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鱼叔刷到一条相当炸裂的瓜:
「曝刘晓庆离婚后有八个男友」
什么?几个?
仔细一看,原来是某直播为了效果打趣爆料。
所谓知情人证实,也没啥实际证据。
本以为这炸裂标题能激起不小水花。
谁知网友毫无波澜,只觉得如果是刘晓庆,那谈八个也不稀奇。
「才8个,她可是刘晓庆啊」
「七十岁,正是谈恋爱的好年纪」
确实,刘晓庆的人生与情感经历何止炸裂。
最近,各平台还掀起一股对这位「中国第一影后」的考古热。
她早年的话被收编成了「庆奶语录」。
她达观的人生观,通透的婚育观,以及前卫的性别意识都被重新考古。
强悍的生命力让其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精神教母」。
简单几句名言,全网复诵。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如果听说我自杀了,请为我报仇,因为一定是他杀」
「婚姻是反人性的,是一种桎梏」
「中国女人放弃自己太早了」
「征服世界的不是只有男人」
甚至,她 曾经的牢狱生活细节也被网友扒出,逐帧回顾学习。
「在狱中,刘晓庆吃玉米面窝头、喝玉米粥、学英文,还请律师带来《琼瑶全集》《卫斯理金集》《古龙全集》。每天读书、洗冷水澡、在几平四方块的监室内数着步子跑对角,跑够八千步。还定期写文章投给看守所小册子、给同监室的人编排集体舞等等。」
连劳改,都要争第一。
如此狱中生活422天,被刘晓庆称之为难得的长休息。
这大女主作风,加上刘晓庆作为演员实绩实在太过惊人。
很多年轻人越考古越惊奇,惊叹内娱竟然有这么强的女顶流。
鱼叔一边感慨网友真是越来越年轻,一边也忍不住加入考古。
你别说,还真挖出了不少新料。
来,是时候再来聊聊这位「中国第一影后」了——
刘晓庆
相信 很多鱼友跟我一样,对「刘晓庆」这三个字的印象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而是一种现象,一种奇观。
她身上有无数个标签,每一个都相当重磅。
论在中国电影史里的地位,她是绝对的「第一影后」。
坐拥六座金鸡百花奖影后奖杯,「雌霸」八十年代内地影坛。
票价几毛钱的观影年代,频频创造出票房过亿、观影人次过亿的惊人成绩。
九十年代,刘晓庆下海经商,乘着改开春风摇身一变又成了「亿万富 姐」。
名下企业超过26家,员工过千人,融资超50亿。
相关经历写成书,没动一个字,单标题就拍卖了一百零八万。
1994年刘晓庆和自己公司生产的化妆品、饮料、美容仪等产品的大合影。
巅峰时期,她连续三期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前五十名。
更传奇的是,进完福布斯,紧接着就进局子。
新中国身陷囹圄的影后, 刘晓庆也是第一个。
一年多后,刘晓庆无罪释放。
她心态奇好,重打江山。
啥活都接,不多久还清了资产清算后的一千多万元债务。
甚至还重拾辉煌,拿了终身成就奖,破了话剧演出纪录。
盛极衰极,统统经历。
甚至,过程中还不耽误谈恋爱。
刘晓庆多段婚姻恋情,段段腥风血雨。
她一个人集齐了包办婚姻、婚外恋、姐弟恋、多角恋等多种恋法。
不嫁名不嫁权,反过来成就一个又一个老公的事业。
扶持出一波又一波国内一线导演和演员。
男人们痴迷她,动辄苦追三十年,离婚后余生都在念念不忘。
一朝下狱,也是现任前任齐出动,出钱出力奋力奔走。
可以说,刘晓庆的婚姻事业经历,全 是一辈子顶八辈子的过法儿。
她的各类发言,精神状态,领先时代几十年。
如今年逾古稀,依然不下牌桌,拍戏直播一个不落。
当然,这份精神头在当下也慢慢变成另一种备受调侃的「奇观」。
「装嫩、整容、戏瘾太大」的质疑声从未消失。
古稀归来仍是「丫头」,《封神》中的「妲己」也未必不能演。
