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阅读
  • 2回复

[疾病治疗]肝经不畅易烦躁?这四个疏通方法帮你调心绪强体质[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209
金币
713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0
斑龄
195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4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4-26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24) —

肝属木,迎合春日萌生之气。《素问》:“肝者罢极之本”,且恰似林木需得柔韧的枝条以抗风雨之袭,人体同样需要畅通的肝经,以此来调心绪、清涤血液。久坐熬夜情绪压抑这三大恶习,实际上就像是在肝经这条高速公路上不断制造路障一样。

肝经疏通四步走
横位拉筋
《针灸甲乙经》:“肝经多血少气,宜通不宜淤”。当双腿与躯干形成直角,足厥阴肝经从大敦穴到期门穴的12个穴位将逐一被激活,如同疏通12个交通枢纽。

凌晨1-3点肝经当令之时,易醒之人,就好像人体生物钟在响起警示——肝经堵啦!况且这类人群在睡前1小时进行操练,实则等同于为肝经做疏通。
动作:平卧贴壁抬足,双膀平伸如十字,维持15分钟。
推肝经
古中医讲:“肝经所过之处,结者皆可予以疏通”。大腿内侧堆积的“脂肪疙瘩”,实际上乃是气滞逐渐累积而成的“情绪垃圾站”。很多朋友坚持推揉三个月,意外辅助改善了多年的偏头痛。

操作:掌根沿裤缝线内侧推压,81次推压合“九九归真”之意当掌温渗透,深层筋膜时,就像启动人体自带的“微波理疗仪”,重点突破“筋结点”。
莲花逍遥式
改良版莲花坐姿,右侧腹股沟的章门穴(肝经)与左侧中封穴(肝经)形成对角牵拉。

肝胆同属木行,二者互为表里。此方式通过不对称拉伸,从而搭建起肝胆之间的沟通桥梁,而且特别适宜患有胆囊炎的人群。当肝胆的气机得以恢复升降之时,胆汁的分泌自然就会变得顺畅。
动作:单侧拉伸激活双穴中封、章门。
揉地筋
《素问》:"肝之合筋,其荣在爪”。这条藏于脚底"地筋",实为周身筋膜的枢纽调控。


操作:用手后搬脚拇趾推揉地筋300余次
一个重点穴位,太冲穴
穴位定位:足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这个被称作“消气穴”的穴位,《针灸大成》:“治怒气、目赤、咽干”。古中医云:太冲主胸胁支满,终日不得太息。可导亢进的肝火下行。从五行相克看,肝(木)过旺会克脾(土)刺激太冲穴可维持木土平衡。
五行配穴:协同属火的劳宫穴(手心)形成"木生火"的相生格局;配伍属金的太渊穴(腕横纹),则构成"金克木"的制约关系。

推刮法用指甲(或大拇指)从太冲向行间推刮36次,可将上逆的肝火引至脚趾发散。
推荐方法:晨起推肝经+揉地筋睡前横位拉筋+莲花式配合太冲穴随时按压。坚持三个月,你会发现自己变得眼部疾患缓解、筋骨柔韧,连脾气都温和了。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肝脏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如何简单快捷地判断肝脏健康状况,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熟悉经络循行之人皆知,每条经络上都有着极易阻滞的穴位,一旦穴位受阻,便会产生强烈的痛感。借此痛感,我们能洞察脏腑的微妙变化与潜在隐患。
肝好不好,按这穴位就知道!

介绍一个穴位——中都穴,它堪称肝脏的“发声喇叭”。一旦按压此穴痛感强烈,或者此穴自发胀痛,那便是肝脏需要调理的信号了。
中都穴在肝经的郄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郄穴是经络血气汇聚且触感敏锐的地方,它们如同脉络的“枢纽”,主导着气血的顺畅循环。脚踝内侧尖端之上约七寸处,便是中都穴的所在。它位于胫骨内侧中心的关键位置,是肝经血气流通的要冲之地。
具体来说,当肝经气血瘀滞时,中都穴处的气血流通会受到阻碍,形成局部的压力和张力。这种压力和张力会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疼痛的感觉。因此,肝脏不佳的人一按中都穴就会感到疼痛,这实际上是身体在发出信号,暗示肝脏及其肝经存在潜在问题。
然而,中都穴的疼痛并非仅由肝脏失衡导致。久立或行走、小腿肌群紧绷难解或极度疲劳之时,加以外力损伤或炎症等刺激,也可能引发中都穴的痛感。但此类因素所引发的痛感,往往与肝脏及肝经的健康状况无直接关联。
如果是肝脏为题引起的疼痛,要有效进行调理,无需过于繁复,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便是疏通肝经。有下面三个方法。 轻拍肝经法

方法:顺着肝经的循行路径,从大腿根部的起始点开始,一直轻拍到脚踝边缘。力度要适中,以感觉舒适为宜,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功效:通过轻拍,可以刺激肝经上的穴位,促进血气流通,有助于缓解肝经的瘀滞现象。
顺推肝经法

