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阅读
  • 2回复

[猎奇]1987年,江西教师看到副总理写的烈士悼文,致信:我母亲是您女儿 [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1390
金币
5075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197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0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2-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11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2-22)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我从不恨我的父亲母亲,他们都是革命英雄。当时是为了长征,为了革命工作,才不得已丢下我。虽然生活苦了一点,但是知道父母是革命先辈,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这是原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和革命烈士唐义贞的女儿叶坪,在面对记者提问时的回答。

这时的她已年过古稀,但当她再想起父母、回想起过往时,眼角还是不自觉地泛红。

从三岁起,叶坪就成了一名孤儿,寄养在别人家中,与父母相隔天涯海角。

不记得他们的长相,不记得他们的名字,更不记得他们的职业,因此无法相见相认。

整整53年的时间里,她都没有亲生父母的任何一点音讯。

直到1987年,她的孩子赖章盛偶然间看到了一篇悼文后,自己才得以和父亲陆定一相见。

那么,故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一篇特殊的悼文

1987年的一天,江西理工大学一位名叫赖章盛的教师,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原来,这一天中午,他在资料室里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名为《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的悼文。

这篇悼文是纪念革命英烈唐义贞的,它的作者就是唐义贞烈士的丈夫,原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同志。

这原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怀着对烈士的崇敬之心,赖章盛开始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想要了解这段鼓舞人心的革命往事。

就在这时,文中出现的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读到悼文的中间部分时,文中讲到了唐义贞在艰难的环境下为陆定一生下了一个女儿。

而赖章盛惊讶地发现,里面所提到的女儿的名字——叶坪,与自己母亲的小名“野萍”读音相似。

本来,赖章盛认为这个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但当他再深读文章后,逐渐发现文中出现的这个女儿“叶坪”,与自己的母亲“野萍”之间极其相似,甚至连出生地、年龄都一模一样。

赖章盛的母亲叫张来娣,小名野萍。

在赖章盛小时候,便听母亲讲述过她自己是一名孤儿,始终不知道亲生父母究竟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哪。

而她则是由养父张德万抚养长大的。

种种迹象都透露着,自己的母亲可能就是文中所提到的叶坪。

但是赖章盛还是不敢确定。在下班后,他拿着这篇悼文回到家中询问自己的母亲。

张来娣看完悼文内容后也感到万分惊讶,文中提到的叶坪确实太像自己了。

可是,文中关于叶坪的叙述较少,自己又对童年的记忆不够清晰,一时间也不敢确定。

这样的情况下,赖章盛和张来娣在思索再三后决定,还是先向陆定一致信讲述一下具体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

于是,赖章盛拿出纸笔,将自己母亲的详细情况都写了下来,并强调了“野萍”与“叶坪”之间的种种相似之处,随后便将信寄了出去。

在等待回信的期间,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确切线索,赖章盛开始查阅大量记载陆定一和唐义贞生平的书籍,希望在这之中能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二、陆定一与唐义贞

1928年,22岁的陆定一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

党中央研究决定:送一批党内的高知进步青年前往苏联进行学习深造,陆定一名列其中。

这年底,陆定一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深造。

在留苏期间,陆定一结识了一位比自己小三岁的革命女青年——唐义贞。

唐义贞比陆定一早一年来到苏联留学,同样也是一位有着革命追求的青年人。

两个革命青年在异国他乡相遇,可谓是相见恨晚。

在学习的期间,两人互相欣赏,经常一起讨论革命形势,这一来二去下来,他们从陌生人到相识,再到相知,最后相恋。

1929年,陆定一与唐义贞在莫斯科结为夫妻。在一年以后,两人也陆续学成回国。

虽然当时国内局势非常紧张,每天都有着潜在的危机,但这并不能阻碍两人的革命活动。

到了1931年的最后一天,唐义贞在江西于都诞下了一个女儿,两人为其取名为“叶坪”。

在叶坪三岁时,唐义贞又怀上了二胎。恰逢此时,红军主力队伍开始进行长征。

由于唐义贞怀有身孕,不能随队同去,于是陆定一只能单独随大部队前往,唐义贞和女儿叶坪留在于都。

在陆定一走后,唐义贞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小定”。

这个时候,唐义贞决定追随革命队伍进行游击。

最后,她将女儿叶坪寄养在了一户姓张的人家里,将儿子小定寄养在了范其标夫妇家里。

1935年1月28日,唐义贞所在的游击队在进行活动时,被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支队伍发现。

