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成为反面典型,似乎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虽然金圣叹对宋江的评价不高,但是清朝其他点评大师,对宋江的印象还不错,比如我们看王望如、李贽、叶昼、袁无涯、余象斗等人的《汇评忠义水浒传》,里面就没少说宋江的好话。 宋江之所以饱受诟病,就是因为他有始无终:一开始他发誓要血染浔阳江口,还敢笑黄巢不丈夫,结果跟朝廷打过几仗之后就拉了松套,既不反昏君也不反奸臣,反倒对童贯卑躬屈膝,成了摇尾乞怜的皇家之犬。 宋江有野心,而且也并不傻,只要是个正常人,但凡有机会当皇帝,那都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所以宋江受招安可能也是迫于无奈:梁山弹丸之地,又被水泊环绕,既没有战略纵深,也没有回旋余地,只要被围困上几个月,本来就各怀心腹事的梁山好汉,就可能作鸟兽散,宋江也极有可能被口服心不服的官军降将,绑起来向朝廷纳了投名状——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等人,联合起来要做掉宋江,鲁智深武松也挡不住。 宋江背负了“投降派”的骂名,这骂名是后来才有的,在北宋宣和年间,梁山好汉们好像没有几个真正反对招安,比如我们熟知的阮氏三雄,就是只恨奸臣贪官而不恨皇帝的,他们甚至认为招安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梁山军投靠朝廷后去打方腊,阮氏三雄最后只剩了一个,但他们对招安却一点都不后悔,阮小二阵亡之后,阮小五阮小七居然去劝宋江:“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强似死在梁山泊埋没了名目。” 从阮小五阮小七这番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忠义之心,同时也能看出,他们对宋江带领大家“走上正路”,也是心存感激的。 阮家兄弟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作为石碣村渔民,他们跟昏君奸臣没有什么交集,欺负他们的,一个是贪官污吏,另一个就是梁山贼寇:“什么官司敢来禁打鱼鲜?便是活阎王也禁治不得!如今泊子里新有一伙强人占了,不容打鱼。在先这梁山泊是我弟兄们的衣饭碗,如今绝不敢去。” 在阮氏三雄眼中,王伦林冲等梁山强盗,是比贪官污吏还可怕可恨的:贪官污吏横征暴敛,而梁山强盗则直接断了渔民生路。 阮氏三雄上梁山,为的只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成套穿衣服”,当这个愿望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当然也会有其他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所以阮小七一开始也是“受了诰命,已往盖天军做都统制职事”,他是被王禀、赵谭弹劾之后“追夺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而绝不是主动辞职。 阮氏三雄不反对招安,这在水浒原著中是有记载的,鲁智深武松李逵反招安,但是也没有因招安问题跟宋江分道扬镳。 李逵是个欺软怕硬的混不吝,被宋江一通吓唬,再也不敢提反招安的事情了。只有鲁智深武松不但正面硬刚宋江,把宋江驳得哑口无言,而且招安之后也不肯脱下直裰换官服,这说明他们之所以接受招安,只是想为国效力,而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至于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等原朝廷军官,应该是无一日不盼着招安,而且宋江给他们下跪劝降的时候,已经画好了一块大饼:“有机会咱们就招安,梁山只不过是一块跳板。” 别的暂且不说,就说大刀关胜,招安之后他是升官了的:关胜原本只是“浦东巡检”,属于“屈在下僚”,征方腊回来,受封“大名府正兵马总管”,那可是一个与“御营兵马指挥使”、“应天府兵马都统制”平级的职位,不是中将军长,也是少将师长或军分区司令,而那个“浦东巡检”,可能只是个少校甚至尉官——《文献通考·职官十三》记载,巡检就是个归县令管的九品官。 细看梁山一百单八将,真正反对招安的是有一个人,那就是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想起了《封神演义》里的申公豹:申公豹一句“道友请留步”翻来覆去地说,把好几十位修道之人送上了封神台;不差钱而且要钱没用的入云龙公孙胜积极参与智取生辰纲,当然也是别有用心。 如果公孙胜想要生辰纲,完全可以做得滴水不漏,只要刮一阵风,那十万贯金珠宝贝就会变成他的囊中之物,但是他偏要去掺和那漏洞百出的“智取”,极有可能就是要把晁盖等人都送上梁山。 公孙胜不要钱,也不想当官,如果他想当国师,那么宋徽宗驾前的茅山道士刘混康和温州道士林灵紊,都得乖乖退位让贤。 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在北宋强敌环伺,江山社稷风雨飘摇之际,公孙胜奉师命下山,既是红尘历练,也想济世安民,所以他首选的目标就是绰号很霸气的托塔天王晁盖,然后才是自称得到九天玄女青睐的及时雨宋江——不管谁龙飞九五,都比只会写字画画的宋徽宗赵佶强。 读者诸君都知道,梁山聚义是宋徽宗赵佶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而靖康之变发生在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两者之间只差了八年,如果这八年间中原易主,那么开国之君和开国元勋肯定比承平日久的宋朝君臣能打,金兵能否打进汴梁城,那还真是一个未知数——李世民刚登基的时候,也曾被突厥可汗打到家门口,但最后还是化险为夷。 历史不能重演,但有时候发生的事情,却会惊人地相似,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公孙胜,就是肩负着改朝换代的使命下山,一看宋江成不了事儿,而且会在与方腊的血拼中元气大伤,这才知道即使是师父罗真人也不能逆天改命,只好落寞地离开梁山军,此行以失败告终。 我们细看水浒传,就会发现公孙胜是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高人,他对招安简直是不屑一顾,这是因为招安不会给他带来半点好处,而且也不符合他下山济世安民的初衷。 公孙胜飘然而去,留下梁山好汉在征方腊时死伤殆尽,这时候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想到:如果公孙胜尚在梁山军中,是不是很多梁山好汉可以逃过一劫?如果宋江抗争到底,在公孙胜的辅佐下,能不能抢在金兵之前杀入汴梁,进而改朝换代以避免靖康之难?[ 此帖被zhdf在2021-10-09 16:4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