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5-01-13
- 在线时间26261小时
-
- 发帖7063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30158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82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70631
- 金币
- 30158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82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62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1-13
|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10-07)
—
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记载,宋朝有个叫田登的做州官郡守,非常避讳别人叫他的名字。因为名字里有个"登"字,所以凡是与登同音的字都不能说,要用其他字来代替。只要是有人犯了这个忌讳的,都免不了一顿毒打,于是举州上下都称灯为火。到了每年一度的元宵节,按照惯例,城里要点花灯并且允许州里的百姓来游览观赏庆贺,官府衙门的官员为了避讳郡守的名讳,就在告示上写"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当地的百姓们看了告示后都觉得非常不满,便有人说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就是这句话的由来。以上所反映的,便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现象和制度——避讳制度。无处不避讳古代注重礼法,人们对于名、字的称呼十分重视和讲究。上对下,长对幼,下对上,幼对长还有平辈之间,都有表示谦卑和礼貌的特定称呼。不能直呼他人姓名,尤其是父母长者和君主帝王的姓名,更是连提都不可以提,由此便产生了中国古代特有的避讳制度。《左传桓公六年》有记载,周朝人用避讳来祭祀神明,人生前名字不需要避讳,死后名字需要避讳。避讳制度最早有记载的就是在周朝,但避讳的出现可能会更早一点。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以后,为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威,避讳制度逐渐形成和初步确立,到了汉代也有了法律形式的避讳制度,在隋唐时期盛,赵宋时期变得更加严苛,明清继行最后在民国止步。避讳的种类分为国讳(公讳)、家讳(私讳)、圣讳(圣人讳)、官讳(宪讳),主要形式根据历朝历代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以及当时社会情况的不同都各有不同。1.上到神明下到野畜国讳(公讳),就是对帝王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避讳对于他来说可能都谈得上爱好了。他的爷爷呢,名叫李虎,于是当李世民执政坐上龙椅时,为了避讳祖先爷爷的名讳,"虎"字就慢慢消失在了书信文本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口头表达之中 取而代之的便是我们知道的古代的"大虫"武松打虎中就是这种叫法,最早使用的是在西晋《搜神记》当中。臣子为了帝王,自然也要避讳,帝王的名讳更是需要避让,为了避唐太宗名字中李世民的"世"字,手下败将王世充在史书里也被李世民改了名字叫做王充,徐世绩与李世民一起并肩征战大杀四方,帮助李世民平定四方被李世民的父亲也就是李密赐了李姓,随后改名叫李世绩。等到了李世民登基继承皇位后又为了避讳,去掉了名字中间的"世"字叫李绩。皇帝任性的后果就使李绩倒霉,如今的史书上看到的三个人名其实是同一个人。为了帝王,动物也要改名。大名鼎鼎的吕后本名吕雉,生于乡野,父母看见山上的雉鸡好看就给自己的女儿以"雉"字取了名字。等后来凤凰枝头,一朝成为后宫之主,万人敬仰的皇后,看到那漫山遍野的雉鸡,为避自己的名讳,便要这雉鸡改名,如今我们所叫的"野鸡"就是雉鸡改名得来的。避讳这个事,就连神仙也逃不掉。古代史书中最早记载的嫦娥其实不叫嫦娥,叫"恒娥",但是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讳,神仙照样不是例外。有一些古书上写月宫的嫦娥,不是什么嫦娥的妹妹,就是嫦娥本嫦娥。2.孝思不匮再往下说就是家讳(私讳),指子孙对父母祖辈的避讳,晚辈对长辈的敬畏之情,多为自发行为,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古代礼法的体现。南北朝有个叫熊安生的人,一日拜见两位许久未见的朋友。这两人其中一人父亲名熊,另一位名安,熊安生为了避讳长辈姓名无奈只能自称"触触生"。明朝时期有一位湖广巡抚名叫宋一鹤,在拜见总督杨嗣昌时,为了避讳总督父亲的名讳(总督父亲名字中有一"鹤"字),无奈把自己名字改做"宋一鸟"。在这种制度下,最令人可惜的还属诗鬼李贺。此人终生未能做官,倒不是因为才华不够,而是因他父亲叫"李晋肃",与"进士"的"进"谐音,故而李贺终生不能参加科举。如此才高八斗的少年才俊因此没了仕途,纵使才华横溢却也抵不过一讳。3.