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5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风起陇西》就这样改变了结局,它留下的3个疑问,是时候解开了 [5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309
金币
33287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27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57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09-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5-09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2-05-20) —
你们对《风起陇西》的大结局,还满意吗?

起码对我来说,这绝对是《琅琊榜》以后,国产古装剧中最让我百感交集的结尾,没有之一。
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荀诩立于赶赴东吴的船头,阳光洒下来,整艘船被笼罩在一阵金色的落日余晖中,荀诩得知了最后的真相,百感交集,但有些人,再也无法与他并肩了。

这个死里逃生、失去了一生中唯一知己的人,露出了几乎是全剧唯二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上一次,是他与陈恭在溪边,他撩了陈恭一身的水,像个孩童般哈哈大笑。
最后常远饰演的孙令出场,说了最后一次剧情情报,最后一句话是:这个故事就全说完了。
有网友不死心,问还有没有第二季。当然不会有第二季了。
不是因为马伯庸的原著只是一个短篇,只足以支撑一季的故事,而是剧集始终未能摆脱0.5—0.6的收视,对于日常黄金档剧集收视破一的央视八套来说,这不算一个出众的成绩。
但这部从开播就引发热议,却在大结局后再度评分上升,最后拿下7.8分的古装剧,无论从任何角度,都配得上一句国剧的年度惊喜。

仅就大结局来说,国产古装剧也已经好久没有这样一个令人意味深长的大结局了。
虽然,这个结局几乎改写了所有原著主要人物的命运,尤其是两位核心主角,陈恭和荀诩,但我却无比钟爱,这个残酷又温暖的结局。

或许就像本剧导演路阳在豆瓣上写的:棋子之身,勇者之心。

既然这个三国无间道的故事到这里,已经彻底完结,那么,它留下的3个疑问,也就到了该解开的时候了。
1、 剧版到底如何改写了主要角色在原著中的命运?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先要回答另一个问题——
《风起陇西》是爽剧吗?
我曾经以为是,观众也曾经以为是。

这样一部根据马伯庸作品改编的、被脑洞出来的“可能”填满的剧集,在从“蜀汉失街亭”到李严被罢黜的这段时间的历史大背景中,植入了一个三国无间道的故事。
三国+谍战,怎么可能不是爽剧?
从第一集开始,故事无数次反转,光是烛龙的真实身份,都变换了好几回。
剧集把书中原本分开的两条主要人物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和冲突,全剧的叙事变得更为集中、紧凑。
放普通国产剧起码50集的故事容量,它快刀斩乱麻24集拍完。
谍战与悬疑如脱缰野马。持续刺激。满屏高能的动作戏。

心惊胆战的权谋、反转大戏。
怎么可能不是爽剧?
但路阳偏偏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剧集,拍成一部爽剧。
或者说,它并没有把冲突和爽感,当成唯一的卖点,去牺牲更广阔的表达,不管如何快意恩仇,紧张破案,都不可能给观众一个充满爽感的大结局。
说清楚了这点,现在,让我们一个个看过去,那些马伯庸原著中的人物命运,和剧版,到底有哪些不同?
先说命运变化最大的那个:男主陈恭。

原著的结局,是陈恭看清了朝堂上的暗潮涌动,最后虽然抓到烛龙立下大功,却拒绝出任军谋司司丞,而是调回成都任谏议这个闲职,低调平安地过了下去。
剧版中,陈恭成了烛龙。
杨仪重重密谋,想用冯膺之计,把李严拉下马,坐实他暗通曹魏的罪名。
原本计划进行顺利,李严上当了,密诏也被烧了,五仙道也被杨仪派兵灭了,陈恭还埋伏在黄预逃亡路上,手刃黄预,为妻子报了仇。

杨仪已经坐着在和陈恭庆祝胜利,说陈恭潜伏到目前已经价值连城。
但陈恭偏偏上演了一出李桃代僵,想要瞒天过海放过荀诩。
最终荀诩逃出陈恭为他设下的密室,带兵直闯抓捕陈恭,导致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陈恭却不再辩解,一个人担下所有罪名,甚至是冯膺的罪名,坦然认下自己是“烛龙”,案结事了,这个为国家付出了一切的男人,最终被枭首、弃市。
他所有的朋友、下属都到刑场目送他离开,最后时刻才知道真相的荀诩,含泪扭过头去。

