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西藏竟然也有天主教堂,而且还非常漂亮,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的教堂之一,不过这个天主教堂也是西藏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规模并不大,位于康青公路214国道旁,与著名的芒康千年古盐田相邻,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盐井天主教堂。
盐井天主教堂位于千年古盐井的上方(千年古盐井位于峡谷之中,而这个教堂位于峡谷之上),它的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据当地朋友介绍,盐井天主教堂是一个中西文化、藏、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典例,它在中国佛教、藏传教史上也是罕见的交流的一种宗教文化。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座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855年,距今已有166年历史,由当时的法国传教士邓德亮与比特创建,但是民间也有一些其它的版本,有的说是1878年一位姓白的法国传教士将天主教传入西藏,1880年又去巴塘与当时在巴塘传教的比特神父汇合,于后来1887年在巴塘被驱逐,只好由打箭炉返回到盐井,才修建了这座天主教堂。
另一个版本是1991年刘君在《西藏研究》发表的论文“康区外国教会览析”称“盐井教堂为19世纪60年代法籍吕司铎开办,有信徒342人”,所以民间传说的版本很多,至于哪一个是真的,渝帆也没法去深究,不过很有特色却是真的。
据了解,天主教在西藏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充满了艰辛,据清朝史书记载,在西藏地方政府与拉萨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清政府的各方压力下,法国传教士于1865年9-10月间被驱逐出境,后来又有传教士悄悄来到了盐井,继续传播天主教,使得这座教堂得以存留于世。
据了解,当时外国传教士在这里传播天主教曾受到藏传佛教僧谷及西藏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冲突,其中上个世纪40年代与刚达寺的冲突最为剧烈,该教堂一共15位神父,其中有7任被杀害。
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当地教众向昌都地区政府申请恢复,经过人民解放政府主任邦达多吉等人的调解,天主教堂得以重新开放,虽然后来在六七十年代又遭到损毁,但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落实新的宗教政策,当地老百姓可以各自遵循不同的信仰,和平共处。
按照相关的介绍,目前我们看到的天主教堂应为上个世界八十年代重新修建,建筑巧妙的融入了藏式民居、中式建筑和西式建筑的多种风格,使其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而且这里的天主教也入乡随俗,虽然也把圣诞节当作一大节日,但也像其它的藏族同胞一样把藏历新年视作新年的开始,他们在庆祝圣诞节的时候,除了神父主持弥撒、讲经布道之外,还会有藏族传统的锅庄舞、弦子舞来庆祝,也算是一种文化的融合。
有当地朋友介绍,当地老百姓家庭中,有的人信仰藏传佛教,有的人信仰天主教,一个家庭两种信仰,却能和平共处,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存在,这也显示出我国的文化包容与文化自信。
至于说它是我国十大最美的教堂,也不知有哪些依据,我们只是在教堂的展板与宣传资料中看到有这样的介绍,但若能与圣·索菲亚教堂、广州圣心大教堂、佘山圣母大教堂 、徐家汇天主堂、洪家楼天主教堂、西什库教堂 、圣弥厄尔教堂、香港圣约翰大教堂等齐名的话,不该如此默默无闻,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