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是曹雪芹自评《红楼梦》时所做的诗句。
短短十四个字,便道出了其所著作品的不同寻常。耗尽十年心血,为的就是一场红楼之梦。随着阅读的渐渐深入,我们也随着词句的变换,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大观园中的女子,不论最初是如何的光彩照人,大多也就落下一个惨淡的收场。这是当时大环境所致,她们被封建社会所桎梏,被礼仪教条所牵扯,就算来到大观园,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也最终没能躲得过命运的安排。
但相比于其他女子,袭人的结局算得上是众多女子中算是幸运的,书中的最后,她嫁得良人,摆脱了丫鬟的身份。但她最初的目标并非如此,她是书中最早被作者明确指出与宝玉“偷尝禁果”的通房丫鬟,但只可惜二人保持着这种关系长达五六年,袭人一直未能怀孕,这是为什么呢?
步步为营登上首席丫鬟之位
袭人出身贫苦人家,小时候便被父母卖到贾府当丫鬟,在当时那样一个奴婢没有人权的时代中,被卖到富人家当丫鬟实在是无奈之举。但好在贾府不同于旁人,十分注重礼仪礼教,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一处富贵人家。
袭人来到贾府,没有受到想象中的打压虐待,相反,在贾府中,丫鬟的吃穿用度快要比得上普通人家的小姐,而且没有明确的主仆之分。就算是丫鬟,和主子唠嗑调侃也是常有的事儿。袭人进入贾府后便被分配照料贾母,她感念贾母的恩情,因此在服侍方面尽心尽力。
贾母也认为她做事面面俱到十分妥帖,容易讨人欢心,再看袭人还有着一副花容月貌。因此很快就把她送到了贾宝玉的院内,希望袭人能像照顾自己一样,照顾自己疼爱的孙子。
袭人也没有辜负贾母的期望,不单单在衣食住行上将宝玉安排得明明白白,更是仗着自己聪慧的脑筋,时不时在王夫人身边出谋划策,对宝玉的未来进行考量。
王夫人见袭人如此的尽心尽力,也免不了跟她交心,将她视为自己人,甚至在得知二人有过亲密之后,默许了她姨娘的位分。
大户人家的礼法观念
袭人这一些列操作,直接为自己铺好了未来的康庄大道,在贾府中,众人艳羡的宝玉与自己关系亲密,贾母以及王夫人都将自己视为心腹,按照常理来说,很快袭人就可以摆脱丫鬟的身份,正式成为贾府的一份子。可袭人在与宝玉相处的近6年时光中,却一直未曾有孕。
也许贾府不同于别的府邸,对于下人的管教不甚严格,但是在最为基本的尊卑观念之上,贾府还是没能跳脱出礼法的圈子。
袭人只是一个通房的丫鬟,就算她被宝玉所喜爱,但是依旧不是他的正妻。家中的长辈默认二人可以有亲密的关系,但绝对不允许在宝玉正妻怀孕之前,就让袭人怀孕的。
连黛玉这样一位敏感之人,在得知宝玉和尝试云雨后,也只是调笑了两句“好嫂子”,并没有多愁善感。由此可见,当时的大环境下,男子三妻四妾是常态,更何况袭人只是一个通房丫鬟,黛玉根本没有将她视作“威胁”。
毕竟通房丫鬟一旦怀孕,那这对于贾府这样一个世家来说,便是一桩震惊四座的丑闻,因此就算袭人被王夫人认可,默许了她的存在,但由于她的出身,正妻之位也并不是她所能肖想的,袭人自己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与宝玉关系亲密的这6年间,一直未敢擅自怀孕。
作者借黛玉之口隐晦说明
以上种种其实大多都是根据当时的大环境,对袭人不孕的猜测,但其实文中有更为直观的解释,以供我们阅读。
红楼梦原著第二十三回中宝黛二人一起聊着《西厢记》,宝玉本来就是至情至性之人,因此在读到张生与崔莺莺互相暧昧的一段时,也引用了书中的一句台词来调笑黛玉。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玉将自己与黛玉比作张生与崔莺莺,这在当时,称得上是十分大胆的示爱。但是黛玉她并非坦率之人,面对宝玉的调笑,她一方面觉得羞涩,另一方面也觉得有些冒犯,因此假装生气地要告诉贾政。
宝玉一听便慌了,连忙各种央求,这才止住了黛玉想要去告状的心思,但是黛玉也没有就此放过他,相反,她也用了一句《西厢记》中的台词来笑话宝玉:“一般也吓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很多人将黛玉的这句回嘴的玩笑话给当成她暗喻宝玉中看不中用,但其实此时的宝黛二人暂时没有互通心意,就只是心底暗生情愫。黛玉也只是借着书中话笑话宝玉开玩笑有失分寸不说,自己一要去告诉家长,他便立刻讨饶这件事情本身而已。
我们纵读整部《红楼梦》就会惊讶地发现,曹雪芹的笔下,贾府自始至终都没有新生儿的诞生,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
苗而不秀,指的是庄稼虽然抽芽但是没有苗穗。没有了苗穗的庄稼,也就没有了继续生长下去的必要。
曹雪芹借用的词句,必然有他想要表达的意思。贾府纵然享受着荣华富贵,但是在这虚荣的表象之下,竟然没有可以堪当大任的延续。宝玉虽然纵情于山水之间,但是本身没有任何成就,未来也难有子嗣。
久而久之,贾府一方面被沉疴旧疾所困扰着,另一方面也困于没有新生命的诞生。就好像贾府的破败,在冥冥之中,就有了命运的安排,每个人按部就班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没人能救贾府于水火之中,只能看着它慢慢的走向衰败。
红楼梦表面上是讲述贾府从荣华富贵跌落至破落不堪,但实际上作者另有深意。书中每一处人物,口中那看似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引申出不同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阅历等级,在看《红楼梦》这部作品时,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