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的100年里,全球哺乳动物的平均体重将会下降25%。其原因是许多大型物种面临着灭绝的风险。相比之下,在过去的13万年里人类的体重下降了约14%,相当于每个世纪体重下降0.0001%。科学家们认为,人类应该对此负责,并提高警惕!
人类肆意破坏动物的自然栖息地,享受着狩猎过程中的收获的成就感,工业活动更造成了气候的大规模变化。研究人员Rob Cooke认为,迄今为止鸟类和哺乳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人类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例如滥伐树木、狩猎、集约农业、城市化,加之全球变暖对其他生物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通过对15484只鸟类和陆地哺乳动物的体重、产仔(或窝)大小、饮食、栖息地以及世代之间的时间长短这5个特征进行分析后,科学家预测,物种体型的严重缩减可能会对生态和物种进化产生长期、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参考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拟定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研究人员预测了未来100年内地球上最有可能灭绝的物种。其中,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的苏门答腊猩猩的存活率仅为1%,而濒危物种东北虎有30%的可能性到本世纪末彻底灭绝。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我们将在下个世纪目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Felix Eigenbrod解释称,我们已证明,如今物种的快速灭绝不是随机的小概率事件,而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些物种将会被生态系统淘汰掉,其机制取决于不同物种对生态变化的适应性。其中体型小、行动敏捷的物种(如啮齿动物和鸣禽)在被追捕过程中更容易逃脱,而体型较大、适应性较差的物种(如犀牛和鹰)则面临更大的灭绝风险。
这项研究结论与联合国关于物种多样性的报告不谋而合,表明我们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进程之中。不过濒临灭绝的物种还存在于地球上哪怕一秒钟,我们都还有机会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可能造成的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