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7阅读
  • 1回复

[猎奇]古代陶文破解:揭秘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71356
金币
10601
道行
35906
原创
97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0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9-20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3-28) —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流转到今天,已然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悠远的过程。其中,汉字作为文明的载体,对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而提到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文字,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甲骨文。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最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一直都被视作是汉字的源头。


(一些刻在龟甲、骨头上的文字符号)
但问题也来了,如此成熟的文字体系,必然不是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凭空出现的,而应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还存在着比甲骨文更加古老的文字。随着现代 考古技术的发展,汉字的源头也越来越清晰,陶文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甲骨文的十二属相)
陶文是一种指刻画、书写或者打印在陶器上的文字。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就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上几乎都刻有一些类似于文字的符号。比如说在仰韶、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就有很多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


(半坡陶符)
起初,人们认为这些符号只是一种用来记事的工具。因为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而且从外形和内涵上来看,这些陶文都不具备有作为文字的原生意义。
但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看成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说是中国原始文字的遗留印记。


(郭沫若人像)
郭老如此笃定的观点,让不少学者也不由猜测,在这些陶文的背后,或许真的隐藏着几千年前的文字源头。于是,到了8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纷纷研究和破译陶文,希望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1977年秋,考古学家在内蒙古赤峰市的石硼山上,发掘了77座新石器晚期的墓葬。专家们从中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比较多的陶文符号,单第52号墓出土的一件大口深腹罐上,就有7个之多。
如此集中的陶文,在之前的考古发现中几乎是没有的。因此这一重大发现,立马引起了考古界的震动。


(赤峰市石硼山)
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纷纷对这七个符号展开了研究,最后赤峰学者叶沐耕教授的解读,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叶教授将认为,陶器上的7个符号分别对应为“织、豆、田、窑、窑、豆、窑”这7个汉字,并由此破译为一篇原始祭文。
既然是在古墓中出土的,那么这个陶器无疑为陪葬品,而叶教授将上面的刻画符号解释为祭文,也就十分贴切了。
事实上,大部分的陶文都与祭祀相关。


(刻有人脸蛙身的陶器)
2008年,一位建筑工程师在马家窑遗址收购了一件彩陶,上面刻画的人物十分的奇特,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拥有人脸的青蛙。
后来,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将这件彩陶借来,放在博物馆中展出。凭借着对彩陶文化的了解,王会长认为,这件彩陶上的“人物”,其实是一个正在进行祭祀的大巫师,又或者是古时候人们心中蛙神的化身。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还得从“人物”旁边的陶文符号说起。


(王志安先生)
可以看到,在这件彩陶“人物”的四周,分布着四个相同的字符,它们精致归整,并不像是工匠们随意刻下的。经过一番细致考察,研究员们发现,这些文字图式曾在一些甲金著述中出现过,和甲骨文中的“巫”字非常相像。
这个发现让考古学家们非常激动,为了找到更多的实证,他们开始四处寻找刻有这个符号的彩陶。不久,他们在甘肃临夏又找到了一件陶罐,这件陶罐的大小与形状,都与马家窑出土的那件相似,而且这件彩陶上面的“巫”字更多。
通过仔细的比对,人们发现陶罐上的“巫”字,与其说是一个文字符号,不如说是对图画的注解。


(另一件刻有“巫”字的彩陶)
不难看出,这些“巫”字都紧紧围绕在中间那个人物身边,而这个下肢间带有硕大物体的奇怪人物,带有生殖巫术的意味,显然就是一个正在与天地沟通的巫师形象。
在我们今天看来,“巫”,更多的是指那些装神弄鬼的人。但在远古时期,人们却认为巫师能够与上天、与神灵进行对话,是上天与神的使者。巫师可以通过祭祀等活动,帮人们向神鬼祈福和祝愿,达到免除灾难、安居乐业的期盼。


(古代巫师做法)
如此看来,巫师作为古时必不可少的一个职业,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巫”字得以传承下来,被刻画到陶器上,也就能够理解了。
至于陶器上的巫师为什么长得像蛙神,则是因为蛙在马家窑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在古羌人心目中,蛙神是一个强大的化身,它能抵御灾难、招来福祉,并且还拥有强大的生殖能力。在古羌人遗留下来的一支后裔中,我们还能找到他们对蛙图腾的崇拜遗迹。


(远古时期的蛙神)
除此之外,由于“蛙”与女娲的“娲”同音,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蛙神有可能是女娲崇拜的源头。当然,这个观点目前还停留在猜测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
说到底,相对于甲骨文,我们对于陶文的研究仍然比较滞后,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不够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陶文在古文学界占有着重要位置,值得我们细细梳理与研究。而关于它到底是不是汉字的起源,研究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巫”字的演变)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3-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87125
金币
927185
道行
1949
原创
2056
奖券
1936
斑龄
26
道券
49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240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9-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3-28

陶文是一种刻画、书写或打印在陶器上的文字,被认为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上发现了类似于文字的符号,例如在仰韶、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有许多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

起初,人们认为这些符号只是一种用来记事的工具,因为它们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且从外形和内涵上来看,这些陶文都不具备作为文字的原生意义。然而,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认为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说是原始文字的遗留印记。

1977年秋,在内蒙古赤峰市的石硼山上发掘了77座新石器晚期的墓葬,专家们从中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较多的陶文符号。其中,第52号墓出土的一件大口深腹罐上有7个之多。这些集中出现的陶文在之前的考古发现中几乎是没有的,因此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

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纷纷对这七个符号展开研究,最后赤峰学者叶沐耕教授的解读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他认为陶器上的7个符号分别对应为“织、豆、田、窑、窑、豆、窑”这7个汉字,并破译为一篇原始祭文。这个陶器为陪葬品,上面的刻画符号解释为祭文,十分贴切。

事实上,大部分陶文都与祭祀有关。2008年,一位建筑工程师在马家窑遗址收购了一件彩陶瓶,这件陶瓶上刻有一组神秘的符号。经过专家们的仔细研究,这些符号被认为是描述了一场古代祭祀仪式的场景。

陶文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华夏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陶文,我们可以追溯到汉字的源头,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华夏民族的生活方式、信仰和文化传承。这为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华夏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陶文被发现和研究,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华夏民族早期历史的奥秘。同时,这也为汉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传承华夏文明。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3-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