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著名的7句“脏话”
“赔了夫人又折兵”
出处与典故: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东汉末年,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但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刘备在赵云陪同下拜访周瑜岳父,最终真的娶了孙权妹妹孙尚香,孙权与周瑜落得被人嘲笑的下场(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政治因素将妹妹嫁给刘备)。
含义与讽刺对象:比喻便宜没占到反而遭受双重损失,用于讥讽那些过于耍小聪明、德行不足且心胸不够大度,算计别人却反害自己的人。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原始含义与变迁:古时候这只是一句简单陈述句,在《论语》中,原说话对象是人主,“女子”指主人宠幸的人。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赋予其更多讥讽意味,偏离了最初意境,现在常被误解为对女性的歧视。
适用场景变化:最初可能用于特定情境下对人主身边两类人的感慨,如今常被用来调侃或表达对某类难以相处之人的无奈。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创作背景与目的: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当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的作品已达到较高造诣,但还被守旧文人讥笑为轻薄。杜甫用此句讥讽那些守旧文人。
深层寓意:本意是说那些守旧文人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终将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万古流芳。简单延伸就是警示过于骄傲自大的人,一个人再伟大也对世界影响有限,离开谁世界都照常运转。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来源故事:据说这是孔子生气时骂一位学生的话。孔子弟子宰予天资聪颖,起初孔子很看好他,但后来宰予暴露出懒惰毛病,有一天孔子发现他没来听课,派人去找,发现他还在睡大觉,孔子便说出了这句话。
含义与影响:单纯翻译过来是腐朽的木头不适合雕刻,用肮脏粪土堆砌的墙壁再怎么粉刷也无用。这句话一个脏字都不带,却让人羞愧难当,常被老师用来表达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对学生侮辱性较强,也体现了老师的无奈。
“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创作与背景:出自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描述了蜀国投降的惨状,斥责蜀主无能,嘲笑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
适用场景:在男人自认为比女人高人一等的年代,若男性性格过于懦弱,就会被用此句责骂,很伤自尊,适用情况较多。
“老而不死是为贼”
出处与原意:出自《论语·宪问》,是孔子用于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当时孔子的老相识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用手杖敲他的小腿并说出此句。其意思并非简单从字面理解人老长寿就是盗贼、害虫,而是指人老了失去社会价值,有苟且偷生、浪费资源之嫌。
文化相关:在日本曾有残忍习俗,老人满60岁要被儿子背到山上推下山,还拍成电影《弃母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无价值老人的态度。
“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文与出处:原文出自编年体史书《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文中庄公用“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来告诫祭仲做事不要太过分,现在常用前半部分“多行不义必自毙”。
意义与警示:意思是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没有隐喻,直接而强烈,对做坏事的人有强烈的警示作用,如同杀人诛心,在古装剧中也时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