但无论好与坏,刘晓庆确实话题度顶流依旧。
只看这些标签,会惊叹刘晓庆精神力和生命力的强悍。
她似乎对苦难与艰辛不在意,没知觉。
永远敢想敢干从不内耗、永远自信洒脱、精力旺盛、生机勃勃。
这样的精神状态恰巧迎合上当下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追求,和女性意识的崛起风潮。
用当下内娱的话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
她的超前等来了合适的观众,人也随之翻红。
但其实,这些标签之下的刘晓庆并非如此,
她自传里的自己,可以说与大众认知截然相反。
她其实也有传统的一面。
因为父母离婚,母亲再嫁, 刘晓庆随母姓,至今不知亲生父亲是谁,长什么样子。
她觉得 自己的人生是那样残缺不全。
没有老公也没有儿子,没有温暖的家。
相比妹妹有个温暖的家,她偷偷有些羡慕。
「妹妹父母双全,家实际是她的家,我其实是外来户。妹妹自己还拥有一个温暖的小家:活泼聪明的儿子及能干并且热爱家庭、有责任心的丈夫。他们的小单元融合在我们全家的大单元之中,与妹妹相比,我所有的是残缺不全的人生。我不仅是外来户,并且没有老公也没有儿子。」
这让她更加珍惜家人,对母亲与外婆十分孝顺。
但与此同时,又抗拒婚姻。
与想象中的天生洒脱不同,她的抗拒是因为恐惧和厌恶。
少女时期被追求者私拆信件、肢体骚扰、造成心理阴影。
「我不能掩饰自己对男女之间亲昵的厌恶。在少女时代刻下的烙印像电影镜头在我们之间叠现,我反感婚姻生活,我讨厌男人。」
一段又一段婚姻试炼出的,不是她不可阻挡的个人魅力。
而是一次次的心软妥协,和不断积攒的创伤体验。
她写她第一段婚姻懵懵懂懂,被所有人推着走。
为了逃离不喜欢的环境,得到调去北京的机会,才抱着侥幸心理同意。
「可我还是不想结婚。同志们都催促我,父母更是心切。我简直不觉得结婚有什么好,有什么意思?我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思念。我不思念任何人。书上写的那些关于爱情的话语太肉麻了。我只是沿着不知是谁为我安排的轨道在前进着。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轨道。大家如此,我只有如此。跟着走就是了...... 我心里没有爱,只有陌生。我真的错了。可是,我兜里揣着婚姻介绍信,我是来和他结婚的。我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了。」
第二段与内地演员陈国军的婚姻,又简直称得上恐怖。
对方婚前婚后均有极端倾向,又反复恢复温存。
等到姜文出现后,陈国军的失控一步步升级成恐怖片。
他监听、尾随、威胁、家暴,甚至自杀。
刘晓庆感念对方付出,将这一切视为「爱到不能失去我」的表现,折磨许久后才离婚。
《自白录》中刘晓庆写到自己在宴会场合被前夫带走无法求助的绝望。 书中记录下的漫长离婚挣扎和其遭遇的恐怖待遇后引发很大争议。前夫也写了本书回骂。
另外,所谓的「第一影后」也远没有想象中风光。
在凭《神秘的大佛》《原野》《火烧圆明园》等作品名扬天下时。
刘晓庆没有片酬,只拿五十元月薪。
她长期收入窘迫,为钱发愁。
由于没有固定住处,还经常被赶出暂住的分配屋。
几乎是为了生计、还债,她开始走穴经商。
却又很快陷入偷税漏税丑闻,和源源不断的新闻话题。
在叙述中,她总是被无穷无尽的麻烦整得手忙脚乱、恐惧焦灼、眼泪不停。
最「忙」的时候,一边拍戏一边同时打三份官司。
痛苦于自己的优柔寡断和「讨好型人格」。
因自己「必须磊落」的道德标准甘愿吃亏,再为此陷入自我批判和怀疑。
另一边,也是很少人注意到。
傲人的电影成绩背后,刘晓庆也是「禁片」大户。
作品命运波折不断,首当制片为前夫陈国军倾尽所有的《无情的情人》也是拍完就封禁。
