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闫家成摄影作品的深度解读与他的创作历程
闫家成的摄影世界:平凡中的不凡
闫家成,一个92年的江苏男生,现在在广州生活。他的白天属于大厂,夜晚则属于摄影。8年来,他坚持用镜头捕捉社会现实中最普通的人与事,他的作品不仅多次入围国际摄影节和艺术周,更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讲述了无数普通人的真实故事。
平凡生活中的真实困境
闫家成的作品,如《15分钟内从路口经过的外卖骑手》、《围观看跳交际舞的人们》等,都聚焦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摄影训练,但正是这份“业余”与“真实”,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关怀。他拍摄的外卖骑手、清洁工、务工人员等,都是社会现实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但他通过镜头,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用摄影找回生活的节奏
闫家成曾坦言,自己曾被一份朝九晚九的工作“消耗殆尽”,是业余创作帮他找回了生活的节奏。摄影对他而言,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调整。他通过镜头去观察、去思考,从而找到了自己在这个快节奏社会中的定位和价值。
记录具体的人,具体的困惑
在闫家成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宏大的叙事和抽象的概念,只有具体的人和他们的困惑。他关注的是那些在我们身边却往往被忽视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存状态。如《清洁工人的休息角落》中,他通过手电筒的光影效果,展现了清洁工人在昏暗楼梯间休息的瞬间,让人感受到这份平凡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创作的动力与灵感
闫家成的创作动力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坦言自己问题很多,总是对很多社会现象感到困惑,并试图通过摄影去探寻背后的原因。他的灵感则来源于日常生活,那些细碎而微妙的瞬间,都可能成为他镜头下的主角。如《城郊之夜》中,他记录了人们在河边散步、放烟花、唱歌等放松的场景,展现了当下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一抹温馨与宁静。
从打工者到摄影师
闫家成从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艺术家,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但正是这份普通,让他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从而创作出更加真实、动人的作品。他的摄影之路,也是一段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迷茫到找到摄影这个出口,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证明了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结语
闫家成的作品,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更是对人性光辉的深情颂歌。他用镜头捕捉了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瞬间,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更多像闫家成这样的摄影师,用他们的镜头去捕捉那些被忽视的美好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