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7阅读
  • 0回复

[猎奇]王辅臣既然跟着吴三桂反清为何后来却投降了?投降后为何又自尽[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9667
金币
16298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5621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550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7-15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2-07-15) —

明末清初之际有一员猛将叫王辅臣,被当时的人称为“活吕布”,王辅臣的一生确实和三国时期的著名猛将吕布很像,数易其主,凡是他跟随过的上司结局大都是以横死收场,王辅臣简直就是清朝时期的“活吕布”,可以说在当时他喊一声“老大”谁敢接着呢?

在康熙时期吴三桂爆发三藩之乱时,当时身为陕西提督的王辅臣跟随吴三桂反叛康熙,在三藩之乱时王辅臣的叛军距离京城最近,曾经一度对康熙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过他最后却在关键时刻投降了康熙,使得三藩之乱的局势进入了新拐点,加速了吴三桂的败亡,但令人不解的是投降后的王辅臣却最终选择了自尽,这又是为何?下面就来说一说王辅臣其人其事。

前半生王辅臣反反复复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

王辅臣本来姓李,原名叫李辅臣,他的父母是明末时期一位中层官员家中的下人,由于父母整日在别人打工干活,所以王辅臣从小就缺少父母管教,也因此养成了他长大之后好勇斗狠的性格。

王辅臣年轻时没有手艺,也找不到工作,全靠父母养活,就是现代的啃老一族。而且王辅臣生性豪爽大方,不能挣钱不说,花钱还大手大脚,结果他的父母年老去世后,他是家无余财。

不过幸好王辅臣有一个亲姐姐,他姐姐嫁给了一位名叫刘一冲的农民,当时正值明末农民大起义,刘一冲也受不了明朝政府的剥削,因此加入到了闯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之中。逐渐刘一冲在农民起义军中混成了一个首领,所以小舅子王辅臣在父母去世后就投靠了姐夫的农民起义军。

王辅臣身材魁伟健硕,性格刚毅,在战场上毫无畏惧还极为勇狠,因此刘一冲十分欣赏这个小舅子,对他颇为重用和提拔。

不过逐渐的王辅臣性格毛病暴露出来,他花钱大手大脚,还嗜赌如命,曾经创下过一夜输掉六百两银子的纪录,以王辅臣当时的地位他手中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估计都是姐夫刘一冲替他还的赌债。

所以刘一冲逐渐对小舅子王辅臣越发瞧不上眼,他暗中打算杀掉这个不务正业的小舅子,可王辅臣太勇猛了,刘一冲在跟他喝酒时想暗算他,结果被王辅臣反杀了。杀了亲姐夫,那王辅臣在农民起义军中也混不下去了,因此王辅臣连夜就脱离农民起义军逃跑了。

王辅臣后来跑到大同投靠了明朝政府军,隶属于大同总兵姜瓖麾下,姜瓖手下有一名叫王进朝的参将,是他将王辅臣招入军中,在招兵时王进朝就一样相中了白皙俊朗、高大魁梧的王辅臣。

这个王进朝一生无子,他十分器重和欣赏王辅臣,于是将他收为养子,所以王辅臣才由原名李辅臣改为王姓。

后来王辅臣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获得了大同总兵姜瓖的赏识,在王进朝去世后,姜瓖就让王辅臣接管了王进朝的军队,由此王辅臣逐渐成为统军将领。

由于王辅臣在军队中向来喜好穿白衣白甲,加之他在作战时善于使长枪,整体造型非常酷似民间传说的吕布形象,因此当时明军中都称他为“活吕布”。

后来李自成起义军占据了山陕地区建立了大顺政权,姜瓖见势不妙就率部投降了李自成,作为姜瓖部将的王辅臣也跟随投降了李自成,当然此时已经改姓的王辅臣也没有再被昔日农民起义军中的战友认出来。

姜瓖投降后李自成依旧任命他为大同总兵留镇大同,但是李自成肯定是不放心姜瓖,所以派了大顺军中的将领柯天相和张天琳协同姜瓖留守大同,名为协同,实际上二人就是监视姜瓖的。

