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周瑞家的送宫花,林黛玉不谢反怒,不是小心眼,而是另有乾坤》中提到了焦大的“恶奴欺主”。今天我们来详细地说说,焦大有什么底气敢“欺主”?宁国府的尤氏、秦氏等人为什么不敢惹他? 焦大是宁国府的老仆,从小跟在宁国公贾演的身边,跟着宁国公一起出征过几回兵,曾在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宁国公背出来。没有饭吃,他饿着肚子去偷东西给宁国公吃;没有水喝,他自己喝马尿,把好不容易得到的半碗水给宁国公喝。 鉴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国府的历代主子们都对他另眼相看,不怎么为难他,再加上现在他的年事已高,有什么事情一般都不让他做,这也是他能不干活、骂主子的底气。 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在原著的前八十回中,焦大仅仅出场了一次,前后不过上千字的笔墨,却让所有读者对其印象深刻,只因他是贾府唯一一个指着鼻子骂主子的下人,他所说的话又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作者在原书中,用了很多直叙的笔法来推动情节,比如薛宝钗初来贾府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欢、刘姥姥进荣国府是因为家里快吃不上饭了,都是单刀直入,从不拐弯抹角。宁国府的“爬灰”、“养小叔子”等事,完全可以直接写出来,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写出个“焦大”的角色,并且之后就再也没提及他,仿佛焦大的出场只为了完成一场骂似的。 其实作者专门写了焦大这个角色,绝不是那几句话这么简单,焦大的身份,就是贾府在皇帝眼中的身份。 焦大立过大功,救过宁国公的命,贾府的祖上贾代化、贾代善曾立过赫赫战功,也救过先皇的命。 焦大在宁国府,前几个主子一直优待于他,贾府也一直受到皇室的优待,其祖上被敕封为公爵,这已经算是清代异姓封爵的顶级了,比如《鹿鼎记》中韦小宝多次救下康熙、顺治的命,又立下无数功劳,最后也只是被封为鹿鼎公,这足以看出皇室对于贾府的恩宠。 焦大不受新主子的喜欢,管家的尤氏、秦氏等人,也只是敬重其立过功没有动他,其他下人也瞧不上焦大,大总管赖二大晚上的让他去送人,在焦大骂人后,其他小厮往他嘴里塞马粪等。在新皇眼中,贾府就像这焦大一样,仗着祖上立过功,就可以为非作歹——应天府的知府贾政都能轻松帮人谋得,薛蟠犯事后逃了一年,代表着贾府的贾雨村说结案就结案等。 清朝前中期的皇帝有个传统,一旦掌控实权后,就一定要除掉权臣,如顺治除掉多尔衮、康熙除掉鳌拜、雍正除掉年羹尧、嘉庆除掉和珅等等。实际上不管哪个朝代,新皇帝都不会怎么喜欢先帝的臣子,就像宁国府新主子不喜欢焦大一样,因为这些权臣会倚老卖老,动不动就说“先帝怎么样”“先帝在时”之类的话。 在针对焦大的问题,王熙凤说:“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 贾府需要王法,认为留焦大这样的人在宁国府,就是没有王法的体现。殊不知最需要王法的是皇帝,留着贾府这样徇私枉法的家族,才是真正的没有王法。 因此通行本一百零五回中,抄家圣旨上写着:“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辜负朕恩,有忝祖德,着革去世职。钦此!” 意思是勾结讨好官员,结党营私,依仗权势欺凌弱小,辜负皇帝的恩德,有愧于祖宗的功德,这上面的每一条,都在揭示贾府眼里没有王法。将贾赦革去职位发往台站效力赎罪,这也呼应着王熙凤对焦大的处理:“何不打发他远远的庄子上去就完了。” 对于焦大的剧情,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 焦大醉酒后的这番话,也为贾府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倘若贾府能在焦大的骂声下警醒,像贾府的祖上一样用心辅佐新皇帝,想必也不会落得个“树倒猢狲散”的下场。 其实高鹗续作中,贾府的结局并没有那么凄惨,贾赦甚至还复职了。如果按照原作者的手法,结局必然会像《飞鸟各投林》里一般,前面有多美好,后面就会有多悲惨:“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此帖被zhdf在2022-10-31 09:1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