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3阅读
  • 1回复

[攻略]滇藏行之三:从贡山到滇藏交界 [2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9135
金币
38733
道行
36009
原创
1937
奖券
4013
斑龄
127
道券
19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48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4-12-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0-06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3-10-13) —



滇藏行团队结束了走进独龙江探寻独龙族之旅,在返回贡山的途中,还分别观光了两个景点:秋千洛神树桩与迪摩帕观景台远眺碧罗雪山。2023.09.16下午13:30首先到达秋千洛神树桩观景台。



秋千洛神树桩(摄影:冯赣勇)

秋千洛神树桩观景台到处古木参天,部分是枯死的百年老松树。而正是因有着两棵百年云南铁杉枯树而得名。与此同时,这个景点也有着日月同辉的意境。



迪摩帕观景台风光(摄影:冯赣勇)

团队离开秋千洛神树桩景点驱车不远,于13:50来到迪摩帕观景台。迪摩帕是傈僳语,意为老五的居住地,因先前一个名为阿迪的男人迁徙至此,过着狩猎、刀耕火种的生活而得名。



迪摩帕观景台留影(摄影:胡平和)

迪摩帕观景台东为黑娃底河谷,西临普拉河河谷,东南远眺碧罗雪山。观景台下,就是著名的独龙江人 马驿道。站在观景台远眺,蓝天白云下的群山景色十分壮丽。因有的游客在此有点高反现象,故记者看了一下这里的海拔仅为2430米,并不太高。



茶腊观怒江峡谷(摄影:冯赣勇)

2023.09.17记者的滇藏行之旅进入第七天行程。上午08:00,团队驱车驶离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继续顺怒江美丽公路行进。08:45来到当日怒江之畔的首个景点:茶腊观景台,再次观赏怒江大峡谷壮美景色。



茶腊观景台留影(摄影:刘云飞)

站在观景台上眺望,在延绵起伏的群山之间,一缕缕浮云缭绕,好一幅大自然美景。特别是25年后再来怒江,感觉真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沿江修建的数百公里的观光栈道,真是一项好巨大的工程。



沿怒江观光栈道(摄影:冯赣勇)

上午09:10,记者一行来到当日怒江之畔的第二站:怒江第一湾。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



怒江第一湾景色(摄影:冯赣勇)

在怒江第一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



怒江第一湾纪念石(摄影:尹淑洁)

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处处是田园风光。



怒江第一湾留影(摄影:辛淑芬)

当日上午09:30,滇藏行团队来到怒江之畔第三个景点丙中洛。丙中洛乡地处滇西北三大山脉的核心区,怒江山贯穿全境,形成了明显的高山峡谷地貌。丙中洛乡也被称为怒江中的“桃花园”。这里也有一个怒江大拐弯,我看称为怒江第二湾挺好。



丙中洛的怒江湾(摄影:冯赣勇)

丙中洛原名为“碧中”,藏语意为“藏族村”,当地怒族人称为“麻白克劳”,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础上加上“洛”的音,意为“箐”或“地方”之意,于是就从“碧中”演变为“碧纠洛”。



丙中洛风光(摄影:冯赣勇)

在丙中洛观景平台眺望,周边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参差错落,依山而建的民族同胞的房舍建筑景致异常好看,养眼。为此,团队也在丙中洛留下了出行后的第二张大合影。



丙中洛合影(摄影:杞智祥)

丙中洛原为怒族居住的地方,自清朝道光年间,藏传佛教由西藏喇嘛督拱几带进丙中洛并扎下根之后,藏族人从西藏、德钦、中甸等地陆续迁徙而来,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



丙中洛彩旗标志(摄影:冯赣勇)

丙中洛旧称“甲菖蒲桶”(藏语),意为怒江小康普。据说丙中洛普化寺隶属维西县康普喇嘛寺管辖,康普藏名为“菖蒲”,故丙中洛也有怒江小康普之说。



石门关景致(摄影:冯赣勇)

滇藏行当天09:50来到怒江之畔的第四站:石门关景区。石门关其实是怒江的峡口,当地人称为“纳依强”,意为神仙也难通过的关口。



石门关留影(摄影:路人)

