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阅读
  • 2回复

[猎奇]古代文人最为著名的“7句脏话”,没文化难听懂,你见过几句?[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053
金币
443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0
斑龄
195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3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4-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06

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发展水平在世界文明史上来说都是独树一帜的,在汉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诗词歌赋,这些古代人使用的正常文字就算是现代的中国人也很难完全弄明白。不过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境却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即便是一些充满了讥讽意味的诗词在我们看来也是充满了各种美感和韵律感,就算是领会出了其中的骂人成分也是很难拿出合适的语言来予以辩解,这才是文字的最高境界。你都知道哪些能够将人骂得酣畅淋漓,却半点不带污浊字眼的诗词?

第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句是比较常见的,也较为容易理解,是古人用来告诫世人的警句,意思是说上天永远都不会对某一个人特别的关照,一旦做出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总有一天是会受到天谴而亡的。这一句不可谓不恶毒,诅咒做坏事的人总有一天是会死于自己的恶行手中,可见古人的智慧之处。
第二句:赔了夫人又折兵。此句的典故出自哪里我们暂且不需纠结,总之就是告诫那些过于耍小聪明却有德行不足,心胸不够大度的人,在算计别人的时候就要想到,终有一日非但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还会让机会偷偷溜到别人的手中,最终害得自己吃了大亏。

第三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古时候这只是一句简单的陈述句,用来形容女性地位的卑微。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了其更多的讥讽意味,虽然这早已经偏离了最初的意境,不过也是顺应思想变迁而产生的附加效果。
第四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意就是说当你的身体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初再多的功名都随之人去,对于江山河流来说并没有丝毫的影响。简单延伸一下就是警示那些过于骄傲自大的人,一个人再怎么伟大,也不可能对整个世界产生太多的影响,也就是说离开了谁,世界都照常运转,所以还是醒醒吧!

第五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垢也。可能你很难想像如此极度贬低别人的话竟然出自孔夫子之口,最初是用来形容他一个不思进取的学生的。意思是说粪土搭建的墙已经不需要再怎么加料就已经够臭的了,就像一根早就腐朽的木棍,再好的工匠也无法在上面完成雕刻。
第六句: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句话适用的情况就比较多了,在男人总觉比女人更加高人一等的年代,如果是性格过于的懦弱,就会被责骂为不配做男人,真的很伤自尊。

第七句:井蛙不可语于海者,夏虫不了语于冰。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和自己思想观念不同的人,你的胸怀大志对他们来说就像故作姿态,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这句古人的话来堵住他们的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952
金币
123458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89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09
古代文人著名的7句“脏话”
“赔了夫人又折兵”
出处与典故: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东汉末年,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但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刘备在赵云陪同下拜访周瑜岳父,最终真的娶了孙权妹妹孙尚香,孙权与周瑜落得被人嘲笑的下场(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政治因素将妹妹嫁给刘备)。
含义与讽刺对象:比喻便宜没占到反而遭受双重损失,用于讥讽那些过于耍小聪明、德行不足且心胸不够大度,算计别人却反害自己的人。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原始含义与变迁:古时候这只是一句简单陈述句,在《论语》中,原说话对象是人主,“女子”指主人宠幸的人。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赋予其更多讥讽意味,偏离了最初意境,现在常被误解为对女性的歧视。
适用场景变化:最初可能用于特定情境下对人主身边两类人的感慨,如今常被用来调侃或表达对某类难以相处之人的无奈。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创作背景与目的: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当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的作品已达到较高造诣,但还被守旧文人讥笑为轻薄。杜甫用此句讥讽那些守旧文人。
深层寓意:本意是说那些守旧文人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终将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万古流芳。简单延伸就是警示过于骄傲自大的人,一个人再伟大也对世界影响有限,离开谁世界都照常运转。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来源故事:据说这是孔子生气时骂一位学生的话。孔子弟子宰予天资聪颖,起初孔子很看好他,但后来宰予暴露出懒惰毛病,有一天孔子发现他没来听课,派人去找,发现他还在睡大觉,孔子便说出了这句话。
含义与影响:单纯翻译过来是腐朽的木头不适合雕刻,用肮脏粪土堆砌的墙壁再怎么粉刷也无用。这句话一个脏字都不带,却让人羞愧难当,常被老师用来表达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对学生侮辱性较强,也体现了老师的无奈。
“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创作与背景:出自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描述了蜀国投降的惨状,斥责蜀主无能,嘲笑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
适用场景:在男人自认为比女人高人一等的年代,若男性性格过于懦弱,就会被用此句责骂,很伤自尊,适用情况较多。
“老而不死是为贼”
出处与原意:出自《论语·宪问》,是孔子用于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当时孔子的老相识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用手杖敲他的小腿并说出此句。其意思并非简单从字面理解人老长寿就是盗贼、害虫,而是指人老了失去社会价值,有苟且偷生、浪费资源之嫌。
文化相关:在日本曾有残忍习俗,老人满60岁要被儿子背到山上推下山,还拍成电影《弃母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无价值老人的态度。
“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文与出处:原文出自编年体史书《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文中庄公用“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来告诫祭仲做事不要太过分,现在常用前半部分“多行不义必自毙”。
意义与警示:意思是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没有隐喻,直接而强烈,对做坏事的人有强烈的警示作用,如同杀人诛心,在古装剧中也时常出现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4873
金币
91027
道行
1985
原创
2391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80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1:29
  中国古典诗词中确实有很多作品,它们以含蓄、巧妙的方式表达了批评或讽刺,不直接使用粗俗的字眼,却能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多行不义必自毙 - 这句话出自《左传》,意味着不义的行为做多了,最终会害了自己,是一种对恶行的警告和讽刺。

  2. 赔了夫人又折兵 - 这句话用来讽刺那些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人。它提醒人们,过度的狡诈和计算可能会导致自身的损失。

  3.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 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意是说女子和品德低下的人难以用道理去教化,但在后世被用来形容难以相处的人。

  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用以讽刺那些自视过高的人,指出即使他们消失了,世界依然如常运转。

  5.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用来形容那些无法教化、不可救药的人。

  6.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这句话出自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用以讽刺那些在危难时刻放弃抵抗、缺乏勇气的人。

  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 这句话出自《庄子》,用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无法理解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远的道理。

  这些诗词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传达了深刻的批评和讽刺意味,展现了汉语文字的魅力和古人的智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