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艾灸、拔罐都是中医外治法的精髓所在,它们的最终目的一样,都是靠调动气血疏通经络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但在操作过程、适用人群、功效作用等方面存在不同,以下是具体区别:
操作过程
刮痧:是用边缘光滑的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牛角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使皮肤局部“出痧”。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有留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等多种方式。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等多种方法。
适用人群
刮痧:适合身体强壮的人,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气血虚弱的人不适合,否则可能越刮越虚,也很难出痧。
拔罐:相对适合身体强壮的人,身体虚弱的人在拔罐的数量及时间上要严格控制,气血虚弱的人可能罐在身体上都拔不住。孕妇、女性月经期、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等不宜拔罐。
艾灸:身体虚弱和强壮的人都适合,尤其适合体质虚寒、阳气不足的人。但孕妇、经期妇女、阴虚火旺者、热证患者等不宜艾灸。
功效作用
刮痧:主要有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祛湿利水、调整人体经脉流转、顺气活血等作用,可舒缓人体某些部位的长期劳累造成的酸痛,缓解人体疲劳。
拔罐: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拔毒泄热等,还可通过特定穴位和拔罐方式达到补法治疗的作用。
艾灸:具有培补人体阳气、生血活血、温经散寒、补肾固元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寒证、虚证或虚寒证,还能防病保健。
注意事项
刮痧:饭后1个小时才可刮痧,太饱和太饿、过度疲劳者不能刮痧。刮痧时应避免风直吹刮拭部位,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不宜发怒,应保持情绪平静。
拔罐:拔罐后3个小时内不宜吃凉的食物,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拔罐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罐,拔完罐后不要马上洗澡。
艾灸:艾灸后一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过度或精神紧张者不宜艾灸。
季节选择
刮痧:春季可去除冬季产生的寒气,夏季刮痧后要注意保暖,秋冬季节刮痧时要注意室内保暖。
拔罐:夏季阳气旺盛,气血充盈,是拔罐的好时机,但要注意避免阴雨天气。秋冬季节拔罐时要注意保暖,秋季偏燥,拔罐次数可适当减少。
艾灸:一年四季都可以艾灸,春夏养阳,可在此时节借助艾灸驱散寒气,秋冬养阴,可在冬至前后施灸关元等穴位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