后来李自成率义军攻克了京城,逼得明末帝崇祯自尽,但是李自成占据京城仅四十余天就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联合清兵击溃了,李自成被吴三桂和清朝联军打的一路西逃,清军依旧对李自成紧追不舍,所以原来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官员都开始纷纷反水投降清朝了,这其中也包括了王辅臣的上司姜瓖。

在清军进入山西之后,姜瓖就已经和王辅臣商议决定降清,王辅臣也赞成投降清朝,但是降清的障碍就是李自成留下监视他们的柯天相和张天琳,

姜瓖比较担心柯天相和张天琳手下的大顺军队不好控制,王辅臣当即向姜瓖表示三天之内当献上柯、张二人的人头。

王辅臣以姜瓖名义邀请柯天相和张天琳赴宴喝花酒,结果柯、张二人毫无防备赴宴,等待他们的哪有美女和美酒,只有想杀他们的王辅臣,勇狠的王辅臣直接一刀一个将二人送上了西天。

杀了柯天相和张天琳之后,姜瓖就让王辅臣携二人的人头到清军统帅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的大营投降。

当时清朝处于顺治时期,但是年幼的顺治是被叔叔多尔衮所拥立,因此多尔衮是当时的清朝摄政王,也是实际的掌权者。姜瓖和王辅臣投降的事情,多尔衮十分高兴,他让哥哥阿济格接受了姜瓖投降,并继续任命姜瓖为大同总兵。

实际上多尔衮对于姜瓖这种反复投降之人并不信任,因此他又让哥哥英亲王阿济格留守大同,姜瓖名义上是大同总兵,实际上大同军政大权都控制在阿济格手中。

阿济格是多尔衮同母亲哥哥,他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他不会搞政治拉拢,因此阿济格在统治大同时期,非常残暴不得人心,而且对姜瓖也极为不尊重,不仅阿济格不尊重姜瓖,连多尔衮也不信任姜瓖,经常把他叫到京城警告一番。

因此姜瓖逐渐对清朝不满,暗中积极与南明联络,有了反清复明的想法。所以在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能征善战的弟弟豫亲王多铎病逝,多尔衮深受打击也一病不起,姜瓖眼看清朝两大支柱人物不是死就是病,他认为反清机会来了,决意起兵反清。

姜瓖最先找到王辅臣问他愿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反清,王辅臣当时还表现得比较讲义气,当即表示愿意追随老大,于是姜瓖就和王辅臣带人突然杀进了阿济格在大同的英亲王府中。

阿济格被姜瓖这股军队杀得毫无防备,但他为人十分勇武,亲自带刀指挥部属抵抗,这一场恶斗中,王辅臣也是带刀正面硬钢阿济格,自认为勇武过人且向来瞧不起汉人的阿济格突然被王辅臣杀得一愣一愣的,他才发现原来姜瓖手下有这么勇猛的将领,这也让阿济格记住了王辅臣。

最终阿济格被姜瓖和王辅臣杀得落荒而逃,阿济格带着极少数的护卫翻越城墙才侥幸逃出了大同。

打跑阿济格之后,姜瓖又恢复了大同的明朝旗帜,他自称兴汉将军,宣布效忠南明永历皇帝,并打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姜瓖起义很快得到了山陕地区十多个州县,这些地区的前明降清官员也很快跟随姜瓖起义,因此这件事史称“姜瓖大同反正”。

姜瓖起义给予了多尔衮极大震撼,多尔衮得到消息后,不顾病体亲自带领八旗精锐出征大同,阿济格与多尔衮汇合后,多尔衮就派阿济格为前锋攻打太原,阿济格为了报复被驱逐出大同之辱,扬言攻下大同后一定要屠城泄愤。

面对清军来攻,姜瓖就派出了手下大将王辅臣去抵御,王辅臣在对阵清军时一身白衣白甲加上一匹黄马,在清军阵中来回拼杀如入无人之境,由于王辅臣的骁勇和灵活都很像极了麻雀,因此清军当时给他起外号为“马鹞子”。

