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9阅读
  • 1回复

[猎奇]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帝国的众生悲喜[5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沙漠之虎

UID: 953340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16658
金币
9701
道行
5233
原创
76
奖券
1721
斑龄
0
道券
1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280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09-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9-18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9-18) —

它们
曾经鲜衣怒马
却“生活”在地下世界
被黑暗吞噬 2200多年
直到1974年的“一束光”
将它们照亮
惊艳世人
(秦始皇兵马俑现世的艺术假想图,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然而
光彩照人的颜色
在地下岁月的磨砺
和出土后的加速老化中
消失殆尽
只留下由8000多个真人大小的 俑
组成的土黄色 军团
人称 秦始皇兵马俑
(请横屏观看,兵马俑一号坑,摄影师@刘工)


即便如此
这些兵马俑 仍然
栩栩如生、恍若在世
他们千人千面、各不相同
(兵马俑的不同形象,摄影师@张天柱&柳叶氘&丁俊豪&刘兆铭,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甚至
缕缕发丝,纤毫毕现
(跪射俑的发型,摄影师@张天柱,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两千多年来
黄土虽然将它们掩埋
时光却未将它们遗忘
如今
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
终于可以让我们通过三位普通秦人的视角
重现那段遥远的过往
01
工匠 “臧”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
负责皇室工程营建的机构宫司空
接到一旨命令
要抽调技艺最精湛的工匠
去参与一项新产品的研发
陶工 (zāng)
极有可能被选中参与其中
他曾为皇室 制作砖瓦
作品就覆盖在皇家宫殿的屋顶
( 夔[kuí]纹 大瓦当,摄影师@柳叶氘,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此外
全国各地的制陶精英也被征召
包括来自今陕西大荔和 山西夏县等地的人员
共同组成了一个顶尖的 研发团队
(秦代工匠会在作品上留下名字,即“物勒工名”制度,下图为制作兵马俑的部分陶工名字列举,其中“宫”为宫司空的简称,摄影师@张天柱,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之所以如此大范围地征召能工巧匠
是因为他们将要开发的新产品
不是服务于小官小吏
亦非普通贵族
而是刚刚一统天下
自认为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的 秦始皇
这种新产品
也不是凡世俗物
而是准备在秦始皇死后
和他一起进入地下世界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前的秦始皇雕像,摄影师@柒哥)


用活人 殉葬
是古老的陋习
在商朝便相当普遍
统治者们 要在地下世界
同样 拥有 生前的一切
“事死如事生”
(下图为秦公一号大墓,墓主为春秋时期的秦国国君景公,一个个箱子或匣子装殓殉人,计166人,另有20人无葬具埋在土中,共计殉葬186人,摄影师  )


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剧变,百家争鸣
活人殉葬受到猛烈抨击
于是
权贵们开始用木或陶等材质
雕塑成人像
代替活人殉葬
“俑”
(出自《礼记·檀弓》郑玄注)

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
但此时俑的体型往往远小于真人
并且制作简单
(战国木俑,摄影师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但即便如此
人俑在 孔子的 眼中
依然是活人殉葬的余孽
(出自《孟子》,意在诅咒发明俑的人,没有后代)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而晚于孔子 200年的秦始皇
显然毫不在意孔夫子的看法
而且他还要对俑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升级
即按照 真人形象
制作大型俑
(秦统一全国前的骑兵俑,矮小粗糙,图片来源@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但大型俑的制造难度
显然比小型俑困难许多
包括 在内 的研发团队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试制
终于找到了方法
他们选取骊山北麓的黄土作为泥料
并掺入少量砂粒增强硬度
制成泥胚
然后采用泥条盘筑、捏塑、模制等方法
自下而上制作陶俑初胎
(铠甲武士俑初胎制作示意,腿有的为实心腿,足踏板有的与俑整体分开制作,下图仅为其中的一种制作方法,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初胎完成后
再用刮削、刻划、堆贴等方法 进行细节雕刻
修整头发、眉毛、胡须、眼睛、衣纹等部位
(铠甲武士俑细节雕刻过程示意,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甚至连鞋底的细节
都不放过
(跪射俑鞋底细节,衲线的针脚都真实的表现出来,摄影师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之后再 放入窑中烧制
经历约1000℃的高温洗礼
泥人 “成长”为陶人
身躯更加硬朗
形象也已接近 真人
(铠甲武士俑烧制示意,烧制成功后会用粘接剂将各部位组合起来,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等人 感觉
仅做出外形 还不够
似乎还缺少点什么
于是
他们从漆树中取得生漆
从各种矿物中获得红、蓝、绿、黄等颜色
还通过人工冶炼的方式合成了 紫色
(部分矿物颜料示意,摄影师@张天柱、图片来源@视觉中 国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众多颜色的获得
令俑的形象得以全面升级
如同真人一般“活了起来”
一件写实风的真人俑
诞生了
(铠甲武士俑上色过程示意,制图@汉青&杨宁/星球研究所)