敬尊贤圣圣讳(圣人讳),是指社会所推崇的'圣人'之名,一般全社会人员特别是文人需要回避使用 圣讳各朝有所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汉以后皇帝之名有时世称圣讳。最早的圣人讳出现在宋代。宋徽宗迷恋道教,把老子也放在了该避讳的名单当中,老子名耳,字伯阳,谥号老聃,所有百姓取名和写文章都不可以用到这些字。孔子的名讳更是厉害,清朝规定"孔孟之名必须回避",古书中一旦出现就用缺字法避开,就连皇帝在写到丘时都要警惕避讳,有的缺一笔写成"斤",有的写作"某",有的甚至还用红笔标记出来,就连说读的时候都要发"区"或者"休"的音。而且因为孔子名孔丘的缘故,不少姓"丘"的人都被改成姓"邱",现在的"丘"姓和"邱"姓其实是一个姓,只是后来有人改回了原来的姓氏有的没有改回来,最初的起源则就可以追溯到宋朝。4.不许百姓点灯开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便是古代封建社会避讳制度典型表现,不仅要避讳皇帝,地方州官的讳也要避。官讳(宪讳),指长官之名,下属官员需回避使用,因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他们的名字要避讳,所以又称宪讳。所谓避讳即为避名讳,要求对于历代当代帝王,家中长者和受人尊重的圣人的名字,不能直接称谓和使用,避免在口头上说出和书信文字中使用。避讳的方式和种类多种多样,并且慢慢发展融入到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当中,古代文人都多受影响,到了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也是这一现象的体现。在古今流传的众多历史文献中都有所体现,避讳痕迹无处不在。避讳措施宋代以前避讳制度循序发展,经过几百上千年的试炼和完善,慢慢趋于社会化,内容逐渐规范,伴随着儒学文化的渗透和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了更好地展现君主权威,维护对国家的统治,避讳制度逐渐变成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到宋朝也发展的更加完善严格,甚至达到了鼎盛阶段。宋朝时期光是庙讳即宋代皇帝父祖的名讳就多达五十个字,可见平常百姓文人官士生活多么小心翼翼。科举考试中,考生们的试卷只要稍有疑似犯讳,主考官都不敢录用通过,试卷中有一两个犯讳的被考官发现,则会直接取消录取资格,失去金榜题名的机会。到了宋孝宗时期,应避讳达到了278个之多,文人志士言辞造句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避讳制度下衍生出来的避讳措施自然也就应运而生。古代对于避讳制度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1.炊饼其实是蒸饼改字法即以同义或同音字取代本字。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秦统一六国时改"正月"为"端月",是因为秦始皇名字中有"政"字,和正月的"正"读音一样,因此为避讳郡主名字改"正月"为"端月"。宋仁宗统治时期,其本名名叫赵祯,读音上与"蒸"字相同,所以就把"蒸"字改为"炊"字,武大郎卖的蒸饼也只能叫"炊饼"。这都属于用改字法避讳。2.神仙都让路空字法,就是遇到要避的字时,不写这个字,而是空一格,画个方框或是注个讳字。比如上文提到的徐世绩,第二次避名讳改名就是去掉了名字中的"世"字,直接叫李绩。皇权强大一言九鼎,为人臣民只得服从,不知道当时徐懋功经过这么多次的折腾和改名心里是什么想法呢,徐懋功的父亲子辈心理阴影面积是多大。最厉害的空字避讳,应该就是佛教的观音菩萨了。观音菩萨在唐之前一直被世人尊称为观世音菩萨,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为了避讳皇帝的名讳,就把世字去掉空了出来,改名叫观音菩萨了。时至今日仍受影响,还有很多人叫观音菩萨。3.我身不残比空字法更复杂一点的是缺笔法,是将要避的字的笔画去掉一两笔,变成另外一个字,一般是去掉最后一笔。《康熙字典》里,就将康熙的名字,玄烨,都去掉了最后一笔的点和竖,这两个字如今在手机上也根本打不出来。据说清中期有一位喇嘛和皇帝探讨佛教学说时说起大清国运,那喇嘛说道"我身不残,国祚不灭",意思就是只要我身上还是完整的,清朝的福泽就不会消失,皇位就不会断送。当时的人们并不是很明白喇嘛这话的意思。直到几百年后,清朝皇帝溥仪的出现,溥仪名字当中的的"仪"字,繁体字是"仪",为了避讳,百姓在使用到这个"儀"字时往往省去最后的一撇即我字的一点。由此人们终于明白了喇嘛说的我身不残是什么意思了,而大清朝的国运,也真是自溥仪开始断送。结语古代的避讳制度,如今从如今的角度来看是陋习,存在一定弊端,但必须承认的是,它已糅合在我国历史文化之中,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和它割断。当今历史研究者可从这些避讳制度中探查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特点,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研究历史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掌握了古书中避讳的各种方法和知识,对于今人整理古籍和学习古代文化也是有诸多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