激战之后,由于敌方人数众多,导致游击队被团团包围。

在几次集中火力突围都失败后,唐义贞等数名队员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

在被关押期间,反动派对唐义贞严刑拷打,用尽所有酷刑,想要从她这里获得情报。

但坚毅勇敢的唐义贞誓死不从,她拒不张口,始终保持着沉默,甚至在敌人使用最为严厉的酷刑时都未发一言。

敌人因此怒火中烧,但又无能为力。

1月29日晚,唐义贞在奄奄一息间,与其他几位被俘的同志艰难越狱。

可是狡猾的敌人在外面也设下了重重障碍,最终,在1月30日下午,唐义贞等人又再次被敌人抓捕回来。

反动派怕他们再逃跑,便下了狠手,将他们打得满身鲜血。

1月31日早上,经历了一夜非人的折磨后,唐义贞终于没能坚持下来,壮烈牺牲!

直到1937年,陆定一才得知了妻子唐义贞,已经为了革命事业而光荣牺牲。

他悲痛欲绝,很长一段时间都寝食难安,难以走出丧妻的阴霾。

最终,陆定一在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和妻子唐义贞的那一对儿女,以此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新中国成立后,陆定一心中始终惦记着还流落在他乡的那一对儿女。

但是由于担任重要职务,工作繁忙无法抽身,便拜托福建和江西两地的政府部门帮忙多留意一下。

可惜多年过去了却还是没有音信。

三、儿子“小定”有了消息

1952年,当年被唐义贞寄养在范其标夫妇家中的“小定”,如今刚满18岁。

在此之前,为了保护他,范其标夫妇为他改名为范家定。

这些年来,范家定一直与范其标夫妇生活在一起。

这一年的除夕夜里,范其标夫妇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告诉了养子他的真实情况:

“如今你也十八了,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再瞒着你了。其实我们不是你的亲生父母,你的亲生父母都是当时参加革命的英雄,为了保密,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虽然范家定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很是错愕,然而他没有怪自己的亲生父母,反而是希望可以找到为革命无私付出的生父生母。

范家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养父母,范其标夫妇也很赞同他的想法。

在这之后,范其标将一个破旧的包裹递给了范家定,说:

“这是你的生母在临走前留下的一个包裹。”

他们告诉范家定,在他的母亲留下包裹时,曾嘱咐过这个包裹里有一个湖北武昌的地址,那是自己的老家所在的位置。

可惜的是,当范家定找到里面的那个地址后,立刻写了一封信准备寄往那里,但最终却查无此处。

除了这个地址以外,包裹里只有一些衣物,没有再找到其他任何有用的线索。

就这样,范家定无奈之下只能将自己的亲生父母暂时寄存在了心底。

直到六十年代初,范家定又打开了这个包袱,无意间发现原本白色的包裹外面,如今竟显现出了一些隐约的字迹。

他激动地拿着这个包裹来到公安部门请求进行一些技术处理,在几个小时的等待后,包裹上的字迹终于奇迹般地显现了出来:

送胜利县平安区琵琶乡卫生材料厂

唐一真同志收

内有衣料两件

重一斤半

一九三三、五、六号

根据这些信息,范家定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唐一真同志”就是这个包裹的主人。

这么说的话,难道唐一真就是自己的母亲?

