
555
道行
1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HONDA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8(小时)
注册时间: 2025-05-09
最后登录: 2025-07-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7
楼主真知,说的真好!同感!!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06-1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19
金币
264269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21
贾宝玉出家并非因无能,与薛宝钗的行为有关联
贾宝玉出家非因无能
贾宝玉出家并非因为无能,而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他天生是个叛逆者和理想主义者,其人生理念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幼年时他就说出“男泥女水”这样惊世骇俗的言论,表达对主流价值观的叛逆。他厌恶功名利禄,鄙夷封建礼教与封建等级,渴望自由平等、自由恋爱和个性解放,尊重女性群体。然而在现实中,他的美好理想却不断被击碎。贾政逼他读书科举、结交官僚权贵,他无力反抗;丫鬟被撵出大观园,姐妹们一个个命运多舛,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这些都让他对所处的环境越来越绝望,对现实世界失去了留恋,并非是因为他本身无能。

薛宝钗后来的行为
价值观冲突引发的劝诫
薛宝钗的人生价值观与贾宝玉背道而驰。她作为古代女子,希望依靠丈夫抬高自己的身份,所以在婚前就间歇性督促贾宝玉留心经济学问,婚后更是继续劝谏。但贾宝玉对功名利禄嗤之以鼻,认为程朱理学、八股文章只有臭恶,将追名逐利的读书人鄙夷为“禄蠹”。薛宝钗的这种劝诫在贾宝玉看来是与他的理想和追求相悖的,让他十分反感。

劝诫方式加剧矛盾
薛宝钗的劝诫方式可能较为强硬,带有“讽”的意味,即挖苦、嘲讽、激将。与花袭人嗔箴宝玉时贾宝玉起码表面给面子不同,薛宝钗这样的劝诫让贾宝玉连听都不想听,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把贾宝玉推得更远。

其他导致贾宝玉出家的原因
林黛玉的离世
林黛玉是贾宝玉一生最爱的人,是他情感的依托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黛玉泪尽而逝,让贾宝玉心灰意冷,觉得人活着没什么意义,对他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内心反叛情绪的增长,增强了他想要超脱现实苦海的渴望。

贾家的败落
贾家因子弟们的坐吃山空、胡作非为以及统治阶级的相互倾轧而被抄家败落。在贾家败落之前,贾府内部矛盾就已升级到顶点,败落之后更是出现前所未有的黑暗与丑陋,还有贾珍、贾赦等人被问责治罪。这种巨大的落差让贾宝玉顿悟世事无常,觉得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何必再与这污浊的世界抗争,从而对尘世更加失望,选择出家逃避现实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