再说荀诩。

原著的大结局是荀诩因为图纸被盗取而遭受评议,却被诸葛亮秘密召见,诸葛亮向他道歉,他本以为诸葛丞相是为评议之事道歉,没想到诸葛亮暗示,自己愧疚的是,烛龙本就是他一手安排的,荀诩也被他利用。
最后荀诩出使东吴一年后返回蜀汉,和陈恭一同捕获了烛龙,却与诸葛亮在同一天去世。
而在剧版中,荀诩以一己之力摧毁了杨仪密谋的计划,并直接导致自己的好兄弟被枭首。
结局是他被派往东吴,建立新的情报网。
第三个被改变命运的,是聂远饰演的冯膺。

原著中,冯膺远没有剧中的光彩,因为迷恋柳萤,还把发妻的簪子给了她,结果柳萤是魏谍的事情东窗事发,冯膺去职。
但在剧中冯膺化作了殉道者,以身为饵,引李严入局,为了让整个计划天衣无缝,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不惜故意事败被捉,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只要他的罪名被坐实,那李严就难逃干系。
但因为陈恭最后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罪名,冯膺官复原职。

原本冯膺自爆是想把陈恭摘出来,让他置身事外避免受到此事牵连,但如今也无可奈何目送陈恭被枭首。
第四位被改变命运的,是李严心腹狐忠。

原著中,他才是烛龙,也是荀诩的好友,荀诩办案“灯下黑”,直到最后才抓住他。
结局狐忠却主动对荀诩说,自己这么做,是为了汉室,他从来没有背叛过蜀国。他为曹魏传递假情报,糜冲偷走的弩机图纸,早就被诸葛亮调包了。
而在剧中,狐忠变成了一名普通配角,最终被当作李严同党被抓捕。
第五位,糜冲。

表面看他在原著和剧中的结局差不多。
原著中荀诩跟随糜冲,追查到了蜀汉的草料场,糜冲偷走蜀国军技司的弩机图纸后,图纸跟随运送粮草的车送了出去,糜冲被烛龙灭口。
剧中他是追查陈恭身份身死。
但王骁为这个角色注入了巨大的人格魅力,当糜司马的身影湮没于乱刀之中时,仍在以一敌众、身受重伤还提刀蹒跚挥舞,让观众忍不住为之共情。
第六位,诸葛亮。

原著中烛龙是诸葛亮一手安排,一切都是他的一盘大棋,目的是引李严入局,摆脱北伐掣肘。
剧中诸葛亮对这一切并不知情,在得知杨仪计划后,怒斥他党争要有底线,做人要有原则。
第七位,李严。

原著和剧版中,他都掉进了圈套,最终都被贬官。
但原著中诸葛亮一死,他觉得自己复职的希望彻底破灭,也郁闷而死。
剧中李严手握已经化为灰烬的密诏,欲哭无泪,最后走投无路时,在马背上嘶吼要见诸葛亮,最终他和诸葛亮在牢房中第一次推心置腹地交谈,但命运已经尘埃落定。
第八位,柳萤。

原著中荀诩安排高堂秉用美男计诱惑柳萤坠入情网,结果她的一片痴心,却成了高堂秉利用她的工具。在看穿了高堂秉的真面目后,她刺伤了高堂秉,随后决绝自杀。
剧中她的命运彻底反转,受命毁掉李严手里的先帝密诏后,本来她已经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但是陈恭把自己的令牌给了她。
结果她发现盗不走书斋中的密诏,就乔装一把火把书斋烧了。
大结局她看着荀诩和陈恭给她的两块出城令牌在睹物思人。

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命运,都和原著不同,即使命运走向一致,在故事中的角色也天差地别。
但变得最令人厌恶的,还是第九位,杨仪。

