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1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中宝玉常常念叨的那个「水做的骨肉」到底是谁?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561
金币
33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54
斑龄
191
道券
1012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26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2-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6-26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7-01) —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无两缘。哓筹不用鸡人报,五更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

01
大家都喜欢“看山是山”的第一重楼,却不愿意欣赏“看山不是山”的第二重楼,那又如何登上“看山还是山”的第三重楼呢。
就像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都从人物性格、言谈行止去解读,则始终是看山是山的感觉。
虽然“看山不是山”不讨巧,但依然忍不住手痒,还是要解读一番。
宝玉最著名的的理论就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不过,咱们今天就拿宝玉这句话来较较真,看看《红楼梦》里,到底谁才是真正水作的骨肉。
红楼梦中这宝、黛、钗、妙、湘之“一男四女”,实则暗合五行。宝玉居中,自然是属土。黛玉风流云巧,属木,所以他与宝玉之间是木石前盟;宝钗含蓄多情,属金,所以他与宝玉是金玉良缘。
此外,湘云属火。而妙玉属水。所以,单从五行属性角度来说呢,妙玉才算是最符合“水作的骨肉”这个标准的。
一般说来,水火不容。所以在《红楼梦》中,妙玉跟宝钗、黛玉都有交情,倒是跟湘云基本没有什么来往。唯一的一次是“凹晶馆联诗”。
有了黛玉在中间,三人的关系就要融洽多了。因为黛玉属木,木生火,水又生木。所以黛玉益湘云,而妙玉益黛玉。
若论诗才,黛玉从来就没有服过谁。可是对于妙玉来说,她是自来服。为何这样说呢?咱们看在栊翠庵,书中这样写道:黛玉从没见妙玉作过诗,今见她高兴如此,忙说:“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

看,从没见妙玉写过诗,就能知道妙玉之才在自己之上。这就说明,黛玉不但有自知之明,更有知人之智。究其根本,正应五行相生之理。
说起这五行相生,虽然金木水火土各有特长短处,但属水之人却最为道家推崇,这就是上善若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大观园里,宝钗基本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黛玉倒是其他也不争,但她太在意宝玉的言语举止,这叫“事不关心,关心则乱”。所以黛玉的心情总似那把算盘的谜底——打动乱如麻。
至于湘云,她前后的性格其实是有所变化。前面她跟宝钗好的时候总挤兑黛玉,不过后来她发现,宝钗过于谨慎的性格似乎跟自己有些不搭,于是重新思考了一番人生,竟然悟透大道“阴阳”之理,于是她跟黛玉倒也慢慢走近了。
而真正具有“善利万物而不争”潜质的则只有妙玉。妙玉在大观园里,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属性,那就是“处众人之所恶”。当初,大观园下雪了,栊翠庵的梅花最好,结果谁都不敢去摘。正像李纨对宝玉所说,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
不喜欢妙玉的人似乎不在少数,大家对她都是敬而远之。其实在这点上,黛玉与妙玉很有些相似。许多人也不喜欢黛玉,而且私底下议论她。
那么对于别人的非议,黛玉与妙玉有什么反应呢?基本上都是置之不理。这就是道宗的一重境界,面对非议,不解释,不争辩。不过,二人又有不同之处。黛玉面对宝玉就一定要较个真,甚至许多时候表现都很过激。这正应了贾母那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
所以黛玉还做不到“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妙玉则是能做到的。

02
关于妙玉,这里就要说说她要扔掉茶盅的事件了。关于这点,几乎所有红学研究者步调一致,都认为妙玉是嫌弃刘姥姥。实则其中大有曲折。
要知道,这个要给扔掉的杯子,其实是贾母开始喝的。然后赏赐给刘姥姥半杯。那么问题来了,妙玉到底讨厌的是刘姥姥还是贾母呢?
妙玉当然不能公然挑战贾母的权威,所以大家就想当然以为她是讨厌刘姥姥了。不过我们看,当妙玉把凹晶馆联诗的黛玉和湘云请到自己的栊翠庵时,伺候黛玉、湘云的一群丫鬟婆子都来到栊翠庵寻找。妙玉也是让小丫鬟好好敬茶招待。难道说,这些婆子们使用之后的茶具,妙玉也都扔掉不成?显然不会。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婆子们用的茶具都是粗使器具,妙玉也接触不到,所以自然不扔。但妙玉这么有洁癖之人,她要是心有芥蒂,怎么可能还会留着呢?
事实上,妙玉扔杯,她潜在表达的是对贾母的不喜。是对贾母这种居高临下的行为不喜欢。咱们反复强调,妙玉是上善若水,水始终都是处在低位,所以她不喜欢那种“双脚不落地、言行不着调”的人。因为贾母从来不懂得居安思危,而妙玉是精演先天神术之人,所以对于许多事情她看得比别人就清楚一些。那么贾府将来的衰败,其实恰恰跟贾母有关。关于这点,秦可卿临死之前去王熙凤处“拜门”时说得很清楚。她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贾母整天高高在上,最终必定跌下来,并会摔得很重。所以,当贾母带着一群人在栊翠庵品茶走后,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不在话下。

妙玉此举,是不是很不给贾母面子呢?但对于黛玉与湘云,妙玉则表现出另一种情景。妙玉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不在话下。
两次迎客送客,差别明显。两个不在话下,其意相差万里。
在大观园里,只有妙玉算是一个外人。她跟整个大观园的人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她却非常善意地关注着大观园,关注着大观园里每一个人的命运。
湘云与黛玉凹晶馆联诗,其实联得是惊心动魄。几乎每一句都是波澜起伏。正所谓身处迷局而不自知。正是因为湘云的“寒塘渡鹤影”和黛玉的“冷月葬花魂”,才让妙玉马上出来止住。
此情此景已经被二人联得过于“颓败凄楚”,再联下去,恐怕连她这个精演先天神术之人都无力扭转了。
“寒塘渡鹤”跟湘云的命运有关。“冷月葬花”跟黛玉的命运有关。一个“渡”字,表示湘云尚可渡过此劫。而黛玉的一个“葬”字,则暗示终究难躲命运大术。包括前面二人联句中出现的庭烟夕棔、风叶云根,银蟾气吐,斗邀牛女,乘槎帝孙,壶漏声涸,窗灯焰昏,连起来看,都有非常晦暗的隐喻。
而妙玉此刻挺身而出,用“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发出高亢警示之音,用“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隐隐约约指出一条小路,用“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点出将来峰回路转的变化。而她自己呢?因为要帮助大观园中的人,舍己救人,最终结果可能是“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呢。
只不过,妙玉的境界没人能懂,又有什么关系呢?那就: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6-2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100
金币
55
道行
1552
原创
0
奖券
36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4-12-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6-26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1条评分金币+2
zhdf 金币 +2 - 2022-06-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