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一个下午,林家滩村民“万老爷子”偶然在地里挖出了形状怪异的石头;这些石头不算太大,表面也因为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泥土掩埋和雨水浸泡显得十分模糊,但奇怪的表面还是引起了“万老爷子”的注意。
很快,这块奇怪的石头就被送到了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来到了“张教授”的办公桌上。作为考古领域的专家,专家很快就确定了这些石头并非是顽童的雕刻,而是承载着5300年古老历史的珍贵文物。
在得知了石头的来历后,专家瞬间产生了一个合理的猜想,“林家滩”地下很可能埋藏有更多的文物,甚至可能埋藏着一座惊世大墓。
没过多久,专家就带着装备齐全的考察小组来到了林家滩,在向村民们打听一番后,专家得知村旁的乱坟岗上经常会发现奇怪的石头,随即就把第一挖掘目标定在了乱坟岗上。
一番调查后,专家真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物,比如一块5300年前的“八卦玉板”,这块玉板上雕刻的东西和现代的八卦图几乎没有差别,与传说中5000年的“伏羲八卦图”隐隐对应。
要知道,在此之前所发现的最早八卦图,是公元前六、七世纪的“文王八卦图”;林家滩这块八卦玉板的存在,代表着我国古代先民早在5300年前就产生了自然哲学的基本概念,也印证了传说似乎并非完全虚构。
这块珍贵的玉板后来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中,“林家滩下有大墓”的消息也传出去,这可以说是弊大于利,不仅没能帮助 考古队找到大墓的真正所在,反而引来许多胆大包天的土夫子,毕竟这里可能埋藏着无数的玉器,只要得到一件,就足以让他们吃喝不愁了。
专家在决定寻找这座大墓时,绝对没想到这是一个如此漫长的工作,这一找竟然就是20年;这些年中,专家几乎翻遍了乱葬岗旁的每一块土地,除了日益增多的盗洞外,几乎是一无所获。
事情发生转机,同样来自一次意外。2000年时,林家滩附近的一位村民打水,偶然在井中捞出了一些奇怪的“草木灰”;经碳14的鉴定后,众人才惊讶地发现,这些草木灰竟然来自5500年前。
这为专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他立刻带着考古队沿水井进行挖掘,很快就发现了一些色泽不同的红陶;一番调查后,众人才意识到,这片红陶土的范围竟然有惊人的2700平方米,相当于6个半篮球场的大小。
同时,考古人员们还发现了好几个直径约30厘米的柱洞。由此可以推测,5000年前,这里曾屹立着一座宏大的建筑物;经过对红陶土的化验,专家们惊讶地发现,古人需要800到1200度的高温才能烧成如此形态的“红陶”,这与现代砖的烧制温度也相差无几了。
5000年前,人类还在用木头搭建房屋,林家滩人究竟是如何制作出这些红陶土,并用以搭建房屋的呢?
根据建筑遗迹复原后,专家们推测,这片由红陶土搭建成的建筑应该不是普通的房屋,很可能是宫殿或庙宇一类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可惜,这次的发现也就到此为止,整个团队再没能发现有什么意义的东西了。
2007年,“张教授”再次来到这片宫殿的遗址,多年的研究让他断定,在这片红陶土之下,一定埋藏着难以想象的宝物;“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古队这次竟然挖出了东西,那是一个雕刻十分精致的玉人。
最令人惊讶的是,“玉人”背后的孔眼只有0.15毫米,很难想象,5000年前的古人类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在坚硬的玉石上,打出一个直径与头发丝相当的小孔;根据专家推测,这个玉人所在的只是一处贵族墓葬,“首领”的墓葬还在另一个地方。
可当专家赶到“首领墓”前时,却发现眼前有一个巨大的盗洞。专家当机立断地封锁现场,并顺盗洞往下探查;令人惊喜的是,这个盗洞与主墓室并不连通,说白了,盗洞并没有挖穿古墓。
这让众人松了口气,同时又生出了不小的担忧。盗墓贼将盗洞打在这里,却并没有出现“首领墓”的踪迹,难道说专家的推测出了问题,“首领墓”并不在这里吗?
同年6月,考古队发掘出一块体积庞大的“玉猪”;专家亲自看守这块巨大的玉石,并小心翼翼地用水清洗着它的表面;这是因为,在不久前,专家就挖掘出了一块类似的玉器,可再将玉器交给科技大学的冯教授鉴定时,玉石竟然在水中像雪花一样松散消失了。
凌家滩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玉器和石器两大类,玉器是十分罕见的“透闪玉石”,和距离林家滩50公里的一个采石场中的闪透石一模一样;“闪透玉石”本身石十分坚硬的,但经过数年的风化后,可能会变得和海绵一样疏松,这也就是之前的玉器“入水即化”的原因了。
顺着玉猪的出土地继续发掘,考古队很快又找到了“祭坛阶梯”的地点,并发现了一些明显是陪葬品的玉质碗状物;发掘之后众人才发现,这原来是“大祭司”的墓葬。
除此之外,考古队在多处墓穴中都发现了“水浸”的痕迹。由此专家推断,林家滩这个“发达文明”很可能毁于一场大洪水;建筑被毁,活着的人则迁徙至长江下游繁衍,并开启了新的文明。
随后,考古队在河床上又发现了遗迹,更证明了“5000年前,林家滩就存在发达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