剧版大结局让几乎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他那句,“都是为了兴复汉室”!
但这个将兴复汉室挂在嘴边的人,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得知郭淮要陈恭用荀诩的人头作为投名状,他毫不犹豫地说出荀诩必须死,“因为孝和的作用已然完成,没有价值了”。
相比之下,诸葛亮几次胜券在握之时,眼中却布满忧郁,他不喜爱杀戮,更不享受这一切,这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勉力将蜀汉的命运扛在肩上。

而杨仪不过是官僚系统里随处可见的权力蛀虫。
这种人其实没有信仰和底线,他的信仰,只有权力本身。
到最后,这出三国无间道的赢家当然也不是杨仪,而是郭京飞饰演的郭淮。

虽然他反间陈恭 “青萍计划”表面彻底失败,但其实却成功了,因为他还是挑起了蜀汉的内斗,诸葛亮的二次北伐也因为这场内斗又失败了。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谍战游戏根本不可能有赢家,永远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到最后,所有人的命运都一片血肉模糊,混沌粘稠。
最终,就是一个“无解的棋局”。
人人以为自己是下棋的人,其实人人都是棋子。即使再聪明,面对难测的命运,每个人都是管中窥豹,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
但正因为剧中没有一个完美的人。他们才是完整而真实的“人”。
2、 大结局后重写角色塑造排名,谁升到第一?
《风起陇西》的“演技含量”可谓极高,陈坤、聂远、常远、尹铸胜、王骁、俞灏明……个个都是实力演技派。
就连郭京飞、董子健这些戏份不多的角色,也是妥妥的演技派。
几乎所有人都完成了表演任务,但谁演得最好?
一开始,出人意料的,是没在主演前列,却塑造了前半段最高光角色的王骁——糜冲这个原著中并不十分亮眼的小人物,被他演得太亮眼了。

一方面,这个人物死咬住陈恭不放,从剧情上令人十分讨厌,但另一方面,这个兢兢业业打好这份工的角色,却又让无数打工人代入。
如果不是各为其主,这个机智幽默的人物大概率会和陈恭他们成为好友,因为他们都是一种人:为完成使命,虽百死尤未悔。
他智慧而隐忍,在污浊的谍战世界中还守护着坚定的信仰。也正是这份信仰和机智,让他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他最后那句轻描淡写的:要什么证据,就是不信我。
竟能让无数等着他下线好让陈恭解除威胁的观众瞬间心碎。
其实并不是糜冲可爱,是王骁为这个人物加太多分了,是王骁演得太有魅力了。
但进入剧情后半段,一直到大结局之前,演技飙升到第一位的,是聂远。
就像之前说的,冯膺这个人物,在原著中也不起眼,但剧中这个角色却变得举足轻重,一是编剧把他变得重要了,更关键的是,聂远把这个人物,演得神采飞扬。
聂远演出了角色的精明,在遭受诬陷拼死逃狱后,他选择投靠李严,出卖杨仪,面对老奸巨猾的李严,聂远的台词声声入耳,身体语言、节奏、情绪把控严丝合缝,没有丝毫破绽,当年的偶像小生,如今已经完全蜕变为真正的演技派。

但最难的,是聂远最后把这个聪明绝顶的人物,演成了一个甘为信仰付出一切的殉道者。
冯膺这样城府心机过于深沉的角色,原本很不讨喜,但聂远把他演得太讨喜了。
有场戏是冯膺和杨仪同时听说郭淮要求陈恭亲手杀掉荀诩,杨仪第一反应是让陈恭为大义下手,而冯膺却提醒陈恭,如何抉择要三思。
那一刻聂远演绎的冯膺是令人感动的,他愿意为了自己的信仰,毫不迟疑的献祭自己,但并不认为为了信仰随意牺牲他人性命是理所当然。

冯膺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而聂远完全演出了角色的隐忍悲壮,真正的理想主义者,面对生死都是淡然的。所以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听到孙令的一声姐夫,那淡淡一笑,太过动人。
可即使聂远和王骁的演技已经这么好,这么完美。我依然要说,大结局两集过后,演技最好的前三名,没有他们。
大结局后的第三名,是尹铸胜。

