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发现茶的时候,是把茶当作药物来使用的。后来茶在人们的生活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才渐渐的变成了人们杯中的饮料。尽管如此,如今人们饮茶,也并不单单是为了解渴,茶对人体的保健和调理作用反倒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古人在生活和实践中就发现和总结出了茶的中药属性:性味微寒、苦、甘、无毒;归入肾、脾、胃、心、肝经;功效:利水清热、止渴清暑、消食化痰、和胃温中。我国的茶从单一的茶类到最后发展成为红、绿、黑、黄、白、青六大茶类,其茶叶的加工技术无不借鉴着中药泡制的理论与技术的。中药通过泡制技术可以改变药物的“四气”、“五性”、“升降沉浮”、“归经”等属性;而制茶与制药的加工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改变原料本身的一部分性质,以提高服用效果,并便于保存。
发展到现在,我国六大茶类,每一类茶都有专属的加工工艺,而每一类茶的加工工艺在不同的地方又有一些差别,这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六大茶类因为加工工艺不一样,属性也不一样,比如像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这类不发酵或微发酵茶,性凉、寒胃、上虚火,气往上走;红茶属于发酵茶,性温,暖胃,气也上行;而黑茶性温,暖胃,气却是下行的。我们平时饮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做不同的搭配,以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
养生从养心开始,中医养生主张“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清净”,而很多古籍记述了古人饮茶以修身养性的方法,可见古人早已将饮茶作为人们修身养性、调理情志的重要手段。
经络理论是我国数千年传承下来瑰宝,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具有调整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而如果经络不通,气血不能到,脏器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人就会生病或者不舒服。正如前文所述茶能入肺、肝、肾、脾、胃经,正确选用不同的茶类,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茶类的属性和作用,通过经络来调理身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心、心系、小肠、肺、目系、喉咙。如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胸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脉过处发冷,疼痛,手掌热痛等。心气旺盛,则血脉充盈,而红茶是最养心的。而祛心火则可以在清晨喝点绿茶,如龙井等,下午喝黑茶,如安化黑茶等。
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症状。若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有些人异常肥胖或者干瘦,都可能与脾有关,可适当选用红茶,黑茶;如果嘴唇颜色淡白,甚至萎黄,都是脾气弱,五行失调,营养不良的表现,所以应多喝黑茶及陈年老茶,暖胃、健脾、和气;腹胀者还可以加点陈皮。
属胃,络脾。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调理此经应热饮红茶、黑茶暖胃,行气,助消化。《本草纲目拾遗》写到:普洱茶能治百病,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即愈……安化茶(安化黑茶),须以水煎,味苦中带甘,食之清神和胃,下嗝气,消滞等等。
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如果肝经经气不利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小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茶疗中,花茶最具有疏肝理气、养肝血的作用,尤以茉莉花茶与菊花茶为佳。
属肺脏,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逆甚至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等症。肺主一身之气,宣发肃降,肺朝百脉。饮茶调理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红茶和黑茶都可以饮用,但是要记住不发酵或微发酵茶提气,发酵茶顺气。茶友们可根据具体需求选用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