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个从农民起义中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刘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虽然他不爱读书,军事能力也平平,但他天生就带着领导的天赋,让那些会打仗、懂谋略的人才都心甘情愿臣服于他。
在定陶称帝后,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作为一国之君就要考虑国家的发展。
为了解决最紧要的人口问题,他想出了一个奇招,然而这个奇招让汉朝女人恨之入骨,男人啧啧称赞。
到底是什么奇招,有这样的效果?

草根皇帝大展宏图
刘邦的出身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草根,虽然祖父是魏国丰公,但是他父亲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刘邦从小的生活就不好过。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偏偏刘邦就不是那种懂事的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不帮父母干农活就算了,还私自跟着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出去瞎逛。
刘邦的父母都觉得这孩子废了,靠自己是没有什么前途了,父母能帮的就帮一把手吧,于是等他长大一些后就催促他去找工作。

刘邦拗不住父母,通过试补当上了泗水亭长。
但即便是有了编制,他还是不改本色,经常戏弄衙门里的同事,一有空就去酒馆里喝酒。
亭长也不是多大的官,工资根本就不够他喝的,只能赊酒喝,整个一个酒鬼无赖模样。
那天当地的大人物吕公办乔迁宴,刘邦为了蹭酒就谎称自己带了一万钱作贺,说完也不拿出钱来就往专为达官贵人安排的上座跑去,坐下就开始倒酒喝。
其他人看了都摇摇头,暗自为吕公捏一把汗:被这无赖蹭上了,真是晦气。

然而主人翁吕公到底是个见过世面的,他一看刘邦那面相,高挺的鼻梁、立体的眉骨,尤其是奇特的胡须,不是池中之物,马上就决定把宝压在他身上。
吕公不仅不叫人驱赶刘邦,还主动上前去敬酒,筵席都结束了还不让刘邦走,甚至叫来自己貌美如花的大女儿吕雉,说要把女儿嫁给他。
刘邦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这么好,天上还能掉下来这么个美娇娘,还有一个富翁老丈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时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吕雉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

而且吕雉不同于其他的大家闺秀,听父亲说刘邦面相不俗,以后定有大作为后,她也心动了,用自己的婚姻作为赌注,赌她和刘邦的未来。
事实证明,吕公和吕雉的相面能力确实很高,后来刘邦押送役夫去骊山的路上,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遍了秦朝大地,那些役夫都逃跑去起义了,他成了光杆司令。
回去也会因为看管不力被处罚,还不如也揭竿而起,或许还能有条生路。破罐破摔的刘邦对剩下的几个人说:“你们也走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说得对!”

本来就迷茫的役夫现在更迷茫了,走去哪里?你刘邦是个仁义之人,要不然你继续当领导,我们跟着你干,你说走哪就走哪。
刘邦很是感动,感受到领导的重任,于是带着他们在芒砀山躲了起来。
此时好友萧何也在沛县搞起义,还叫刘邦回去劝县内百姓杀了县令,刘邦将内容写在布上,射进城内,百姓竟真的听了他的话,把县令杀了。
刘邦立了大功,大家都推举他当县令,他却多次推辞,自立为沛公,队伍逐渐发展起来。

在前期刘邦也经历了一系列投靠,在军中的表现也很不错,官职一路高升,身边聚集的能人异士越来越多。
公元206年,刘邦率军到达霸上找到秦王子婴,子婴自知无力抗衡于是主动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又带领军士进入咸阳秦宫,从没见过那么好东西的军士纷纷发挥最原始的本能争抢宝物。

刘邦也是心痒痒,但樊哙和张良一直在他耳边劝诫:淡定,现在忍住以后有更多。
刘邦才下令封存宫中的宝物和府库,还约法三章:凡是杀人者死,伤人和抢劫都将依法治罪。废除秦法,官吏和百姓可照常生活。
百姓不管皇帝是谁,只要能让他们保住命,继续生活就行,因此刘邦的一系列举措为他赢得了民心。

不结婚要多征税
与项羽的亥下之战后,刘邦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正式建立汉朝。
天下初定,轻摇赋税、休养生息是当务之急,刘邦采取了黄老无为而治的建议,颁布了很多降低赋税、减少徭役时间的政策。
但是这些政策并不能解决汉初最紧要的问题——人口。
秦朝时徭役很重,但人口也差不多在3000万,可是经过这一番大乱斗之后,汉初人口都不到1300万,而且这些活下来的大多是老弱妇孺,青壮年都光荣牺牲了。

可是一个国家要发展,军队要扩员,中流砥柱还是得靠青壮年啊,这可怎么办?
刘邦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他的老智囊团陈平给他出主意了。
“皇上,国家要有青壮年,必须有新生人口,新生人口从哪来?自然是要有新婚夫妇,如果能提高结婚率,那人口自然就增长了。”
陈平的建议,刘邦也不是不知道,但具体怎么能让结婚率提高呢?目前的状况是青年男女比例悬殊,女多男少,男性大多是小的小,老的老,谁肯嫁给他们?
“不愿嫁,那就让她们必须嫁!”陈平狡黠一笑。

刘邦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骂了一句:“你这想法真毒!”
陈平的意思就是通过法令来让女孩们自愿嫁人,一般的手段就是罚钱,不结婚的就罚钱。
从秦朝开始,老百姓就需要交一份“人头税”,汉初刘邦规定是每人120钱,叫一算,但现在又增加一项规定:15岁以上30岁以下女性,不结婚就要多交五算。
简单来说,就是15岁以上30岁以下女性不结婚的话,就要多交5份钱,加上基本的那一份,每年要交600钱才行。
而且这是一个女性的,如果家里有好几个女儿都不结婚,那一个家庭要交的钱就更多了,这对于老百姓来说,简直是不能承受之重。

但是如果女性结婚,并且生了孩子,就可以减少两年徭役。
这个徭役在古代是很常见的,就是到皇宫去给皇室免费当劳动力,或者去修路、修水利工程、城墙之类的,每年都要去干个几个月,最长的3个月。
如果能不去当免费劳动力,那就有时间干自己的活,就能创造更多的收益了。
一推一拉,不管女孩愿不愿意,家里为了省钱、免徭役都要赶紧给女儿找夫家。
那时候青壮年未婚配的青壮年就成了抢手货,谁先抢到谁就是赚到,实在找不到青壮年的稍微老点的也没关系。

家里有点财力也受欢迎,没钱的也还凑合吧,不让交钱就行,汉朝的男性根本就不用担心婚配问题,自然是乐不可支。
这个政策非常有效果,到汉武帝时虽然汉朝才建立了70年,但人口就飙升到4000多万。
这些人口支撑了汉武帝的宏图,可是那些草草被决定命运的女性人生面临着什么,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无数女婴刚出生还没睁开眼就失去生的权力,所谓盛世似乎和她们没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