作为公认的话剧舞台之王,尹铸胜整部剧的台词功底、演技拿捏都收放自如、十分精彩,但最后让他整部剧的表演更进一步的,只用一场戏。
就是他明白大势已去,惶恐之间,被陈恭说动出逃的那场戏。
只此一场戏,尹铸胜的演技,堪称出神入化,彻底演出了一位权臣惶惶如丧家犬的慌乱、惶恐、憋屈和无奈。

剧中是刘备的帝王心术,加上杨仪的不择手段,注定了这个角色的悲剧。杨仪之恶,放在权谋剧中是明目张胆,人人皆知的。
李严之恶,却深埋幽暗狭缝间,终有一日忍不住蓬勃而出,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尹铸胜,都演出来了。
第二名,白宇。

只有白宇可以演荀诩,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演,特别是这个大结局,能够让观众看完不想骂荀诩的,只有白宇。
只有白宇,能演出荀诩这个《风起陇西》原著里,最为单纯的角色。
单纯,不是低智。
相反,他有智谋,却不阴险;他重情义,却不软弱;他有理想,但不古板,令人窒息的故事里,他曾是最幽默豁达的那个。
直到他为了理想变残疾,目睹身边的亲人,挚友,一个个死去。

即使这样,荀诩也从来没想过放弃追逐真相的脚步, 唯一一次心软,是他将自己的令牌送给了心爱的女子,即便他知道对方是魏谍。
白宇将这个人物演得太戳心了,所以观众能够理解,为什么陈恭在假意刺杀他后,恳求林良要像护着自己一样,用生命护荀诩活下去。
因为荀诩在这个乱世中,实在太难得。
白宇,演出了这份难得。
但第一名,我给陈坤。

我想任何看过大结局的观众,都应该明白,无论之前陈坤遭遇了多少演技质疑,他都已经彻底为自己的演技正名。
就凭最后两集中,三大名场面。
第一个,杀黄预为妻子复仇。

这本来是一场打戏,但路阳导演真是当代中国导演中,最会拍打戏的导演,不仅是动作和情绪一气呵成,畅快淋漓,而是他能在打戏中,为演员的表演留下空间。而陈坤完全演出了那种,隐忍与克制终于爆发的张力。

所以这场戏,观众能够彻底和角色共情。
第二个,陈恭游说李严出城。
这场戏陈坤和尹的表演都已进入化境,这个场面,也绝对有资格进入2022年国剧演技名场面。

第三个,就是狱中兄弟诉心声。
这场戏,白宇和陈坤,一个攻,一个守,一个试图解开谜团,一个试图隐瞒真相。

到最后真相大白,一句“不要查了”,乱世兄弟情,以及无力的宿命感,体现的淋淋尽致。不管角色本身的遭遇带来的易碎感,还是对冯膺矛盾情感,陈坤都完美演绎。
如果这还不是会演戏,要怎样才算有演技?
最后提一下杨颖。
因为这部剧全都是原声,而她面对的又都是聂远白宇这样的演技派,所以台词功底差等毛病肯定藏不住,但这确实是杨颖在国剧中表现最好的一次,因为路阳会用人:美人出场,台词越少,效果越好。
她的确精准地完成了角色任务,至少不会让观众出戏,对于杨颖来说,已经是一次演技突破了。

到最后,剧中的好演员,一起演出了一出好戏。
历史都是由人写的,但剧中很多是那种“写不进历史的人”。但这些演员演出了角色的名字,让观众记住了。
因为“演员演角色,是演他们的弱点。”剧中的好演员,都抓住角色的“弱点”。
这些弱点立住了角色,也打动了我们。
3、路阳为什么拍出了一个国产古装最虐大结局?
但为什么《风起陇西》还是曲高和寡?
谍战剧一直在影视作品占有一席之地,从《潜伏》《黎明之前》《风筝》等经典作品,到去年底《对手》,都既赢口碑,又是爆款。
《风起陇西》将三国时代与谍战结合的故事搬上荧屏,首度上演古装谍战剧。路阳又拍得极好。

