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08
- 在线时间33290小时
-
- 发帖29040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8682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0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0400
- 金币
- 8682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0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29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08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12-24)
—
说起荒漠,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57.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其中单就八大沙漠的总面积就有70万平方公里,若是算上戈壁这种岩漠,就达到了1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我们不禁疑惑,我国是世界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广袤的荒漠?答案或许就在风中。无色无形却不可小觑的风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科学的角度而言,风的形成来源于太阳辐射热的不均衡,当地面吸收太阳光后,地表升温,热空气膨胀后上升,在高空想成高压区,于是其他地方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横向流入地表低压区补充,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在别处下落,便构成了一个高低压循环,空气有了流动,便有了风。风无色无形,看似轻柔不足为虑,实则是地球上一种不能小看的力量,除了暴烈的台风外,风力的侵蚀、搬运在漫长的地质变迁中,塑造了地球千奇百怪的地貌。在我国大西北的新疆,沙漠面积42.3万平方公里,约为中国沙漠总面积的59.6%;戈壁面积29.3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中国戈壁滩总面积的51.40%;沙漠、戈壁面积共71.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荒漠面积0最大的省份。同时新疆也是我国风力最丰富的地区。按照风能资源的分布,新疆有9大风区:达坂城、阿拉山口、十三间房、小草湖、塔城、老风口、额尔齐斯河谷、三塘湖—淖毛湖、哈密东南部和罗布泊,9大风区的可利用风能约240亿千瓦时,可装机容量约8000万千瓦,相当于四个半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陆上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近4成,仅次于内蒙古地区。 新疆的九大风区
就拿著名的达坂城分区来说,除了临近冬季的亚洲高压外,这是我国冬季风的策源地,风力本身就大,同时由于达坂城处于一个西北-东南向的谷地,北侧有中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山,西南侧有盖氏山,当北方冷空气侵入北疆经过达坂城谷地进入南疆吐鲁番盆地时,因狭管效应风速被成倍放大,产生的西北大风瞬间风力有时能达到13级,吹翻火车、汽车的事情时有发生。除了风大,年均风速能达到6.4米/秒外,达坂城每年的风期长达153~171天,外加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的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所以风能年蕴藏量巨大,达到了25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风效标准利用小时数可达3300小时。当然如今达坂城风区为了安全修建了大量防风带,但即便如此,列车和汽车在经过风区时,也要限速到每小时30公里以下,遇到10级以上的大风还要停车等候。 达坂城的风电厂
风沙:有风也要有沙不过强劲的风力只是新疆荒漠广布的动力或者说推手,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大风,也需要众多沙漠物质的来源—沙粒才能搬运、堆积成沙漠。而这个就是新疆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的“贡献”了。由于地处亚洲腹地,远离海洋,以新疆为代表的大西北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因为来自东南的暖湿气候经过长途跋涉后,到达阴山-贺兰山一线时已是强弩之末,而新疆又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结构,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被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高大山脉合围,剩余的有限水汽根本无力翻越高山,所以形成了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气候格局。这也是我国沙漠不同于世界主流的热带/亚热带沙漠的根源,后者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干旱少雨成为沙漠,在我国对应的大致就是长江流域,不过由于青藏高原隆起成“世界屋脊”,改变了行星风带,催生了亚洲季风,于是便有了江南水乡与河湖纵横。 青藏高原隆起成“世界屋脊”,改变了行星风带,催生了亚洲季风。
于是塔里木盆地腹地的年均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的地方只有四五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种情况下,地表注定难以有植被覆盖,而岩石在这种干旱的条件下也极易产生物理风化,形成众多沙漠的物质来源--沙粒。此外,由于四周均是高大的山脉,其上覆盖的冰川,在季节性消融后产生大量水源最终由溪汇河从四周的山麓流向中心的盆地。在这个过程中,流水搬运了大量来自四周山地的岩石和沙粒,如源出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就冲刷出了名扬数千年的和田玉石。这些岩石沙粒在山口沉积,便形成了众多冲积扇。这个景象在飞机上俯瞰极为清晰。记得是5年前,当飞机快到乌鲁木齐市,笔者就看到了一幅新奇壮观的景象:一条沟壑的山脉横亘在没有绿色覆盖的平坦大地上,黄褐加棕黑的色泽统治着一切。这是整个大西北都常见的荒漠景象,到处透着苍茫、寂寥和无生命的荒凉感。但从山谷口处却延伸出来无数蜿蜒起伏的线条,它们纵横交织,从山口向平原方向自由伸展开去,仿佛一幅幅巧夺天工的“抽象画”,其数量多得无法计数。这些线条其实是河流,这些河流大多都只是时令河,是夏季时的几次降水,落到了光秃秃的山坡上,由于缺乏地表植被的停滞和蓄积,就会迅速在山谷中汇集起来,携带着砾石和泥沙从山口冲出。这些所谓的洪流,借助山势倾泻而下,一出山口,由于没有了山谷的束缚,一下子就会分成一股股支流扩展开来,越展越宽,越展越薄。与此同时其携带泥沙的力量越来越弱,所携带的石、沙、泥就会沿途依次卸载下来,形成一个扇状的堆积体,铺展在山前的大地上,这便是山前冲积扇。 天山北麓的冲积扇
