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一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古代民族,怀着向南扩张的野心,却被汉人打得只能向西北迁徙,最终消失在茫茫草原,不知所踪。
而在50年前,内蒙古某处草原上,一场突然兴起的寻金活动,竟然引来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的关注。
那个被遗忘的民族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一个大胆的猜想也由此浮现在学者们心间:欧洲的历史可能被篡改了。
而这一切还要从一个蒙古族小男孩放羊时的发现开始说起。
1972年,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阿鲁柴登毛乌素草原的小男孩巴雅尔,在外出放羊归来时,突然发现家里的羊少了一只。他连忙跑去寻找,结果发现自家走失的羊原来是陷入了沙窝之中。
巴雅尔用双手刨动流沙,帮助自家羊逃脱了沙窝,在拿出手时却感觉摸到了什么东西。他把东西拿到手里一看,那东西黄澄澄的,带着奇怪的造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小男孩一看就很喜欢,把它当玩具带回家,还拿去给父母看。他的父母却一眼就看出这东西是金子做的,不由吓了一跳,连忙问小男孩是从哪里捡来的。
一家人带上工具火速赶往那处沙窝,又在流沙中挖出了不少金子。消息传开后,附近的村民们也纷纷跑来“寻金”,陆陆续续挖出了很多金银器。
当地政府将消息上报后,很快内蒙古文物局很快派来了专业的考古人员,从村民们手中看到了那些造型奇怪的金银器物。
队中的考古专家越看越惊讶,因为这些金银器看起来时代相当久远,带着匈奴人的风格,他们怀疑群众发现的是一处匈奴人留下的古墓。
当地群众在了解了国家的文物法令政策后,主动将挖出来的这些金银器上交,同时带着考古队员来到现场。
在这里,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口已经敞开的棺材,还有为数不少的人骨和兽骨,是两座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古墓。虽然村民的挖掘对墓葬造成了破坏,不过在此之前,因为当地位于沙漠地带,流沙的侵袭早就破坏了墓葬。
考古队员怀着惋惜之情,迅速对这处墓葬展开了保护性发掘工作。不挖不知道,考古队这一挖,顿时有了惊人的发现。
在阿鲁柴登地区分布的文化遗迹包括了很多不同的时期,最早的有新石器时代,还有出土过汉代的墓葬群,而分布最为密集的就是早期的匈奴墓葬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之后,考古队发现为数不少的珍贵文物,它们主要以金器为主,银器次之,此外还有很多石串珠等装饰物,总共有200多件,初步估价达到了人民币10亿元。
其中就包括一个鹰形冠饰,其下部是用厚金片捶打成的半球面体,上面有4只浮雕狼,紧紧咬住4只盘角羊的后半身。
在半球体上还有一只振翅而飞的雄鹰,羽毛纹路非常清晰,镶嵌着上好的绿松石,呈现出雄鹰俯瞰狼咬羊的生动画面,整个姿态栩栩如生。
考古专家在研究了墓葬和出土文物后,判断这座墓葬属于战国时期匈奴的一个小部落头领。只是一个小部落头领竟然就能有如此多的珍贵文物,足可见当年全盛时期的匈奴究竟有多么强盛。
让专家学者们感到诧异的是,墓葬中出土的很多文物,与古代欧洲的工艺品有着非常相似的风格。比如说,出土于位于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地区的巴泽雷克墓,墓中的文物与阿鲁柴登匈奴墓中的发现的金银器物有着很多共同点。
难道说,古代的匈奴人后来迁往了欧洲吗?
