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必然建立在真实自我的基石之上
2025-04-28
如果我不是我自己,而是你的,那就不是我爱你了,那是你爱你自己,也就没有爱了。
封建时代的包办婚姻,婚姻常常被用作家族利益交换的筹码,青年男女毫无自主选择权。许多夫妻在婚前甚至未曾谋面,婚后女方被迫按照夫家的要求,压抑自己的喜好、梦想,活成丈夫的附属品。
她们收起自己的才情与个性,只为迎合婆家的期待,看似相敬如宾,实则内心荒芜。这种“我是你的”婚姻模式,缺失了独立灵魂的碰撞,只是家族意志与社会传统的傀儡戏,爱情自然无从生根发芽,夫妻间不过是搭伙过日子,难以体会到灵魂交融的甜蜜与温暖。
社交媒体上的一些“网红情侣” 现象发人深省。
部分网红为了流量、热度,在镜头前刻意塑造完美情侣形象,按照粉丝的喜好和网络流行趋势去“经营”爱情。女方可能原本是个热爱户外运动、性格直爽的女孩,但为了迎合大众对甜美、温柔人设的偏爱,硬是把自己塑造成娇弱、小鸟依人的模样;男方则收起自己偶尔的脆弱与迷茫,佯装成无所不能的霸道总裁。
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甜蜜瞬间、浪漫故事,更多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窥探欲与幻想,而非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爱情沦为一场表演,双方都在努力成为对方或观众眼中“理想的另一半”,真正的自我被深深掩埋,这样的感情如泡沫般脆弱,一旦滤镜破碎、热度消退,矛盾便会汹涌而至,因为他们从未以真实的自己去拥抱彼此,所谓的爱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一些年轻人在恋爱初期,因过度迷恋对方,盲目改变自己去适应对方的一切喜好。男生本喜欢科幻电影、电子游戏,为了讨女友欢心,假装对偶像剧、逛街兴致勃勃;女生原本醉心于绘画、阅读,却因男友一句“没什么用”,便放弃自己的爱好,追随男友出入各种应酬场合。
起初,他们或许以为这是爱的付出,殊不知,在不断舍弃自我的过程中,爱情逐渐变了味。双方都没有真正爱上那个带着独特光芒的对方,也丢失了最本真的自己,一旦激情褪去,面对面目全非的彼此,只剩迷茫与疲惫,爱也在这场迷失中悄然退场。
真爱,应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互吸引与尊重。
如同舒婷在《致橡树》中所写:“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真正爱一个人,不是成为对方的影子,而是以完整且真实的自我,与对方并肩而立,共享阳光雨露,同担风雨霜雪。在这个快节奏、多诱惑的时代,我们唯有坚守自我,让对方爱上真实的自己,同时也以赤诚之心接纳对方的本真,才能在爱河中寻得那枚最珍贵的珍珠,书写属于两个人的温暖、坚定且长久的爱情传奇,让真爱之光永不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