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阅读
  • 1回复

[转帖]医巫闾山记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570
金币
93564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13

“五岳”之外有“五镇”。传说大禹在将中国划分为九州的时候,在每个州分别选出了一座巍峨险峻的大山做镇州之山。其中的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后来成了“五岳”,而其余仍为“镇州之山”,再后来,吴山也被纳入其中,于是就有了“五岳五镇”的说法。“五岳”为“天”的代表,是仁德和尊严的象征;“五镇”是“地”的标志,是国土和统治的化身。几千年来,五岳五镇被称为“华夏十大名山”。

如今,“五岳”名声日盛,而“五镇”却鲜为人知,但五镇中北镇医巫闾山仍为东北之名山。

医巫闾山地处辽西北镇市西北5公里处。因为辽把医巫闾山看作发祥地,有六位皇帝先后40多次来此祭山祭祖。清发迹于东北,清帝王回东北祭祖,北镇是必经之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都曾亲自到过闾山。

前几年,我们一行42人在游完了盘锦红海滩后,次日上午7:30出发,9:20就到了北镇医巫闾山。我们首先看到了医巫闾山与众不同的山门,是悬臂交叉剪影式的造型,新颖奇特。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再现了著名的辽代建筑风格。在四根悬臂立柱的底部正反面,还有八幅壁雕,讲述了医巫闾山悠久的历史,有《舜封医闾图》《辽帝狞猎图》《清帝揽胜图》……

进山门,过迎客松,迎面矗立的是“医巫闾山”四个大字,为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摹本。乾隆曾三次登医巫闾山,为北镇题词吟咏。

“医巫闾”在蒙语中是“大”的意思,所以医巫闾山也就是“大山”。而实际上医巫闾山并不很高,主峰望海峰海拔也就866.6米。医巫闾山山体主要由坚硬的花岗石构成,走过圣水桥,发现就连上山的石阶路也都是就地取材,用不规则的花岗石铺就。沿路还能发现石块上有很多小坑,有规则地排列在上山路的两侧,不难猜出这些小坑是当年用来插旗子的,这段上山的路应该是满清时期的遗存,为保持原样,修旧如“旧”。路不大平整,有些难走,路旁有别具一格的怪石古松,岩石上星罗棋布着摩崖碑刻。不经意抬头,看见右手边有两块叠成“人”形的巨石,上面刻着“从善如登”,另一边则刻着“行善无疑”。

这条石阶路尽头,是道隐谷。入谷第一眼看到的是从石壁中斜出了一块很像屋檐的巨石,构成一个天然石窟,俗称“大石棚”。棚顶上一股清泉垂落至下方莲花形状的水池里,叮叮咚咚。池中的水,清清盈盈,据说无论旱涝,从无间断。乾隆皇帝为此题写了“圣水盆”三个大字。石棚里面可容纳五六百人,左侧是佛教观音阁,右侧为道家“天下第一仙堂”。

自道隐谷起,分左右两径。我们向左继续登山,去南天门,上望海峰。当地的导游带着一批上了岁数或不想爬山的游伴们坐缆车去玉泉寺,玉泉寺是医巫闾山的又一个景区,听说景色也相当不错。

南天门居高临下,被两块巨大的石壁夹着。东面石壁上,题刻着“北镇名山”。行路至此,坡度陡起,很像横生了一道高高的门槛。攀上岩石,有两间木结构的小庙,据说其前身是元代广宁王耶律楚材幼年读书的地方。小庙北面石阶下,是一处山间盆地,正中有棵高大的松树,传说是耶律楚材亲手所栽,被称为“万年松”。

万年松东侧,为一座突起的山峰,拾级而上,见上题“白云关”的匾额,原是一座关隘。再盘旋而上,有天然石穴“观音洞”,洞内有尊泥塑观音,称“望海观音”,据说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洞口平台前,可眺望到渤海。继续向上,石阶更高,登临绝顶,是望台。立望台上环顾四周,只见医巫闾山山形奇特,回环掩抱,据说回环有六重之多,我们所处如在花蕊之中。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原路返回,没能去玉泉寺。下午去位于北镇与医巫闾山当中的北镇庙。北镇庙即医巫闾山山神庙,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在此庙举行仪式。北镇庙比我们想象中的大,东西宽109米,南北长240米,山门、神马门、钟鼓楼、大殿、御香殿、内香殿、更衣殿、寝殿等建筑,皆依坡势排列,十分壮观。大殿屋顶覆以绿琉璃瓦,殿梁枋饰以彩绘。庙内还留存着元明清碑刻56通。

游完北镇庙我们去了北镇老城,那里留有明代李成梁石坊、鼓楼和辽代崇兴寺双塔等古迹,满布历史沧桑,不愧为“幽州重镇”。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39982
金币
54063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9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0:21
  医巫闾山游记与历史文化探秘

  在浩瀚的中华大地上,五岳之名如雷贯耳,而与之并称为“华夏十大名山”的五镇,却似乎被历史的尘埃轻轻掩盖,鲜为现代人所熟知。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索,便会发现这些镇州之山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尤其是北镇医巫闾山,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热爱自然与历史的旅人。

  一、医巫闾山的地理与历史地位

  医巫闾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市西北,不仅是一座自然风光秀丽的名山,更是东北地区的文化名山。它见证了辽朝的兴衰,是辽朝皇帝祭山祭祖的圣地。清朝皇帝也对其情有独钟,康熙、雍正、乾隆等五位皇帝都曾亲临此地,留下了无数历史佳话。这种皇家背景,为医巫闾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二、山门与辽代建筑风格

  走进医巫闾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别具一格的山门。悬臂交叉剪影式的造型,新颖而奇特,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山门中的剪影部分再现了著名的辽代建筑风格,让人不禁遥想当年辽朝的辉煌。而那些刻在悬臂立柱底部的壁雕,更是生动描绘了医巫闾山的历史变迁,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三、乾隆御笔与摩崖碑刻

  穿过山门,迎面而来的“医巫闾山”四个大字,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摹本。乾隆皇帝三次登临此山,留下了无数题词吟咏,足见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而沿途的摩崖碑刻,更是记录了历代文人墨客对医巫闾山的赞美与感慨,每一块石碑都是一部历史的见证。

  四、道隐谷与天然石窟

  沿着石阶路继续前行,便来到了道隐谷。这里的“大石棚”是医巫闾山的一大奇观。巨石构成的天然石窟内,清泉垂落,水声叮咚,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天籁之音。而乾隆皇帝题写的“圣水盆”三个大字,更是为这处景观增添了几分皇家气息。

  五、南天门与望海峰

  攀上南天门,俯瞰群山,只见山势回环掩抱,宛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继续向上攀登,便可到达望海峰。站在峰顶环顾四周,只见山形奇特,六重回环相抱,仿佛置身于花蕊之中。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六、北镇庙与历史文化

  游完医巫闾山,我们还去了北镇庙。这座山神庙不仅是元明清帝王登基时举行仪式的地方,更是医巫闾山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庙内建筑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气势磅礴。而那些留存的元明清碑刻,更是记录了历代皇帝对医巫闾山的尊崇与祭祀活动,让人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七、北镇老城的古韵

  最后,我们来到了北镇老城。这里保留了明代李成梁石坊、鼓楼和辽代崇兴寺双塔等古迹,每一处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漫步在老城的大街小巷,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到了那份属于幽州重镇的独特韵味。

  综上所述,医巫闾山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秀丽的名山,更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宝库。它见证了辽朝的兴衰、清朝的繁荣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历史的探寻。如果你也热爱自然与历史,那么医巫闾山绝对值得你一探究竟。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