中国在内蒙古挖出匈奴墓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欧洲学者那里。这让他们也不禁怀疑,现在的欧洲是否存在着当年匈奴人的后代。
在匈牙利这个国家,一些匈牙利人还自称是“匈奴的后裔”,希望政府能够承认他们少数民族的地位。
这些说法并非毫无根据,在19世纪以前,匈牙利的一些历史学者就认为匈牙利人与匈奴人存在血缘关系。
历史上,匈奴人的确是不断在向西方进行大规模的迁徙,甚至有一种非常夸张的说法认为,自从秦始皇建好长城,罗马帝国的灭亡就已经注定了。
匈奴原本是生活在亚洲东部、中国北方大漠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极具侵略性,有过与其他游牧民族分合聚散的历史过程。匈奴人一直怀着向南扩张的野心,并不断地派兵进攻和骚扰中原人民。
当然中原人民也不断与之作着抵抗。汉武帝时期,拉开了大规模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在卫青霍去病等诸多名将的努力下,匈奴被打得一败涂地。
南匈奴选择臣服于汉朝,继续与汉朝作对的北匈奴后来也被汉军逼入了绝境。在坐以待毙,和避开强邻另寻新地之间,北匈奴选择了后者。
公元91年,在北匈奴单于和贵族的胁迫下,很多匈奴人跟着他们离开蒙古高原,踏上了西迁的旅程,北匈奴从此从中国的史籍中消失不见。
他们的铁蹄先是来到了今天新疆的伊犁河流域,在这里驻扎下来,活动了近70年。他们的掠夺政策依旧威胁着汉朝的西边国土,汉王朝屡次派兵,进行防御性战争。
此时,原本位于东部的鲜卑人渐渐强大起来,对北匈奴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北匈奴只得再次选择迁徙。
但是无论是向北还是向南,都有干涸的沙漠阻隔,只有西边的康居适宜他们居住,于是北匈奴继续向西前行。这是北匈奴西迁的第二步。
康居位于中亚地区细亚阿姆河流域,曾经是匈奴的附属国,霸道的匈奴人要过来定居,可不会管附属国人民的想法。
但是此时,与匈奴世仇的大月氏人已经占领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建立起了强大的贵霜王朝,接连挨打的北匈奴无法与之抗衡,只能再次被迫选择离开,并在公元260年左右,以武力征服的方式迁居到了栗特国,定居在康居西北的一个“大湖”旁边。
这个“大湖”,就是咸海,匈奴也就完成了西迁的第三步,距离欧洲也越来越近了。
他们这一路西迁的路线几乎是与地球纬线平行的,看起来很是笔直,却是经受了无数的曲折斗争后才能达成的。这个原本就十分骁勇的民族,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受到磨练,进一步地提升。
等到他们继续西迁时,欧洲人对上的就是越发强悍的匈奴人。
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如今的匈牙利人就是中国北方匈奴的后裔。
在欧洲的史书中记载,公元374年,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出现在欧洲东部,他们异常地勇猛善战,在欧洲这片大陆上所向披靡,用几十年的时间席卷了欧洲大部。
欧洲人将这支骑兵队伍称之为“匈人”,首先与他们交手的是黑海北岸的顿河流域的阿兰人。他们勇敢地迎战,却完全抵挡不住骑马作战的匈人,最后他们的国王被杀,阿兰人大败,很多人都被收编入了匈人的队伍中。
阿兰人大败的消息很快就在欧洲诸多国家间传开了,虽然不知道这些突然出现的匈人是什么来头,但是却足以让他们紧张起来。
战胜阿兰人,是匈人在欧洲收获的第一个大胜仗,在欧洲的史书中,他们被形容为“神奇的上帝之鞭”,开始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也对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战胜了阿兰人之后,匈人继续乘胜追击,又打败了东哥特人,迫使他们逃向西哥特人的地盘。西哥特人也完全不是匈人的对手,只能向东罗马帝国投降求救。
此时已经衰弱的东罗马帝国,并没有完全履行西哥特人请降的条件,为了生存,西哥特人只得拼死一战,不顾一切向东罗马发起攻势,最后打败了罗马军队,烧死了皇帝瓦伦斯,东罗马帝国开始一蹶不振。
加速了罗马帝国衰亡脚步的,就是匈人发起的野蛮战争。
匈人在席卷了欧洲大部之后,来到匈牙利平原,并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匈人就是来自中国北方的匈奴人吗?很多西方学者对这一观点抱持赞同的态度,一部分匈牙利人也这样认同。
不过也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匈人”跟“匈奴人”没什么关系,毕竟北匈奴消失在中国史书上,是在公元91年,他们出现在欧洲史书上却是在两百七十年后,并没有证据证明,匈人与西迁的匈奴人有联系。
但50年前,中国在内蒙古匈奴墓出土的那些文物,似乎又提供了新的证据。
在那个时代,东西方的交流并不便利,出土自东方的文物带着西方古代文物的风格,这说明在当时中西方文化是有所交集的。坚持认为匈人就是匈奴人的学者认为,这些文物就是有力的辅助证明。
但匈牙利本国官方则坚持他们是马扎尔人,祖先是来自欧亚大陆交界地带的一支游牧民族,与匈奴人不存在关系。
由于考古发掘的证据不足,文献记载的解释也游移不定,虽然存在不少的证据,却始终无法做出最后的定性结论。也许随着考古发展,这个谜终将会揭开,也会为中匈两国的交往增添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