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曾几何时,医患关系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部分医护人员身着白大褂,这本是救死扶伤的象征,却有极少数人忘却初心,利用职业之便,收受红包、对患者态度冷漠。他们错以为这身职业装赋予了自己高高在上、予取予夺的权力,将医院当作自家的“领地”,对患者的痛苦与诉求置若罔闻。
结果呢?医患矛盾频发,民众对整个医疗群体的信任度大打折扣,那些妄图以职业抬高自己的人,最终沦为众矢之的,遭到唾弃。
同样,在教育领域,个别教师凭借“灵魂工程师”的光环,自恃清高,在课外办高价辅导班,课堂上却敷衍教学,把知识当作敛财的工具。他们以为教师这份职业天然赋予自己尊贵地位,却不知已背离教育的真谛,不仅损害学生利益,也抹黑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再看公职人员群体,他们手中握有公共权力,本应为民众谋福祉、做公仆。然而,有极个别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官架子十足,动辄以“领导”自居,办事推诿扯皮,用权力彰显个人威风。

在一些基层政务服务窗口,百姓前来办事,个别工作人员态度生硬,以繁琐流程为由刁难群众,仿佛公职身份成了他们的“免死金牌”,可以漠视群众需求。这种拿职业拔高个人、践踏服务宗旨的行为,引发民众不满,也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
与之相反,那些真正令人敬仰的行业楷模,从不以职业自傲。“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即便头顶无数光环,誉满全球,他依然身着朴素衣衫,穿梭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无异。
他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农业科研工作者,用脚踏实地的付出换来粮食的丰收,以谦逊之姿赢得世界尊重。又如“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教育数十载,她没有因校长身份而享受丝毫特殊待遇,反而拖着病躯,为山区女孩的教育倾尽全力。她住的是简陋校舍,吃的是粗茶淡饭,用自己的坚持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她的伟大源自对职业纯粹的热爱,而非对个人地位的追逐。
职业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它只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的途径。当我们身处不同岗位,应时刻铭记职业赋予的责任,而非将其作为炫耀、抬高自己的资本。以谦逊之心对待工作,用真诚之举服务他人,方能在职业生涯中积累口碑,赢得尊重,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而非因虚荣自负,沦为他人眼中的笑柄,遭人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