以至于后来王辅臣给八旗军留下了阴影,王辅臣所到之处清军纷纷高喊“马鹞子来啦”并退避,阿济格和多尔衮的两次对大同合围都被骁勇善战的王辅臣所破坏,这也迫使多尔衮抽调了当时华北地区绝大部分可抽调的机动部队前来参与大同之战。

随着清军的重兵调来,大同很快被困成了一座孤城,王辅臣这时候知道姜瓖覆亡在即了,为了保全自己,王辅臣决意降清。在姜瓖败亡前夕,王辅臣孤身赴阿济格大营请罪投降,阿济格虽然性格粗莽,但对王辅臣却颇为钦佩,因此他对王辅臣投降十分高兴,并没有记恨他险些杀死自己的事。

最后姜瓖的部将杨振威投降将其杀害并打开大同城门放清军进城,大同彻底被平定,阿济格为了震慑其他反清复明的人,下令将大同全城军民进行屠杀,大同城内除了杨振威和王辅臣等降将士兵及家属没有被杀之外,其余军民全部被杀,史称“大同之屠”。

王辅臣投降之后却并没有得到多尔衮信任,多尔衮褫夺了王辅臣的兵权,将他和他的部属士兵全部编入辛者库罪籍身份,并让王辅臣入京待罪。

王辅臣进京之后,虽然是罪籍身份,但是满洲人崇尚勇武,王辅臣的威名让八旗精锐都为之躲避,因此满洲贵族都比较钦佩王辅臣,当时京城中的贵族往往以结识“马鹞子”为荣。

直到多尔衮去世后,顺治亲政,王辅臣获得了顺治青睐,摆脱了罪籍身份,并被顺治提拔为一等侍卫。

截止到此时,王辅臣先后历经五次叛变,先从农民军叛变到明朝军队,又从明朝军队叛变回农民军,再从农民军叛变到清军,又从清军叛变到明军,最后又叛变回了清军。五次叛变反反复复,不过在顺治的青睐和信任之下,让王辅臣已经决心报效清朝了,不过最终王辅臣没想到后来的局势变化。

被迫参与三藩之乱

顺治十年(1653年)西南地区出现了反清高潮,局势非常复杂,顺治派出了前明降将洪承畴前往平定西南,顺治为了保护洪承畴的安全,特派一等侍卫王辅臣为洪承畴贴身保镖。

在平定西南期间,王辅臣对洪承畴照顾的是非常周到,因此洪承畴非常认可王辅臣,西南地区被平定之后,王辅臣就被洪承畴推荐给了吴三桂。后来经洪承畴和吴三桂联名保举,王辅臣在吴三桂手下出任了总兵。

吴三桂对高大魁梧还面目俊朗的王辅臣也十分喜爱,对他犹如亲兄弟一般。可是王辅臣后来得罪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麒,而吴三桂为人外宽内忌,王辅臣担心吴三桂日后报复自己,因此王辅臣通过走康熙时期大学士图海的关系,得以被调任为陕西提督,王辅臣也由此脱离吴三桂,真正的成为统兵一方的高级军官。

也许是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吴三桂一看王辅臣被调走了才有些惋惜,为了拉拢王辅臣,吴三桂在他临走前赠送了他两万两白银。

王辅臣在出任陕西提督前需要进京述职,在进京述职期间他就受到了亲政不久的少年康熙接见,康熙当时虽然年少,但却十分会拉拢人心,政治素养很高,他素闻王辅臣在军中的骁勇之名,因此对王辅臣极为拉拢,康熙特意将王辅臣旗籍抬为汉军镶黄旗。

在临别之时,康熙更是将顺治遗物两把豹尾枪中的一把送给了王辅臣,康熙意味深长地告诉王辅臣:此枪先帝所遗以付朕者,朕每出必列此枪于马前,以无忘先帝。汝,先帝之臣;朕,先帝之子。它物不足珍,其分此一枪以赐汝,汝持此往镇平凉,见此一枪如见朕,朕见此枪如见汝矣。

