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前面的内容,为大家介绍潼南的碉楼建筑,今天介绍的碉楼是位于潼南古溪镇五房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里离黎家沟碉楼不远)的五房嘴碉楼,这也是一个始建于清末民初的碉楼建筑。
这栋碉楼依山而建,后面是茂盛的竹林,前面有新建的民房遮挡,所以看上去很不显眼,极不好找,若非有当地老乡带路,即便从外面路过,也有可能被忽略。
关于这栋碉楼,渝帆并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目测高约十米,上下两层,为四方体建筑,全是由方正的条石砌成,顶部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两面设有瞭望及射击孔,具有居住与防御的双重功能。
我们到来的时候,碉楼大门紧锁,边上一排老式民居已无人居住,前面房屋的主人也不在家,所以我们未能采访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前面部分有一半被当地一户人家修的新房所挡,另一半的前面是一块菜地,外面已没有前往碉楼的道路,好在从外观上看,该碉楼保存相对较好,正前方有一个拱形大门,高约2米,宽约1.5米,为双开木门。
在碉楼前的菜地南瓜藤下,我们看到了一块2012年4月所立的黑色文保碑,从碑上我们可以看到碉楼名字为五房嘴碉楼,属于潼南区级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栋碉楼修建的具体年份难以追溯,但大概年份是清朝末年或民国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匪患猖獗,人人自危,有钱有粮的地主人家为保护家族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所以兴起了山寨与碉楼的兴建热潮,用于存放钱粮及贵重物品,当有土匪前来的时候,族人便躲入其中。面对坚固的石质碉楼,土匪便只能望楼兴叹。潼南碉楼的存在意义与世遗产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及客家土楼相似,只不过规模没那么大,所以知名度与影响力也不及后者,但同样是那段特殊时期的文化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