带着疑问,范家定一刻都不敢休息,他又进行了多方询问和打听,这才得知包裹上标注的胜利县,其实是江西于都的前称。

但是对“唐一真”这个名字,却没能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但即便如此,范家定不愿再放弃这个寻找生父生母的好机会了。

后来,在一些老同志的帮助下,范家定拿着包裹,找到了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的李坚贞。

在李坚贞这里,范家定终于知道了自己亲生父母的身份:母亲是革命烈士唐义贞,父亲则是国家副总理陆定一!

1979年,在有关同志的安排下,陆定一和范家定终于见面了。

虽然两人从未谋过面,但陆定一一眼就在人群中认出了自己的孩子。

两人眼含热泪,激动地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随后,陆定一又带着儿子一起,向多年来辛苦抚养范家定的范其标夫妇道谢,并嘱咐范家定:

要继续留在范家,报答范其标夫妇的养育之恩。

四、顺利找到女儿 一家团聚

与儿子相见后,陆定一心中无比期盼着可以见到自己的女儿,但是,寻找 女儿的道路更加艰难。

因为当时唐义贞将女儿寄养到那户人家时,由于过于紧急,所以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在寻找多年未果后,陆定一也逐渐年老,对此不再抱有太大期望了,他只希望女儿叶坪能够好好活着、幸福美满就足矣了。

后来,陆定一为了纪念亡妻,写了一篇名为《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的悼文。

也正是因为这篇悼文的发表,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1987年的一天,陆定一正在书桌前看书,秘书突然走了进来说:

“有您的一封信,是一位名叫赖章盛的先生从江西发过来的。”

听到赖章盛的名字,陆定一感到陌生,便打算过一会再看信的内容。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又突然对这封信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奇。

当陆定一打开信封,看到信的内容后,浑身都忍不住颤抖起来。这么多年以来,这是唯一一次收到和女儿叶坪有关的消息。

信中提到的“野萍”张来娣,与自己的女儿叶坪实在太过相似了,甚至连陆定一自己都有一些恍惚。

他的心里产生了莫名的肯定:这个“野萍”一定就是“叶坪”!

陆定一难掩这份激动的心情,眼看自己已步入晚年,他绝不想再错过任何一个与女儿相逢的机会。

但由于当时他已经开始行动不便,所以无法亲自认证,只能请求公安部门派出调查组前去调查。

调查组先是来到了赖章盛家里,见到了张来娣。

在经过一番了解后,调查组并没有找到可用的信息。

但是张来娣提供给了调查组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就是江西于都,那是张来娣和养父张德万一起生活过的地方。

很快,调查组就来到她所提供的地方,找到了收养张来娣的那户张氏人家。

可惜的是,张来娣多年未联系过的养父张德万已经去世了。

正当调查组以为线索丢失的时候,张德万的一个侄子张永济赶到现场,告知了调查组:

张德万确实是在1934年左右的时候,从一名姓唐的女红军战士那里收养了张来娣,只是为了保护那位女红军和张来娣,才在生前一直没有提及此事。

这个线索非常重要,在调查组反复查证后,最终确定赖章盛的母亲张来娣正是陆定一的亲生女儿叶坪!

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陆定一得知后感动涕零、老泪纵横,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耄耋之年竟能与女儿再度重逢。

1987年11月30日,在诀别53年之后,陆定一终于和自己女儿叶坪再次相见。

此时的陆定一已经81岁高龄,女儿叶坪也已经56岁了。

这对革命父女在黑发时相别,又在白发时相逢,心中的苦楚已经数不胜数了。

陆定一见到叶坪后说:“我的孩子啊,53年了,我终于又把你捡回来了!”