方法:坐在床上,将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重叠,轻轻放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的肝经路径,用适中的力度向膝盖前方缓缓推动。重复这个过程四五十次,然后换另一条腿进行。
功效:顺推肝经能够畅通脉络,促进血气循环,有效缓解因肝经不畅引起的各种不适。
揉通“养肝三线”

三条关键的“养肝线”,通过刺激这些线路上的特定穴位,我们可以深层滋养肝脏,消解内火,达到润目滋肝的效果。
首条养肝线,由行间穴、大敦穴与太冲穴三大要穴构成。
大敦穴,犹如肝经的源泉,一经刺激,便能激发肝气涌动,使郁滞之气得以释放与舒缓,为肝经注入新的活力。在中医看来,此穴有助于缓解胸闷、心慌等不适感,同时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助力肝经气血的顺畅运行。
行间穴,刺激此穴如同打开肝经的大门,让积聚的肝火得以疏导与消散,带来头部的轻松与眼部的明亮。它还能使人心境平和,对于肝火亢盛引发的头痛、目赤、口苦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消解体内热毒、消除疲乏之效。
太冲穴,刺激此穴如同有一股温柔之力在体内流淌,能调和肝脏气血,平抑肝风。对于高血压、月经不规律以及肝功能失调所导致的问题,太冲穴都能提供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两种方法:1.点按刺激。2.用大拇指的指甲来刮这3个穴位。在刮的同时,也能同步触发其神经末梢。
这种方法对于“三高”症状、风湿、胃部疾患、咳嗽等都能产生直观的影响。也可以使用刮痧板直接在这条线上刮痧,当然,闲暇之余多加按摩刺激,效果更佳。
第二条养肝线,由中封穴和蠡沟穴组成。

中封穴,是肝气流转的要冲。通过揉按此穴,可通畅肝气运行通路,重振肝脏疏泄功能,引领身心舒展与放松。它还能大幅缓解因肝气不畅所致的月经不调、胸胁闷痛等问题,并帮助身体排除湿热,为肝脏营造一个更为健康的环境。
蠡沟穴,如同肝经上的一把钥匙,能打开肝胆之间的通道。通过揉按此穴,我们能感受到肝胆之间的和谐与均衡。它不仅能调和肝胆功能,更能推动肝胆经络的顺畅流通,有益于减轻因肝胆失调导致的胁痛、口苦及黄疸等症状。
疏通第二条养肝线的方法与前面所述一致。
第三条养肝线,便是我们足底隐藏的脉络——“地筋”。

地筋是脚底中心一条坚韧的组织,与肝脏紧密相连,是肝气运行的主干道,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肝脏气机阻滞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而地筋作为关键节点,其受阻会加剧肝气郁结。按摩地筋可有效疏通肝气,恢复气血运行。
方法:建议晚上9点前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然后抬起一只脚放在另一腿膝上,用大拇指沿地筋由内往外推按,每次10~15分钟。按摩完一只脚后,再用相同的手法按摩另一只脚。
按摩过程中可能遇疼痛或敏感点,属正常反应。坚持按摩,身体不适感将日渐消退,精神状态改善。可加入精油或按摩膏增强效果。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04-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6873
金币
106670
道行
1992
原创
2394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1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24
您提到的肝经疏通四步走,是一种结合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方法,旨在通过特定的动作和穴位按摩来促进肝脏健康和气血流通。以下是对您提到的四个步骤的总结和补充:

1. 横位拉筋:
   - 动作:平卧贴壁抬足,双膀平伸如十字,维持15分钟。
   - 效果:激活足厥阴肝经的12个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2. 推肝经:
   - 操作:掌根沿裤缝线内侧推压,81次推压。
   - 效果:疏通大腿内侧的“脂肪疙瘩”,即气滞累积的“情绪垃圾站”,有助于改善偏头痛。

3. 莲花逍遥式:
   - 动作:改良版莲花坐姿,右侧腹股沟的章门穴与左侧中封穴形成对角牵拉。
   - 效果:搭建起肝胆之间的沟通桥梁,适宜胆囊炎患者,促进胆汁分泌。

4. 揉地筋:
   - 操作:用手后搬脚拇趾推揉地筋300余次。
   - 效果:调节周身筋膜的枢纽,改善肝脏健康。

此外,您还提到了太冲穴和中都穴的重要性:

- 太冲穴:被称作“消气穴”,可导亢进的肝火下行,维持木土平衡。
- 中都穴:位于脚踝内侧尖端之上约七寸处,是肝经血气流通的要冲之地,按压痛感强烈时提示肝脏需要调理。

这些方法和穴位的按摩,可以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有助于促进肝脏健康和气血流通。然而,对于任何健康问题,建议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和治疗。这些传统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不应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0313
金币
135807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0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25
肝经不畅易烦躁的疏通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肝经的畅通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肝经不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情绪上的烦躁易怒。以下是四种可以帮助疏通肝经、调节心绪、增强体质的方法。

1. 生活调节
通过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帮助疏通肝经。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甜食和易上火食品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应避免熬夜,调节心情,适量运动,这些都有助于调节肝脏气机功能1。

2. 调整情绪
情绪管理是疏通肝经的重要方面。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生气和着急,是疏通肝经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情绪的调节不仅能调肝解瘀,还能疏通经络[[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