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5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微短剧:影视出海新增长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8935
金币
129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00
斑龄
194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3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4-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32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微短剧受到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微短剧出海的市场潜力是国内市场的7至12倍,总规模有望达百亿美元量级。微短剧这一影视新形态的流行,不仅让国内观众眼前一亮,也迅速走出国门,拥抱了大量的海外用户。微短剧“出海”正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影视文化“走出去”的新动能。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2024年,在海外视听类应用收入规模Top100中,中国(含港澳台)应用有20个,新入围者11个,微短剧包揽8席。据不完全统计,微短剧的海外应用已经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仅2024年的上半年,出海微短剧平台的总流水就达2.3亿美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分析:“这组数据表明,中国微短剧正在快速重构全球视听产业格局。这一新兴文化形态不仅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轻骑兵,更以产业化、规模化的态势打破以往影视内容出海的传播壁垒。”

  当下,中国微短剧正在重塑国际传播格局,成为全球数字内容的新增长点。中国微短剧产品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以北美为重心,辐射欧洲、日韩、中东、东南亚等广阔市场的发展格局。在“微短剧国际传播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周继红用三个词分享了对中国微短剧的观察和思考——“破局”“解码”“致远”。周继红表示,中国微短剧要探索出一条以内容为王、以情感共鸣、以平台破圈、以科技赋能的微短剧国际传播新路径,为中国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微短剧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明交流共建的重要力量。

  “精品创作”是微短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微短剧国际传播论坛”上公布的“2024年国际微短剧大赛”优秀奖获奖名单,包括《逃出大英博物馆》《河姆渡的骨哨声》《中国神话》《有种味道叫清溪》《别打扰我种田》等多部涵盖现代都市、历史文化、科幻、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题材的作品。《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文物拟人化叙事,让家国情怀跨越时空;《河姆渡的骨哨声》通过考古工作者与河姆渡先民跨越千年的神秘邂逅,铺开了一幅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美好画卷……这些创新的叙事手法在海外掀起一股“中国美学热”。《逃出大英博物馆》导演张问初分享了创作经验,“我们要以东方叙事面对世界议题,让东方含蓄的美学与西方文化产生化学反应。其实,国际化的表达方式不是被动适应,而是要在世界叙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讲故事方式”。

  微短剧正以其轻量化制作、快节奏叙事、高传播效率等特点,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在“微短剧出海暨生态健康发展论坛”上,一些海外业务一线从业人员分享微短剧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在海外微短剧内容层面,专注数字内容的市场研究机构DataEye副总裁林启文介绍:“海外短剧中女性题材占主导地位,情感、都市、逆袭最受欢迎,其中翻译剧在市场中的占比超八成。”微短剧海外平台DramaBox业务负责人吴克雷认为:“在核心驱动力上,海外微短剧和国内微短剧都在调动用户的情绪。”华潮文化CEO朱佳能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够抓住当地观众的审美点。”

  不过,内容精品创作的迭代升级也是海外市场需要努力的方向。点众科技市场与公共关系总经理王燕表示,微短剧出海不是“复制粘贴”,而是“千人千面”的精准适配。不同的公司会通过文化基因解码本土化内容策略,破解如何制定各地发展策略,这才是微短剧出海值得去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微短剧不是简单的文化娱乐产品,而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载体。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有着深入思考:“新技术赋能、本土化内容创新、跨类型融合和专业化人才培养维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微短剧出海加快提质增效、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可能路径。”国内微短剧创作正在实现从“流量贩售”转向“价值共鸣”、从“情绪消费”转向“情怀共振”的迭代升级,微短剧出海也必将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中用小体量承载大叙事,用小切口撬动大格局。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072
金币
76463
道行
1980
原创
2377
奖券
2521
斑龄
32
道券
90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46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44
  微短剧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受到广泛关注,其出海市场潜力巨大,是国内市场的7至12倍,总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美元。微短剧的流行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也迅速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大量的用户。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4年海外视听类应用收入规模Top100中,中国应用有20个,其中微短剧占据了8席。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2024年上半年出海微短剧平台的总流水达到2.3亿美元。中国微短剧产品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北美为重心,辐射欧洲、日韩、中东、东南亚等广阔市场的发展格局。