信息高密度,服化道高还原, 节奏、制作、剧情发展,全在牵着你走。看漏一秒,必须回看。
放在长期注水的国产剧中,简直独树一帜。
路阳打造《风起陇西》,完全是拍电影。

室内场景仅有为数不多的案几、矮凳、书简,火光、烛光等环境光。细心的观众能发现,剧中蜀地的房子墙上常常湿润,草叶是滴着水的,相比曹魏,蜀地的植被也更加丰富多样。连环境音也考虑到了,因为除了剧情之外,导演还要完成古人生活的视觉呈现。
剧集的动作场面不多,但每个都很绝,大结局陈恭截杀黄预的场面,可以封神。

那完全是真是的古代打斗的感觉,短平快,有效率,没有花招,不走架势,凌厉、迅捷、力道和情绪十足。
到最后,整部剧的观感,刺激,带劲。
那为什么剧集还是没能成为收视爆款?
我想一个原因是:剧集过于烧脑。
暗藏玄机的对话,暗杀、离间、诬陷、窃密……剑拔弩张、瞬息万变的古装谍战宇宙,反转加反转,反击再反击。
但。对于忙碌了一天的普通观众来说,这样的古装谍战,太费脑子了。

但最关键的原因其实是:观众到最后才发现,《风起陇西》根本不是一部爽剧。而谍战剧在观众印象中,就该是爽剧的。
比如观众的一个巨大疑惑是:看了24集,好像一场三国无间道下来,一切并没什么改变,除了主角死了。
对啊,表面看,烛龙落网了,但烛龙其实是蜀国自己安排的。
主角们挖空心思、不惜付出性命,结果怎么样了呢?好像一切都是虚无。

好像最后真是击败了李严。但他们复兴汉室了吗?
所有人都知道,诸葛亮离去世后,蜀国离灭亡之日也为时不远,最终都是败亡,陈恭付出那么多,保住了所有人,然后呢,蜀国还是灭了。
这个结局,何止是不爽,简直是太不爽了。
传统爽剧结局是什么?
大团圆。至少,是善有善报。
但不爽的大结局,就不动人吗?我却觉得,非常动人。
时势和命运当然不由他们掌控,可每个人仍不得不有所抉择和进退。
有人忠诚于信仰九死不悔,有人明知不可而为之,乱世中的殉道者无法被镌刻在历史上,因为他们的全部肉身已经构成了洪流本身。
《风起陇西》剧名有“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的意思,其实是借助家国之事,演绎小人物的人生悲喜。
比如裴绪,在树林里看着中箭的荀诩,以为荀头死了,就拿树枝将其掩盖,以免被敌人毁尸。

最后他那句“碎碎念”令人动容,说今天是自己殉国的日子,没机会照顾荀头了。
又比如荀诩,失去了妹妹,挚友,爱人,这辈子都得带着一身的伤病,这么遗憾地活下去了。
陈恭更是一个悲凉的人物,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被动的,被动的加入到冯膺杨仪的布局里,最后舍命救了荀诩,自己却要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
但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吗?
就像导演路阳自己说的,“在三国那个恢弘纷乱的历史时代中,陈恭、荀诩等角色,他们只是活跃在蜀汉和曹魏之间的一些小间谍,棋子一样的角色。他们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情感的羁绊和烦恼,有软肋。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不是超人,不是上天选中去完成一些特殊历史使命的人物,但他们却有理想,并且尽可能做出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他们身上那些义薄云天、守信重诺的气节,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所信奉的一种品德。”

这些人是不会变的,即使重来一次,相信他还是会为了追寻真相跌得头破血流,因为密不透风的权谋背后,始终有坚定的信仰与柔软的人心。
这些乱世小人物的情与义,是有意义的。
三国的历史命运自有注定,但这些流传下来的品格,造就了中国人。
而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其实也在剧集主创身上,《风起陇西》是一个崭新的三国题材,在古装类型的外衣下,它带了该类型中罕见的谍战、职场元素。路阳还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手法去拍,你以为他拍的是爽剧,其实不是,你以为他拍的古装谍战,但最后他探讨的,是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
大结局那场戏,我还一直等着,以为陈恭会在去东吴的船上忽然冒出来,可惜还是没有。