康熙的这一番话直接感动的王辅臣痛哭流涕,王辅臣表示愿意对康熙效死命尽忠。康熙本以为这回就算是把王辅臣拉拢好了,但他万万没想到日后三藩之乱对京城威胁最大的就是王辅臣的叛军。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云南吴三桂窜通广东尚之信、福建耿精忠掀起了三藩之乱,吴三桂为了壮大叛乱的声势,就派亲信汪士荣携大量黄金和大将军印信去陕西提督驻地平凉城策反王辅臣。

不过当初康熙对王辅臣的感人之言犹在耳,王辅臣并没有想过背叛康熙,况且他之前得罪过吴应麒,因此他并不打算参与吴三桂的叛乱。于是王辅臣派儿子王吉贞押送汪士荣和没有拆封的吴三桂策反信以及金银和大将军印信到北京交给了康熙。

由于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已经主动来到京城,这相当于王辅臣给康熙吃了一颗定心丸,送上了人质,因此康熙十分高兴。

不过王辅臣此举引起了另一位提督的怨恨,这个人就是甘肃提督张勇,当时陕甘地区同属陕甘总督管辖,吴三桂在策反王辅臣的时候,也同样派使者给甘肃提督张勇写了策反信和金银财宝以及大将军印信。

王辅臣在没有和张勇打招呼的情况下,就先把吴三桂的使者和策反信送到京城交给康熙,而张勇却晚了几个月,因此张勇十分不高兴,他认为王辅臣故意想压自己,所以两人渐生嫌隙。

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特意派大学士莫洛兼任陕甘总督,王辅臣和张勇都要受到莫洛的管辖,张勇与莫洛关系比较亲密,而王辅臣此前在京城时就与莫洛关系不太好,因此莫洛到任后处处打压王辅臣而抬高张勇,这让王辅臣的处境很不利。

后来莫洛更是在分配军需补给时故意多分给张勇而少分给王辅臣,这引起了王辅臣所部将士不满,在王辅臣授意下,他的副将邵苓芝故意煽动军变,结果王辅臣部发生军变,邵苓芝又带着军变的士兵冲击莫洛的总督大营,在混乱之中莫洛被王辅臣所部乱军所杀。

王辅臣本意并非想杀莫洛,只是想让其尽快补齐军需补给,结果莫洛却在兵变中被乱兵所杀,这一下大出王辅臣意料,不得已王辅臣以陕西提督名义兼并了莫洛的军队。由于兵变冲突导致总督兼大学士的莫洛被杀,王辅臣害怕康熙追究自己,于是开启了人生第六次叛变投靠了吴三桂。

王辅臣反叛康熙让吴三桂十分高兴,他立刻派人起兵呼应王辅臣,在吴三桂军势的呼应之下,王辅臣很快占据了陇右地区,最初康熙得知王辅臣叛乱的消息之后都不敢相信,毕竟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还在京城,他怎么敢反叛,确定之后康熙也没有急于出兵剿灭,毕竟当时清朝已经被吴三桂拖住了,可抽调平定王辅臣的兵力不多,因此康熙还是想继续采用怀柔政策招抚王辅臣。

康熙让王吉贞回去传达自己的旨意,他已经知道是莫洛不公在先,不会再追究王辅臣的责任,希望他能戴罪立功参与平定三藩之乱。

王吉贞被放回来并没有感动王辅臣,反而让他觉得自己现在很有实力,康熙和吴三桂两边都需要自己,因此王辅臣决定拥兵自重,把自身利益最大化。

所以王辅臣又把吴三桂的军队从陇右一带驱逐出去,然后还继续对抗清朝,大有一副陇右地区我王辅臣说了算的姿态,这让康熙十分恼怒,因此康熙在三藩之乱压力稍缓之后,就抽调大军去平定王辅臣。

康熙最先派了多铎的儿子董额去平定王辅臣,结果董额统军无方,加之王辅臣骁勇善战,威名震慑八旗,董额的军队很快就被王辅臣击溃。

后来康熙再度任命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去平定王辅臣。图海的幕僚周培公与王辅臣的部下龚荣遇和黄九畴是同乡发小,这二人不愿随王辅臣反叛,经常劝王辅臣投降,但王辅臣总想待价而沽,所以二人暗中就把王辅臣的情况都密报给了周培公。