  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周继红在微短剧国际传播论坛上提出了“破局”“解码”“致远”三个关键词,强调中国微短剧要探索出一条以内容为王、以情感共鸣、以平台破圈、以科技赋能的国际传播新路径。微短剧正以其轻量化制作、快节奏叙事、高传播效率等特点,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微短剧的精品创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国际微短剧大赛优秀奖获奖名单中包括了《逃出大英博物馆》《河姆渡的骨哨声》《中国神话》等多部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现代都市、历史文化、科幻、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题材。这些创新的叙事手法在海外掀起了一股“中国美学热”。导演张问初分享创作经验时提到,要以东方叙事面对世界议题,让东方含蓄的美学与西方文化产生化学反应。

  微短剧出海不仅是简单的文化娱乐产品,而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载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认为,新技术赋能、本土化内容创新、跨类型融合和专业化人才培养是微短剧出海加快提质增效、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可能路径。国内微短剧创作正在实现从“流量贩售”转向“价值共鸣”、从“情绪消费”转向“情怀共振”的迭代升级,微短剧出海也必将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中用小体量承载大叙事,用小切口撬动大格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7690
金币
111160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6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8:59
微短剧:影视出海新增长极
市场潜力与现状
微短剧出海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其市场潜力是国内市场的7至12倍,总规模有望达百亿美元量级。据不完全统计,微短剧的海外应用已经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仅2024年上半年,出海微短剧平台的总流水就达2.3亿美元。2024年,在海外视听类应用收入规模Top100中,中国(含港澳台)应用有20个,新入围者11个,微短剧包揽8席。中国微短剧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以北美为重心,辐射欧洲、日韩、中东、东南亚等广阔市场的发展格局。

成为新增长极的原因
形式优势
微短剧是一种结合短视频传播优势与影视剧创作基因的网络视听新形态,具有轻量化制作、快节奏叙事、高传播效率等特点,能在既有的文娱模态之外为海外观众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满足全球受众在碎片化内容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传播需求
在日益深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影视剧作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口贸易不仅能创造可观经济效益,也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以优秀影视作品为媒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微短剧正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影视文化“走出去”的新动能。

技术推动
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催生全球视听文化数字转型的同时,也为我国影视产业出海的提质增效创造出全新机遇。伴随流媒体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国产影视剧出海的主要销售对象从传统广播电视机构转变为更具开放度、灵活性的流媒体平台。

精品创作与文化传播
“精品创作”是微短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如“2024年国际微短剧大赛”优秀奖获奖作品《逃出大英博物馆》《河姆渡的骨哨声》等,涵盖现代都市、历史文化、科幻、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多种题材。《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文物拟人化叙事,让家国情怀跨越时空;《河姆渡的骨哨声》通过考古工作者与河姆渡先民跨越千年的神秘邂逅,铺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美好画卷。这些创新的叙事手法在海外掀起一股“中国美学热”。《逃出大英博物馆》导演张问初表示要以东方叙事面对世界议题,让东方含蓄的美学与西方文化产生化学反应,在世界叙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讲故事方式,微短剧正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出海机遇与挑战
机遇
海外微短剧市场需求旺盛,以女性题材占主导地位,情感、都市、逆袭题材最受欢迎,翻译剧在市场中的占比超八成。在核心驱动力上,海外微短剧和国内微短剧都在调动用户的情绪,只要抓住当地观众的审美点,就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挑战
内容精品创作的迭代升级是海外市场需要努力的方向。微短剧出海不是“复制粘贴”,而是要进行“千人千面”的精准适配。不同的公司需要通过文化基因解码本土化内容策略,破解如何制定各地发展策略。

发展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认为,从新技术赋能、本土化内容创新、跨类型融合、专业化人才培养维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微短剧出海加快提质增效、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可能路径。国内微短剧创作正在实现从“流量贩售”转向“价值共鸣”、从“情绪消费”转向“情怀共振”的迭代升级,微短剧出海也必将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中用小体量承载大叙事,用小切口撬动大格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