有些结局,终究难以改变,就像《风起陇西》,最后也没成为国剧爆款。
但在这个大量充斥工业快餐,人工糖精的国剧市场。这是一道值得慢品的功夫茶。
荀诩就是一个普通人
此前,白宇看过《绣春刀》和《刺杀小说家》,对路阳导演的印象不错,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不过当路阳来邀请他出演荀诩一角时,却说服了他很久,这在许多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对此白宇大笑形容道:“只是稍微给他那个啥,拉扯一下,哈哈哈哈哈。”
在他看来,角色是否吸引他,依旧是他选择项目时的第一标准,然后才是合作者。“我觉得整个剧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我得很认真地看好几遍,才能把这个故事看明白。说实话,一开始觉得荀诩有点‘傻’,后来路阳导演不断地跟我交流,让我突然觉得,这就是人吧,这就是个普通人。”
在司闻曹中,荀诩所在的靖安司负责国内反谍,维护稳定,并不需要他和很多人勾心斗角。“他就是一个坚守自己内心的普通人。”
通过路阳的不断解说,白宇也不断冒出对角色的想法,最终还是觉得荀诩值得去演
02 荀诩的成长有妥协
他成了第二个白帝
播出后,没出白宇所料,由于荀诩的失误导致了几个不可挽回的后果,让一些观众对于这个“不开挂”的男主角颇有微词。
对此白宇开玩笑“回击”:“你以为你去了那个年代干这些事,就可以干得非常好吗?在勾心斗角非常厉害的一群人中间,演一个相对正常、不擅长勾心斗角的人物,也挺有意思的。毕竟他们都那么厉害,那我就不厉害呗!”
在白宇看来,人永远是经历了重大事件之后才会审视自己,才会有所改变,“尤其是他妹妹的死。”
在得知妹妹是因烛龙跟踪自己而暴露后,重伤躺在床上的荀诩用力撞头大哭,令无数观众共情。

白宇表示,这场戏他断断续续想了很久要怎么去表演,一直没有想到一个很满意的解决方案。
“因为我刚被打完,下半身啥都不能动,手能动,但也不能这样来回乱动。那天去了现场之后,我就躺在那儿,一躺突然发现,这个枕头是木头的,我头可以动!我当时就想,要不然感受一下?尝试一下?然后演的时候就去尝试了,没想到还不错!”
毕竟是后脑壳撞在木头上,“疼肯定是有一点疼的,但是也没那么疼。”白宇大剌剌地说。

由于继承了诸葛亮“以人为本”的精神衣钵,荀诩一直视诸葛亮为标杆。那么在察觉高层人物阴谋内斗的过程中,荀诩就从来没有怀疑过诸葛亮吗?
对于这个脑洞,白宇思考了一下说:“如果说有证据摆在面前,荀诩肯定是会怀疑的。但是没有证据,我怀疑他干啥?而且我家一直都是诸葛丞相的门生,从小耳濡目染看着诸葛先生做的这些事情,肯定是绝对的相信。”
大结局中,陈恭选择牺牲,荀诩活了下来,又完成了一个痛苦的成长。
“我觉得对于荀诩来说,陈恭的选择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荀诩当然不希望陈恭做这样的选择,不想让他去死,但是他又能理解陈恭,必须要这么做。

白宇承认,这样的结局,可能活下来的人,比死去的人更难受,很残忍。
“我自己内心觉得,荀诩做了一些妥协。他小时候听诸葛亮说,‘人最重要’,于是就被局限在这里面,他的格局可能没有那么大。”
最后荀诩出使东吴,在白宇看来,就是一种妥协,“他去东吴,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间谍的身份在。他明白自己做的事,是在为国家稳定做贡献,不单是为了人民眼下的幸福,还有更长久更长远的幸福。”
记者问:“那他会变成第二个陈恭吗?”
“对,我觉得他就是第二个白帝了。”
03 平衡感性的释放和理性的控制
剧中,荀诩认为复兴汉室的内核,应该是让所有人实实在在地过上好日子,因此他忠于职守,忠于对真相的挖掘探究,在勾心斗角的司闻曹里,只有他一直在查案,甚至因为这样的秉性,被高层人士连番利用。
也正因他的特别,兄弟陈恭千方百计想保住他的性命;魏谍高堂秉和柳莹尽管身属敌营,却都对他动了真情。
这个角色最难演的部分,就是如何让大家相信,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里,有这样一个纯真的人。
路阳说,白宇给荀诩增添了许多个性上的色彩,激发了角色创作思路。荀诩的乐观主义、面对爱情时的纯真、坚持调查真相时的“轴”,都是天然存在白宇身上的。