这些山前冲击积扇的中下部,往往蕴含着丰富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泉水从洪积扇地势低洼的边缘区域渗出,于是便造就了宜居的绿洲,绿洲中农田密集,村镇星罗棋布。这些这些绿洲组成了新疆经济最强劲的一部分,创造着整个新疆大半的经济产值,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就是众多冲积扇中的一员。 叶尔羌河
而冲积扇的富饶就来自河流从山区携带的沙粒和泥沙,而这些物质会逐渐沉积起来,最后在盆地内部形成深厚的沉积层,比如塔里木河支流之一的叶尔羌河,64.5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让多年平均含沙量达到了4.35kg/m3,相当于一年输沙量达到了2790万吨,可以想象,1000年,一万年下来会积累多厚的沉积层。 塔里木盆地的地质构造
实际上塔里木盆地作为一个长期演化的大型叠合复合盆地,发育在太古代-早中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与变质褶皱基底之上,漫长的地质演化,让塔里木盆地的拗陷内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沉积,最大厚度达万米。而这些沉积物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极其周边荒漠的主要沙源。 塔克拉玛干沙漠
从噶顺戈壁看强风搬运的威力有了深厚的沉积物作为沙漠的物质来源,剩下的便可以交给新疆肆虐的狂风了。对于这点,让曾有幸进入噶顺戈壁的笔者而来是刻骨铭心的。那是一年10月的初秋,白天我们一行人顶着大风穿行在十几米高的土丘间,夜里为了避风就将营地扎在了早已干涸的河道上,结果彻夜的大风呼啸着席卷茫茫戈壁瀚海,一夜难眠,临近天亮时才迷上一会儿。有了那次经历,所以才会对玄奘西行取经时在噶顺戈壁的九死一生稍有一些体会。当年玄奘西行一路凶险,几乎丧命的一次便是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噶顺戈壁,历经万难到达焉耆后,玄奘还心有余悸的记录道:“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四顾茫然,夜则妖魅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若时雨...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 噶顺戈壁“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伏无水草,
还记载“莫贺延碛”(《西游记》中把这里描绘成了沙僧所待的流沙河。而噶顺戈壁之所以有大风肆虐,跟这里是新疆东部的大风交汇通道密不可分。据哈密地方志记载,噶顺戈壁大风(8级以上叫大风)最长的一次连续刮了72小时没停,最长的持续天数是11天。前面我们说到,新疆有九大风区,其中阿拉山口、塔城老风口、额尔齐斯河西部都在北疆,而达坂城、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都在东疆,特别是三十里风区处在达坂城与吐鲁番之间。这几个风区的气流在翻越博格达山和东天山后,最后都汇聚到了噶顺戈壁,然后再噶顺戈壁南部发生分流:一支向东奔向甘肃、内蒙古等地,一支向西南沿着沿着罗布泊、库姆塔格沙漠,进入塔里木盆地。而且进入噶顺戈壁的大风都是北疆大风在翻越东天山后,在东天山南麓形成的风区,都位于噶顺戈壁的北面,由于噶顺戈壁的海拔较低,这些来自北疆的大风,往南越过东天山进入海拔更低地区时,还会产生另一种效应——重力加速效应,这就是气流因重力加速而形成的风,更加大了风速,所以噶顺戈壁的风就来得格外猛烈。而噶顺戈壁在距今5亿年前是热带气候,暖热湿润的环境中,植被十分繁茂,银杏、苏铁、真蕨等大型裸子植物数量繁多;即便在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噶顺戈壁及其周边低地还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古湖盆沉积了大量的砾岩、砂岩等物质。最终在常年强风的环境下,噶顺戈壁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风蚀地貌,除了典型的雅丹之外,还有风蚀柱、风蚀谷、风蚀洼地、石蘑菇等形态。地表的岩石裸露、仅有一层很薄岩石,所以噶顺戈壁实际上也就是荒漠类型中的岩漠和砾漠。实际上不光是噶顺戈壁,其周边邻近的几个戈壁,同样也因为常年肆虐的强风,与噶顺戈壁组成了中国罕见的大片连续分布的戈壁地貌区。而噶顺戈壁也成了中国三大荒漠(即准噶尔盆地荒漠区、塔里木盆地荒漠区、阿拉善与河西走廊荒漠区)的交汇处。而被强风吹走的沉积物,在到达盆地深处或遇到山脉阻挡后,降落下来,积年累月便形成了茫茫无际的沙漠,这其中库姆塔格沙漠就是来自噶顺戈壁的强风遇到阿尔金山后,风沙堆积而成,而巴丹吉林沙漠的风沙物质则来自与噶顺戈壁相邻的黑戈壁(马鬃山以东额济纳河以西)。至于更细小的沙尘则飘荡更远,最终在末端受到吕梁山和秦岭阻挡后沉积下来,这便是土漠,也就是我国的黄土高原。作为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黄土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黄土高原正是800万年来的泥沙、沙尘沉积而成的,不过由于近300多万年来青藏高原快速隆起,改变了东亚气候,加速了黄土沉积且由于年代较近,几十上百万年前的黄土层才没有胶结成岩石。 黄土高原
如今当我们从空中俯瞰黄土高原,不论是宽广辽阔的黄土大塬,还是连绵延伸的黄土墚,抑或是一座座浑圆的黄土峁,一道道深切的沟壑,无一不让人感到震撼。这种震撼不仅是黄土高原的雄浑大气,还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诞生期,再到秦汉隋唐以降的千年兴衰更替中,黄土高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当然这些被风吹起的沙尘也会落到江河湖泊周边,在气候变迁干涸后,便形成了岩漠,亦或者不断盐碱化,形成岩漠。正是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盐漠等多种类型交错分布,最终构成了包括新疆在内的大西北地区浩瀚无垠的荒漠风光。而这一切的推手,正是风,你能想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