于是周培公建议图海劝降王辅臣,周培公建议图海先是用兵将平凉城围成孤城,然后再对外宣称皇上不想让屠城,希望平凉百姓主动投降,因此平凉百姓纷纷私自出逃,百姓出逃连带着王辅臣手下的士兵也军心动摇,争相逃出平凉向图海投降。打好这个基础后,周培公就只身入城,在龚荣遇和黄九畴的劝说下,王辅臣只得向周培公请降。

这是王辅臣人生中的第七次叛变也是最后一次叛变,他背叛吴三桂投降了康熙,在投降后康熙很大度,果然按照前言没有再追究他的责任,仍任命王辅臣为陕西提督并加太子太保衔。

最终王辅臣还是自尽了

虽然康熙没追究王辅臣,这主要在于三藩之乱还没有完全平定,康熙还需要王辅臣来号召三藩叛将投降。不过王辅臣的投降给三藩之乱带来了新的拐点,很快三藩之乱就接近尾声了。

王辅臣一面认为自己愧对康熙,一面又担心自己日后遭到政治清算,因此投降之后他深感不安,多次寻死被图海所救。

王辅臣投降当时康熙已经昭告天下,康熙正希望拿王辅臣树立典型好能号召三藩叛将前来投降,因此王辅臣绝对不能死,所以康熙严令图海看护好王辅臣,如果王辅臣死了,那图海就跟着一起去吧。

后来在图海的严密监视下王辅臣也不再寻死,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基本已经快结束了,图海对王辅臣的监视力度也就松懈了,这也给了王辅臣自尽的机会。

王辅臣在自尽前故意殴打年轻的妾侍,并将其赶出家门,后来又将小妾的父亲叫到家中,给了不少金钱,嘱咐其父将来再给她找个好人家,不要受到自己的连累。

之后连续数天王辅臣召集旧部喝酒聚会,在酒会的最后一天王辅臣将全部家产拿了出来交给旧部属们平分,最后王辅臣对众人说:汝等持此(指王辅臣分的金钱),愿归田者亟归,愿入行伍者速投他镇去,无言向在我处。

王辅臣最后那意思就是让旧部属们拿着自己的家产想回乡种田就回乡,还想继续当兵的就投别的地方去,以后不要再说曾是他王辅臣旧部,以免遭受连累。

王辅臣的旧部属都不愿意离去,最终王辅臣硬是逼着众人离开:速去,我事自当,无累汝等,从此决矣。这意思就是大家都走吧,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自己承担一切,绝不会连累大家,最终王辅臣的旧部属才被他劝走。

王辅臣在最后时刻只留下身边一名亲兵,他给了亲兵一只金碗让其回乡娶妻生子,最后交代亲兵趁自己熟睡之后用桑皮纸喷洒酒水一层一层蒙住口鼻,这样死后就像是哮喘发作暴毙而亡。

王辅臣在最后还是担心康熙有严旨命图海看护他,所以他怕服毒或刀剑自刎会牵连图海,因此以这样死法自尽就不会牵连到图海了。

亲兵含泪答应替王辅臣蒙面,最终王辅臣就这么把自己闷死了,后来亲兵不忍王辅臣如此仗义自尽,于是把这件事详细的禀告给了图海。

图海也没有隐瞒此事而是如实上报了康熙,当康熙听闻王辅臣如此重义自尽之后,他拿出了那把豹尾枪抚视默然良久,康熙内心中怎么想的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王辅臣以此种死法确实是没有连累别人,康熙事后没有追究图海和王辅臣旧部属的责任,甚至连王吉贞的责任都没有追究,只是罢免了王吉贞的官职。

写在最后

王辅臣是清初时期出名的墙头草,不过他虽然一生反复无常,为人却敢作敢当,从不连累别人,以他的性格也算是一条好汉。

王辅臣以一死换来了康熙的谅解,没有连累家人和部属,也算是十分有气魄,尤其是他临死前的那些话以及他的慷慨赴死尽显男儿本色。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7-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