出道至今,演过甜宠剧、姐弟恋,白宇不缺爱情戏经验,还被粉丝赞为“吻戏之神”。不过在《风起陇西》中,荀诩和柳莹的感情戏,只能在相互试探、相互成全中点到为止。
而白宇在表现荀诩的懵懂羞涩时,非常自然,他笑言这个状态不需要“调动”,“只要你相信爱,这就有了,你要相信爱。”
有时候演着演着,白宇自己性格里的东西会跑出来,路阳会提醒他往回收,对此白宇承认:“对!因为有时候演着演着你演嗨了,可不就会贼感性?当然,这也是我不断在做的一个功课,寻找感性的释放和理性的控制之间的平衡。”
不同于拍《沉默的真相》期间,白宇早早就在内心准备“江阳丢钱包”的名场面,此次《风起陇西》并没有这样需要过早准备的戏。
“因为我把剧本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有很多东西一旦不仔细看,就会看不懂,所以我要把整个故事的情节了然于胸。在拍摄前一天做功课的时候,会稍微多花时间准备,我不想刻意去多设计一些什么东西。”

荀诩和陈恭在狱中诀别的戏,是全剧最后一集的重头戏。
由于采访时,本剧还未播完,担心剧透的白宇一度对记者开启了“忽悠模式”:“这场戏我没有哭!我非常冷酷,冷酷到底!”(事实是荀诩抱着陈恭放声大哭,白宇哭到“咔”之后都爬不起来)
这是一场长达14分钟(拍摄时16-17分钟)的双人对手戏。
拍摄时,路阳让白宇和陈坤每条都完整演下来,足足拍摄了大半天的时间,并且当天只拍了这一场戏。
“这场戏确实比较重要,我的台词量又很大,主要是讲整件事的前因后果。那会儿我们也拍到后期了,经历了那么多事,其实在心里边早有了感觉,到现场直接就是去和坤哥做一个碰撞。”
拍第一条之前,白宇陈坤与路阳商议,先按照他俩自己的想法演一遍,“结果第一条拍完,果然没啥问题!情感非常之饱满!我们两个人都感觉演得很爽。”
然后路阳再对他们进行调整,又拍了几条。
“那天拍了多少条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和坤哥的情绪一直都在,很神奇,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这种经历,能把情绪保持得那么久。”
这场戏给白宇的触动是,导演和演员各有角度,“有时候演员会比导演更感性”,而如何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进行分配,是他一直寻找的方向。
04 体验倒吊水刑,是个千载难逢之机
热爱近身格斗,打戏只练了10分钟
《风起陇西》拍摄的时间正是象山最热的时候,加上打光灯照,棚内的温度时常超过40度。
演员们穿着三四层的古装戏服,妆容上又都带着胡子,大汗淋漓的状态下需要不断补妆,全靠强大的意志力坚持。
据路阳透露,许多演员肉眼可见地瘦了,白宇更是越拍到后面越瘦。
本剧的外景多选择了真正的野外,溪水里还会出现水蛭,剧组人员都得在脚上套着塑料薄膜以防被水蛭咬。
不过白宇基本上不怎么叫苦,反而乐在其中
作为剧中“受刑”戏份最多的人,白宇还首次挑战了“180度倒吊入水”的水刑戏。

他坦言,自己亲身上阵做这样的表演,首先还是因为剧组的安全措施做得非常好,让人非常放心。
“你平时哪有机会体验被人吊着又闷在水里的感受,是不是?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尝试一下。上去之后,我又想看看吊的时间长一点是啥感觉,确实很上头,确实非常上头!不过我自己还觉得没啥事的时候,他们就把我拉出来了,我说你咋就给我拉出来了呢?”