说完陆定一拉来了范家定,一家三口相拥而泣,流出的眼泪是对彼此说不尽的思念。

陆定一和子女寻亲的故事,也在赖章盛的笔下得以延续和传颂。

后来,赖章盛分别写下了《唐义贞传略》、《寻找外公陆定一》等著作。

将外公陆定一、外婆唐义贞的过往及母亲、舅舅的寻亲之路,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了下来。

在赖章盛的努力下,后世才得以了解这段动人心弦的革命往事。

结尾:

久别重逢,也许是这个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对于陆定一和他的子女而言,唯一感到遗憾的事情就是:唐义贞烈士的遗骸一直没能找到。

陆定一和子女,只能到为纪念唐义贞所建的空墓祭拜。

虽然这一家四口人早已阴阳两隔,但不能阻断的是那股流淌不息的血脉亲情。

让我们共同缅怀唐义贞烈士,缅怀所有为革命工作和革命斗争而壮烈牺牲的英烈们。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昨天 17: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8335
金币
26673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5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36
1987年江西教师致信副总理认亲事件梳理
1. 背景:革命年代的分离与牺牲
陆定一(国务院副总理)与妻子唐义贞(革命烈士)在1930年代共同投身革命。1931年,二人在江西瑞金生下女儿,因出生地为叶坪,取名为“叶坪”。但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在即,陆定一随军撤离,唐义贞因怀孕选择留守苏区,临别前将长女叶坪托付给战友张德万抚养。
唐义贞在留守期间生下儿子“小定”,后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而叶坪(后改名张来娣,小名“野萍”)则由张德万抚养长大,与亲生父母失散。

2. 关键线索:烈士悼文与身份发现
1987年,陆定一发表《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悼念亡妻,文中提到女儿“叶坪”的出生细节。江西理工大学教师赖章盛(叶坪之子)读到悼文后,发现文中“叶坪”的出生地、年龄与母亲“野萍”高度吻合,且母亲由张德万抚养的经历与文中描述一致。
赖章盛随即致信陆定一,附上母亲保留的唐义贞遗物——一双筷子(唐义贞托孤时留下的信物)作为证据。

3. 认亲过程与情感冲击
陆定一收到信件后,通过组织调查和遗物核对,确认张来娣正是失散53年的女儿叶坪。他激动得又哭又笑,感叹:“太好了!终于找到我的女儿了!”
叶坪晚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从不恨父母,他们都是革命英雄”,但提及分离往事仍潸然泪下。

4. 历史纠葛与遗憾
姓名差异:叶坪被托养后改名“张来娣”,小名“野萍”与“叶坪”因方言发音相近,导致早年身份线索模糊。
生死未卜:陆定一在长征后一度以为妻儿均已遇难,直到1980年代才得知唐义贞牺牲细节和女儿幸存的消息。
5. 事件意义与后续影响
这一认亲事件不仅弥补了陆定一家庭的遗憾,也揭示了革命年代无数家庭被迫分离的悲壮历史。叶坪的寻亲故事成为党史研究的重要案例,反映了革命者家庭为理想付出的巨大牺牲。

参考资料:

陆定一回忆录与悼文细节;
叶坪之子赖章盛的发现与认亲过程
2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3 - 昨天 17:28
厨爹 金币 +3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昨天 12:5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9130
金币
1329932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6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29
  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原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和革命烈士唐义贞的女儿叶坪(张来娣)的感人寻亲故事。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1. 叶坪(张来娣)在3岁时成为孤儿,被养父张德万收养,与亲生父母失散53年。

  2. 1987年,叶坪的儿子赖章盛偶然看到陆定一写的悼念唐义贞的文章,发现叶坪与自己的母亲张来娣高度相似。

  3. 赖章盛写信给陆定一,陆定一请求公安部门调查,最终确认张来娣就是叶坪。

  4. 1987年,陆定一与女儿叶坪重逢,感慨万分。此时陆定一已81岁,叶坪已56岁。

  5. 此前,陆定一的儿子范家定(小定)已找到陆定一,一家三口最终团聚。

  6. 赖章盛写下了《唐义贞传略》《寻找外公陆定一》等著作,记录这段感人的革命往事。

  7. 唐义贞的遗骸一直未能找到,家人只能祭拜空墓,但血脉亲情无法阻断。

  这篇文章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和后代寻亲的艰辛历程,让我们对革命烈士充满敬意。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