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熟悉三国故事的人,想必都听过这句话,其中,卧龙先生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而对于凤雏,人们至多知道其名字叫庞统。被史书誉为可并驾齐驱的两个人,实际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却如此天差地别,实在令人有些费解。不过,若是对庞统其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则就会释然。庞统,一个有才却无运的悲剧人物,一个注定让刘备三分天下的人物。 历史中,庞统的一生着实令人叹息,其颇有才华,否则,难以与多智近妖的诸葛孔明并肩而立,但是其才华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空留遗恨于世间。纵观庞统短暂的一生,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概。在此,通过对其生命历程进行梳理,可以反思自身,亦可以窥探刘备缘何只能三分天下。有大才大志 在历史评价中,庞统其人的才华备受肯定,而且胸怀大志。这亦是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主要特征。换言之,三国时代是诸多英雄豪杰逐鹿天下,和各路奇才竞相绽放的时期,庞统亦希望自己非凡的才干有用武之地。 由于庞统英年早逝,尚未得以成就一番功业,故后世之人多认为,其才华并不出众。甚至,在某些时候,凤雏之名会被认为是,用来纪念的虚名。实际上,庞统的才华在为数不多的,可查阅史料中,均有所凸显和证实。 首先,与诸葛孔明师出同门。二人皆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而且据史书记载,水镜先生对庞统的才华极为欣赏。透过卧龙可知司马徽识人之能,因此,庞统的学识才华当绝非空名。 再者,庞统入仕后的所为,亦展现了其非同一般的才干。在微观层面,可从其被任命为知县后的,行政能力方面得以验证。庞统初时被刘备任命为知县,其竟然可以,以高质量水准在半炷香内,处理完三个月的批文,以至于一向桀骜不驯的张飞,都心悦诚服和大力推荐。 在宏观层次上,庞统对于刘备入主四川,起到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庞统死于落凤坡,且是被当时的,四川之主刘璋手下所杀害,这给足了刘备,攻打和占领四川的理由。 而且,不少史学家分析,庞统在落凤坡身亡,乃是其为刘备,师出有名而杀身成仁。这件事背后既体现了庞统的智谋,亦可以说明庞统心怀大志,以至于甘愿为志向而献身。叹不得良运 今天的人们对庞统的评价不算高,源自于其没有建立不凡功勋。亦可以说,庞统有并肩于诸葛亮的名气,却没有与诸葛亮相匹敌的功绩。史书中,有记载庞统参与政治活动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发现其才干,却没有足以令后世敬仰的重大功劳,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其难以给出相对理性的分析。 与三国时其他文人志士相比,庞统的运气不算好。其36岁离世,在其生命历程中,并未获得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在当时群雄并起,乃至三分天下雏形初现之时,庞统选择了,被称为汉室正统的刘备,尽管刘备是当时实力最为弱小的一个。 这个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庞统看重的是刘备的,汉朝后裔身份和仁德之名,不过,其并未能够如同诸葛亮一般,受到刘备的器重。此外,当时刘备尚在创业中前期,难以为庞统提供施展才华的庞大舞台。或许用郁郁不得志,评价庞统有些言过其实,然而,位不配其才似乎并不过分。刘备亦枉然 庞统的悲剧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时运不济,或者称之为“天时”不到。就当时的天时而言,刘备无法统一全国,甚至孙权和一代枭雄曹操,都没有这个能力。或许这就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命运。 后来曹魏与西晋,相继吞并蜀汉与东吴而一统江山,那时的主政皇帝,和辅政大臣相比,三国争雄时要羸弱很多,却在客观上实现了,祖辈们历尽千辛万苦,依然不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运气,就是“天时”来临。 庞统临终的那句“今日吾死,乃是天命”听起来令人有些心酸。其实,庞统对当时的社会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明白刘备亦只能三分天下。当然,作为同门师兄弟的诸葛亮,亦明白这个道理。这句话里透着不甘,透着对社会大势的无奈。 也许今天的人们,无法理解庞统的思想,毕竟可以三分天下已是不小的成功。若是回归到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人们才能够真正领受到庞统、诸葛亮以及相同身份,或地位的士者们对天下一统的渴望。 庞统,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可以发挥更大价值的人物,但是却将生命定格在了36岁的落凤坡,其带着不甘逝去,也怀着通透和无奈,告别自己的主公和师兄弟。从此,世间只剩下卧龙。刘备亦在卧龙辅佐下,开创了蜀汉政权,为华夏留下了三分天下的篇章。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天下大势的规律。[ 此帖被zhdf在2021-12-27 11:0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