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1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善用数字技术破解“成长的烦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547
金币
14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54
斑龄
191
道券
1012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258(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2-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4-04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3-05-12) —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日益引发社会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联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而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家校沟通协同方式方法则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点。

  当下,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若以数字化充分赋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进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力量,肩负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职责。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至关重要,学校可在家委会、家长会、开放日等传统家校合作基础上,尝试搭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一方面,借由平台开发丰富的家校合育数字化课程,可帮助家长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功力”;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精准推送,以化整为零、场景式等方式,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知识,如家长会内容、教育政策、学校教学情况、学生在校表现及需要家长协同的事项等,尽可能补全家长关于孩子成长的信息拼图。

  数字化平台数据可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指导需求。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困境儿童是心理健康的脆弱人群,最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可及时发现并研判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采取正确方式予以协同关爱。正是在一系列过程中,协同育人中的学校积极主导作用得以落地,也有助于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

  数字技术也能为家庭更细致呵护子女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一些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家庭教育存在明显认知局限。一些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比较狭窄。在精细育儿成为潮流的当下,家庭教育也日益“专业化”。对于家长来说,校家社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既是沟通平台也是学习平台,孩子学校表现情况的及时更新、学习资料和机会供给的丰富,可不断提升家长科学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胜任力。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快速推进,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都将被逐步数字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可将这些数字资源进行梳理、归类,为家长、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整合用好社会育人资源,根据学校情况开展各类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和生活内容。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模型,在可被观察的心理症状背后,有多方面心理资源因素的相互作用。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议题将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更多资源也将投入其中。可以预期,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场景将实现效率和体验的提升,学生心理关怀工作将获得更大助力,进而推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育人目标实现。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