书中,她自嘲倒霉,无奈自己太过懦弱总是焦灼,动不动就想到死。
这一切,都与大众眼中的强悍「大女主」相去甚远。
也反倒更让人好奇,她何以变成如今的「庆 奶」。
说实话,比起口号式的强悍「大女主」精神,我更爱看一些公认强者内心真实的迷茫和脆弱。
这些迷茫对普通人来讲更具陪伴感和参考性,是思考的契机,是成长的前提。
知道一个厉害角色并非天生如此,也就有了天赋之外向其学习的可能。
而刘晓庆的「顶流养成之路」,在当下确实有新的启发意义。
对内娱来说,就是如何塑造立体的女性角色。
事实上,这不是刘晓庆第一次翻红了。
她身上某种特质有持续性的生命力,令人好奇,令人憧憬。
鱼叔就看到很多次,有人希望内娱拍出以刘晓庆为原型的大女主剧。
她一个人,就能汇聚时代浪潮、女性多面、电影发展、娱乐圈变化等多个元素。
但一细想,又难免哀叹内娱的局限。
至少目前,还远远盛放不下刘晓庆身上的「复杂性」。
比如,女性角色必须光明正确,不能犯错。
但刘晓庆身上几乎全是「错」。
自信到张狂,太有野心,太有反叛力量。
她的「第三者」心理剖白也十分炸裂,显然不是能播的尺度。
更别说入狱再起势,都是封杀标准。
刘晓庆《自白录》
其次,国产剧里的女性角色成长刻画也大多干瘪刻板。
对比「大女主背后一定有个更成功的男人」的内娱剧作逻辑,刘晓庆的个人经历几乎是完美的反例。
比起依附别人,刘晓庆更多是开路甚至是提携。
她事业的成功有不可复制的时代因素。
像是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崛起与新浪潮。
但更有目共睹的,是其超群的个人实力。
刘晓庆的「狂」是有底气的。
她在表演上确实不计付出,有股不想后果的疯劲儿。
诸多「第一」抬头中,也能看到时代与个人努力共同存在的痕迹:
第一个出自传的内地明星;
第一个拍武打片、喜剧片的内地明星;
第一个集演员、作家、歌星、商人、主持人、制片人为一身的内地明星;
第一个下海经商并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内地明星;
第一个公开离婚的内地明星;
第一个与香港、台湾合作的内地明星;
第一个以主演身份出演台湾剧集的内地明星;
第一个独立制片人;
第一个央视春晚女主持人;
第一个四次扮演慈禧,四次扮演武则天的明星......
而国产剧最难达到的是,人物而非人设的塑造和打磨。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刘晓庆同样有传统一面,有过摇摆和放弃的时刻。
她非常规的感情观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复杂经历。
但如今的创作和舆论都越来越容不下真实。
说到这,鱼叔想到一部电影。
《原野》中,刘晓庆饰演的金子在婚后依旧狂放。
又是引诱丈夫说出「淹死老母」的话,又是为了「活得更像个人」大胆偷情。
桩桩件件,突破道德。
只因封建专制、婚姻湮灭人性与活力,葬送女性的一生。
「婆婆」所代表的女性世代相害,和丈夫的懦弱,让金子婚后生不如死。
为了自我拯救,她用身体粉碎纲常伦理,在鲜血之上奔向自由的原野。
这部颇有预言性质的作品,是新中国第一部带有吻戏的电影。
如此尺度,被预言足以「砸掉一个女演员」。
可刘晓庆在她的黄金时代开端向此伸手,在片中人戏合一。
如此胆量,实非常有。
但这样的人性之作不仅逐渐「消失」。
刘晓庆的胆量、坚持、戏瘾,也在一部又一部低质「丫头」剧中浪费。
当一位传奇女性终于走到年岁上的暮年,这一路珍藏的故事更有被倾听的价值。
观众却只能在戏外追溯那份鲜活的生命力,再回头面对无力的屏幕一声叹息。
未尝不浪费,未尝不可惜。
全文完。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