怒江流经这里时江水夺路而出,在这里拐了一个小弯后再往丙中洛流去。石门关的摩岩壁上刻有5幅藏文,侧面有两个石坠,形状似伞,称为石伞。观赏石门关景区时,记者无意中看到路旁的界碑,上面标注的是219国道6756公里。



219国道界碑(摄影:冯赣勇)

滇藏行团队从石门关继续顺怒江前行,于10:40来到怒江之畔的第五站:雾里人村的茶马古道。记者曾去过几个茶马古道,但是这个雾里人村,却是在沿怒江之畔上的茶马古道中的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



通向雾里人村的茶马古道(摄影:王珏)

雾里人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北面,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发源地。同行的导游杞智祥带我们走了一个捷径,将原本穿雾里人村,观茶马古道需几公里的路程;而我们则只走了一小段路,却尽观了茶马古道精华的路段,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收获颇丰。



与导游杞智祥留影(摄影:王珏)

当日北京时间12:00,滇藏行团队来到当天的第六站:怒江之畔的怒族居住的秋那桶村。来这里需要从江畔转乘越野车上山四公里才能到达村寨。



走进秋那桶(摄影:冯赣勇)

秋那桶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北部,丙中洛镇秋那桶村委会北部,距离秋那桶村委会4公里,与秋那桶村委会同名,距离秋那桶村委会4公里,是云南省在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人称“人神共居”之地,村内环境优美,具有突出的怒族民居特色。



秋那桶村留影(摄影:韩润民)

一位网友在一篇《秋那桶•美不惊人死不休》中,对秋那桶,有着诗一般的十分生动的描述:在怒族语中,桶是“和平、平安”的意思,而秋那桶的村落似乎真的飘在了云上,它像个纯真的孩童,微笑着温暖你,不慌乱不刻意,不知人间愁苦……



村中房舍(摄影:冯赣勇)

不管历经多少时光,现世度过了多少浮沉,这滇藏线上的小村落,在奔腾的怒江对面静默着,尽管那些似乎嵌在山崖缝隙里的茶马古道,悠远无声;那些拼了性命的行走,让人敬畏;那些坚毅勇敢又有些悲凉的人们,已经老去,消逝。可是秋那桶,依旧还是一个没有喧哗、没有杂色的纯净世界。



村中一角(摄影:冯赣勇)

来到村口,只见小小的杂货店,有着斑驳的绿色木质门面,有烟熏火燎的痕迹;怒族老人坐在老藤凳上凝神,慈祥温暖;孩子们则趴在桌前写写画画,接过游客递来的糖,嘶嘶地舔着,忙不迭地说谢谢;从田地里归来的人,叼着烟斗准备埋锅做饭……



无声的背影(摄影:冯赣勇)

原以为这消失的时光早已经熬成了碎片,一去不再,然而在秋那桶,却恍如隔世地再现了。这里如此世俗:美酒当前,肥猪烹煮;这里如此纯善,人世温暖,念念不忘。



留下美好瞬间(摄影:冯赣勇)

有人说,秋那桶是落入凡间的水彩画卷,照我说,秋那桶才是广为流传的人间香巴拉,神的光、佛的语、仙人的衣袂、人世的炊烟、美妙的歌声,全都集聚在这里,说不清这里是人的居所,还是神的天堂。



那恰洛峡谷景色(摄影:冯赣勇)

当日13:30,记者一行来到当天怒江之畔的第七站:那恰洛大峡谷。恰洛峡谷其实是怒江大峡谷中的一段,从丙中洛镇秋那桶村路口,开始一直到西藏界都叫那恰洛峡谷。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转换地带,地形地貌独特。



那恰洛峡谷留影(摄影:段娜辉)

那恰洛这一段峡谷山高谷深,最大落差达到4000米,是怒江大峡谷中最精华、落差最大、风景最美的一段。这里是怒江大峡谷中,峡谷地形风貌和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从阔叶林,到针叶林一直到高山灌木,草甸最后至雪山冰川,一路往下,美不胜收。结束那恰洛峡谷的观光,团队向距前方不远的滇藏分界点进发。
2条评分原创+2金币+38
huozm32831 原创 +2 - 2023-10-07
huozm32831 金币 +38 - 2023-10-0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6825
金币
1527
道行
12540
原创
907
奖券
1396
斑龄
0
道券
1231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62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12-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10-07
糟老头子 太煞风景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2023-10-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