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王府,尽显豪气
恭王府
恭王府是清代最大的一座王府,历经清王朝由盛转衰,承载丰富历史文化信息,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说。总占地面积将近6万平方米,前为府邸,后为园林。
府邸主人非富即贵:乾隆四十年前后,和珅买下此地房产建和第;和珅被赐死后,嘉庆将宅子赐给庆僖亲王永璘;咸丰元年,恭亲王奕䜣成为第三代主人并改名恭王府。
藏宝楼富可敌国:嘉庆四年抄和珅家,搜出约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
9999只蝙蝠:和珅中意“福”字,府内有9999只蝙蝠样式的雕刻和装饰,福厅形似展翅蝙蝠。
恭王府三绝:有康熙御笔福字碑等。
雍亲王府
即现在的雍和宫,是康熙赐予四子胤禛的府邸,后成为藏传佛教寺庙。
出过两位皇帝的龙潜福地:雍正驾崩后曾在此停灵柩,殿堂琉璃瓦由绿改黄;乾隆诞生于此,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皇宫规格相同。
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
礼亲王府
位于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明代是崇祯外戚周奎私宅。
清代第一王:和硕礼亲王是满清十二位铁帽子王之首,始封者为代善,爵位世袭十代,十五人袭爵,传承278年。
王府规格高:北京有“礼王府房,豫王府墙”之说,可见其房子多,规格高,占地约30公顷。
庆亲王府
位于西城区定阜街西部路北,是清代4个恩封世袭罔替的亲王府之一。
四大世袭罔替亲王府之一:奕劻历经多朝晋封,成为清代第十二位铁帽子王,是二百五十年间首位以宗室旁枝获世袭罔替特权者。
和珅旧宅:原是和珅旧宅,嘉庆没收后赐给第一代庆亲王永璘。
醇亲王府
有南府和北府两处,南府原是荣亲王府,北府曾是纳兰明珠、永瑆宅邸。
纳兰明珠旧宅:是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宅院,纳兰性德在此出生长大。
曾出过两位皇帝:南府出生的奕譞之子光绪皇帝,北府出生的奕譞之孙宣统皇帝。
孚郡王府
曾作为十三爷胤祥的怡亲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成为主人后得名。
雍正最信任兄弟的宅院:1730年胤祥病重将死,雍正亲赴王府探视但未见到最后一面。
淳亲王府
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五号院,是康熙第七子允佑的府宅,后成为英国使馆,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睿亲王府
共有两处,一处在东华门大街南边的普渡寺一带,一处在外交部街。
郑王府
为清代规模较大的王府,曾是钟郡王奕诒宅邸,清军入关后世祖赐给郑亲王济尔哈朗得名。清室覆亡后产权有变更,今为国家教育部址、中国教育基金会所在地。
顺承郡王府和克勤郡王府
虽然搜索资料未详细介绍这两座王府的“豪气”之处,但它们也是中国十大王府之一,在历史和文化层面也有一定的价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