从成片和花絮中看,这段表演非常真实,尤其是头埋在水里的挣扎,颈部青筋暴起,窒息感极强。
白宇说,虽然有鼻夹保护,没进太多水,但吊的时间长,还是会让人恍惚,所以出来的效果,一半是表演,一半也是真实状态。

他向记者细细地描述了当时的体验,“你这么想,你整个人倒过来了,先给你倒个十秒钟二十秒钟,再给你扶回来,你没啥感觉,然后你歇个几分钟,再这么去倒,血液会一点一点慢慢地上头,而不是会突然一下子上头。而当你休息下来的时候,你的血液还没有全部流回去,然后你再去倒,就会一次一次地积攒这个血液上头的度,这是我自己亲身的感受。你吊的时间越长,人就会越恍惚,你一定会难受。”
剧中,白宇只有一场真正的打戏,就是荀诩在野外搭救柳莹。这场近身格斗被路阳赞为“兼具协调性、节奏感和爆发力”。

而这场戏,白宇只练了5-10分钟就拍了,“就那两下,有啥好练的,是不是?手到擒来!”
“我肯定没有打过瘾,我一直喜欢这种武侠的东西。”他也期待,能像路阳前作那样,让演员提前去进行大量武术训练。
相比套招,他更偏爱近身格斗,“电影《师父》里,廖凡老师拿着两把刀,虽然动作很慢,但就是一下一下,又感觉很真实!我喜欢这种!”
05 拍《龙城》时意识到
自己拍《陇西》的进步
虽然路阳很爱护演员,但作为电影导演,他拍摄电视剧时的工作方法还是接近电影,完全以制作为本,很磨演员。常有演员等待一整天,只拍了一场戏的情况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工作方式确实也让白宇有了表演上的更多思考。
他觉得《风起陇西》对自己的表演生涯有很大的影响。

“在拍摄过程之中,我可能没有发现这一点。但后来我拍《龙城》的时候,我发现了,我觉得我又进步了,而且进步还挺明显。
但究竟是哪方面的进步?白宇又觉得难以形容。
在这方面,他更多的是一种动物性的直觉。在某个达到他极值的表演时刻,会产生他自己说不上来原因的莫名其妙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未必和结果有关。
说到底,他还是太热爱表演了,演戏很大程度上让他获得了自我满足,至于要走到什么样的高度,从来不是他考虑的点。
“人只要不断地进步就好了,能到什么程度,就看造化。”
对于路阳希望和他再次合作,他斩钉截铁地回应:“我的意愿就是,请路阳导演带着好剧本来找我呀!来找我呀!
隔着语音电话,都能感受到他摇头晃脑的兴奋。
06 还没适应无缝进组
从不担心被定型
过去,白宇很少与合作演员真正成为好友。但最近,与《乔家》合作的妹妹宋祖儿,与刚合作不久的陈坤,与陕西老乡白宇帆,都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
“说实话,我觉得就是很巧,人与人之间是有气场的,真诚真的很重要,你能遇到一个真诚的人,而且在一起合作,那为什么不交个朋友呢?”

在他看来,与陈坤培养出如荀诩和陈恭那样的默契,也是因为彼此共有真诚和感性。“表演上也一样,我觉得人一旦真诚了,真的会给彼此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在私底下,他也真的就像哥哥一样地照顾我。


1条评分金币+36
huozm32831 金币 +36 - 2022-05-2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suohan888

UID: 751206


发帖
62512
金币
114
道行
385
原创
2
奖券
379
斑龄
0
道券
1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6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2
最后登录: 2024-09-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5-10
结局有点太突兀了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2022-05-2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4642
金币
765
道行
12531
原创
906
奖券
1327
斑龄
0
道券
1236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56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09-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2-05-12
越古装 越胡编 越扯淡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2022-05-2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