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疾病预防]间质性膀胱炎——容易被误诊和耽搁的“常见病”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8524
金币
117923
道行
199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4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3小时前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02) —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IC)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疾病。所以在临床上常被误诊或延误治疗。此外,现有研究和文献存在局限性,治疗方案需个体化,这也给治疗带来了挑战。今天我们将分享 IC 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诊断和管理这一疾病。

一、定义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以与膀胱相关的慢性骨盆疼痛、压迫感或不适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至少一种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等症状的一组病症,亦称膀胱疼痛综合征(bladder pain syndrome, BPS)。

二、流行病学

当下,国内关于 IC/BPS 的流行病学系统报道依旧十分匮乏。国外调查估计 IC/BPS 的女性发病率为 45/10 万,男性为 8/10 万,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40 岁以下的女性发病率更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三、病因

IC/BPS 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各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膀胱黏膜损伤:当膀胱黏膜受损时,尿液中的毒素可渗透至膀胱壁,引发炎症反应。

2、自身免疫反应:肥大细胞浸润,广泛分布在尿路上皮、固有层和逼尿肌层中,并且大量被激活,释放炎症介质导致。

3、精神心理原因:抑郁、焦虑、压力等精神心理问题引发疼痛。

四、如何确诊?

IC/BPS 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患者多曾就诊于妇产科,经检查未查出问题后被建议转诊至泌尿外科。在泌尿外科,由于症状和很多泌尿系统疾病相似,像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核等感染性疾病,部分患者可能未得到充分检查,仅被给予抗生素治疗,但往往效果不佳。

感染性疾病做尿常规的时候会出现化验报告异常的情况,像白细胞、脓细胞升高等。另外,感染性疾病一般病程短、起病迅速,但症状得到控制、疾病治愈很快

因此,对于小腹胀痛不舒服、一憋尿就难受,还有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且疾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反反复复好不了,吃抗生素无效,化验尿常规和 B 超都正常,就高度怀疑是 IC/BPS

但对 IC/BPS 进行诊断时,还要排除其他疾病:像泌尿系感染、膀胱炎、膀胱结石及输尿管下段结石、膀胱恶性肿瘤、焦虑症、抑郁症和 IC/BPS 有相似症状的疾病

排除其他疾病后,还要在麻醉下进行膀胱水扩张检查,若观察到膀胱黏膜下有弥漫性的点状出血或者有 Hunner 溃疡特征性改变,则可确诊为 IC/BPS。

五、治疗

IC/BPS 的治疗目标:一是要尽可能快速减轻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憋尿不适、尿急、尿频;二是要尽可能保护膀胱功能,减少排尿次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三是要降低复发。

IC/BPS 的异质性和患者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其治疗大多需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案。

1、行为管理和非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

① 患者教育:IC/BPS 虽然让人痛苦不堪,但不等同于癌症,不会影响寿命。所以患者要树立乐观的态度,积极投入治疗,主动对抗疾病。

② 压力管理:IC 患者,多为女性,常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建议患者学会释放压力,避免因心理压力导致症状反复。

③ 心理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关怀、陪伴、体谅以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

(2)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吸烟、远离辛辣食物,减少对膀胱的刺激,缓解不适,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

2、口服药物:

最重要的是一些抗抑郁药和精神类药物,帮助病人放松、休息好,减轻焦虑、紧张状态。

3、膀胱药物灌注:

多采用单药膀胱灌注或联合药物膀胱灌注,缓解症状。

4、操作:

(1)水扩张手术:在麻醉下,通过向膀胱注入盐水,借助水压撑开膀胱,从而缓解部分患者的膀胱疼痛。

(2)注射肉毒素:对于膀胱纤维化较重、水扩张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考虑采用肉毒素注射来缓解症状。

5、手术:

若其他治疗无效,可考虑膀胱切除术,并用肠段重建膀胱。膀胱切除并非必须,可作为最后治疗手段,需谨慎评估,避免轻易采用。

结论

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多样且复杂,常被误诊。通过患者教育、心理支持、行为管理、口服药物以及膀胱灌注等非手术方法,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健, 张旭, 魏强, 等.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22 版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2.

[2] 曾磊, 毕建斌. 2022 版美国泌尿外科学会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指南更新解读. 中华外科杂志, 2024, 62(2): 122-127.

[3] 张龙, 杨旖欣, 等. 2022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 18(1): 120-128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7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8524
金币
117923
道行
199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4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3小时前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骨盆疼痛和至少一种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等。这种疾病的确诊和治疗都面临一定的挑战,以下是对IC的一些关键点总结:

定义与流行病学
- 定义:IC主要表现为慢性骨盆疼痛、压迫感或不适,伴有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
- 流行病学:国外数据显示女性发病率为45/10万,男性为8/10万,社会经济地位较低、40岁以下的女性发病率更高。

病因
IC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涉及:
- 膀胱黏膜损伤:尿液中的毒素渗透至膀胱壁引发炎症。
- 自身免疫反应:肥大细胞浸润和激活,释放炎症介质。
- 精神心理原因:抑郁、焦虑、压力等可能引发疼痛。

确诊
IC的确诊较为复杂,需要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并通过膀胱水扩张检查观察膀胱黏膜下是否有弥漫性点状出血或Hunner溃疡特征性改变。

治疗
IC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目标是减轻症状、保护膀胱功能、降低复发。治疗方法包括:
1. 行为管理和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2. 口服药物:主要是抗抑郁药和精神类药物。
3. 膀胱药物灌注:单药或联合药物膀胱灌注。
4. 操作:包括水扩张手术和注射肉毒素。
5. 手术:作为最后手段,考虑膀胱切除术。

结论
IC的病因多样且复杂,常被误诊。通过综合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要的是要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教育、心理支持和行为管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IC,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支持。对于IC患者来说,及时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1506
金币
145218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25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55分钟前
间质性膀胱炎的误诊和延误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IC)是一种慢性膀胱疾病,其症状包括膀胱疼痛、尿频、尿急以及排尿时的不适感。由于其症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间质性膀胱炎确实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诊和治疗延误1。

间质性膀胱炎的误诊情况
间质性膀胱炎可能会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腺性膀胱炎、细菌性膀胱炎、膀胱结核、寄生虫病引起的膀胱溃疡、非特异性膀胱炎等。这些疾病也可能表现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因此在诊断时需要仔细区分25。

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方法
为了确诊间质性膀胱炎,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膀胱镜检查、膀胱活检、膀胱影像学检查、尿常规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膀胱壁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2。

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
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通常是综合性的,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索利那新、坦索罗辛、阿莫西林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心理支持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外科手术2。

如何避免误诊和延误
为了避免误诊和治疗延误,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和病史。医生也应该考虑到间质性膀胱炎的可能性,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认诊断。此外,提高公众和医疗专业人员对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