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7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由PPT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061
金币
77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05
斑龄
189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9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12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3-09-26) —
 PowerPoint的发明者之一丹尼斯·奥斯汀,日前在美国加州去世,享年76岁。他去世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以PPT为代表的信息沟通、展示方式的回顾。

  1987年,这个综合了图形、剪贴画、多种字体的制作软件诞生,1990年,它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发布,从此将专业性的演示文稿普及为傻瓜型的简易操作,并进一步强化了办公系统的可视化。三十年后的今天,PPT已经跨越各种文化、成了职场生活的象征。有统计称,目前全球用户每天创建PPT演示文稿超过3000万份;又有论者称,3000万只是2001年的数据,现在这个数量恐怕已经是天文数字。

  流行必然伴随争议,对PPT的批判、批评、抱怨、戏谑从未消失。焦点之一可以称之为思维的简化。各种表意方式中,数学推演、纯文字论证肯定是相对复杂的,而可视化展示势必会降低问题的复杂性,这种为照顾人的注意力而作出的取舍,舍去的往往是需要多重逻辑推演的关键内容。比如,PPT的展示方式曾被指责应对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事件负有一定责任,因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调查该事件的委员会发现,一张PPT幻灯片使用了“草率”和“含糊”的定量词语,掩盖了航天器“危及生命”的安全问题。报告称:“普遍使用PowerPoint简报幻灯片而不是技术论文,说明技术沟通方法存在问题。”

  另一个争议焦点可以称之为思维的模板化。PPT软件使人人都能成为制作者的关键方法,是提供各类使用模板;随着PPT的格式、动画和多媒体能力的渐趋多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PPT模板和素材也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与职场上越来越“卷”的PPT文化互相呼应。内容的要点、要点之间的关系、条件与结论间的逻辑,或多或少都要服从于模板的换片节奏、展示方式、动画效果、注意力抓取要求,而论题重要与否则取决于“展示”技巧的高低。某种意义上,PPT式思维已经等同于今天的“职场思维”,“工作干得好,不如PPT做得好”,不就是这个意思嘛?

  技术必然带来便捷,而便捷换个角度讲就是简化思维,从照相机到个人电脑的普及,无不如此。上述争议当然不是要取消PPT这项具体的技术,本质上不过是在追问一个问题:技术是服务了我们,还是规训了我们?是使“人”更丰富化,还是使“人”更同质化?当类似的技术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成了信息沟通的基础设施,只能“迭代”而无法被“取消”的时候,保持这种追问尤其有意义。

  丹尼斯·奥斯汀当年产生PPT这一构想,来自对既有常识、习惯——比如“只有设计部门才能做幻灯片”的质疑,觉得“任何能使用电脑的人都可以制作幻灯片”。今天我们生活在PPT的日常里,似也应该学学他对所谓“常识”的审视,至少常提醒自己一句:世上不只PPT一种思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