我们不难想象
人们第一 次见到它 们时
是何等震撼、欣喜、惊艳
(绿面俑,依然保留有少量色彩,摄影师@张天柱,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而始皇帝的野心
不仅仅是制造出一件真人俑
他要用这种技术无限复制
从而造出一支
和他引人为傲的秦军 一样庞大的地下军团
这时
士兵登场了
02
士兵 “喜”
公元前247年
都城咸阳帝王家的 嬴政 年满13岁
湖北安陆县普通人家的年满17岁
这一年对他们来说都是人生的重要时刻
嬴政 登基为王
登记户籍将要服兵役
不同的是
嬴政 拥有改变所有人命运的能力
的命运却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跪射俑侧面,摄影 师@张晏铭)


按照秦国律法
男子年满17岁 便要 服兵役
在战场上
每杀敌一人,就升一级爵位
并赏赐良田、住宅
杀敌越多,赏赐愈多
即便是地位低下的奴隶
只要战场杀敌
也可以赎身为庶民
甚至加官进爵
这便是 军功爵位制
对于 出身 普通 的 而言
这几乎是他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
(关于秦国服兵役的起始年龄,目前仍有争论,摄影师@赵有人)


在军中 遇到了千千万万个与他相似的人
他们在军功爵位制的推动下
乐战、好战
堪称“虎狼之师”
(出自《商君书·画策》)

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在作战中
他们都勇猛无比
一边提着刚刚斩获的人头(战绩)
一边继续追杀敌人
(出自《战国策·韩策》)

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像这样的战争
嬴政登基以来不知发动了多少次
并最终
横扫六国
一统天下
(一号坑内的兵马俑,摄影师@刘宏成)


作为秦始皇最强力的支撑
这支军队也必须在他死后
在地下继续拱卫他的 帝国
于是
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研发陶俑的故事
最终
等制陶工匠按照现实中士兵的形象、特征
上到一方将领
下至普通士兵
包括步兵、骑兵、车兵等诸多兵种
都被一一塑造出来
数量竟多达8000件
(目前并未完全发掘,8000件为根据人均占地面积推测所得;下图请横屏观看,不同身份的俑列举,手中所持武器多已不存,摄影师@张天柱 &赵斌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秦始皇还为它们营建了土木结构的
地下军营
并按照现实世界中的军阵编列
包括步兵方阵、多兵种方阵和指挥部
(请横屏观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建造过程示意,其中俑为了方便展示,处理成穿越顶棚效果,实际应为从坑道运输摆放,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其中
一号军营为步兵方阵
由将近6000兵马组成
(请横屏观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复原示意,摄影师@张天柱,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方阵最前方为“敢死队”
他们不穿铠甲、 行动敏捷
方阵两翼及后卫的 最外侧队列
则都面向外部站立
以便警戒四处来敌
(一号坑中不穿铠甲的士兵,在战场上为先锋部队,相当于敢死队,摄影师@卢文)


方阵内侧则是
手持戈、戟、剑的主体部队
(一号坑主体部队,摄影师@张天柱)


二号军营 为多兵种联编部队
弩兵远距离射杀
骑兵迅捷袭击
战车兵猛冲突破
三大兵种协同作战
互为补充
(请横屏观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复原示意,摄影师@张天柱&刘兆铭&赵斌,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三号军营为指挥部
将领们在这里谋划作战方案
(士兵手持铜殳[ shū] ,铜殳为仪卫武器,说明这些士兵为警卫人员,三号坑应该为驻军统帅的军幕,即指挥部,此外还发现有焚烧的动物骨骼,可能为祭祀祷战的行为遗存, 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就这样
秦始皇成功打造了
一支配置完整、气势恢宏的地下军团
8000个像 一样的将士
被塑造成俑
永远地守卫在了秦始皇的身旁
至于他们的真实姓名
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得知
但他们的形象已经永远定格在这一方天地间
(一号坑的兵马俑,摄影师@张天柱)


而现实世界的喜
曾4次被征召参战
并得以凯旋
或许因为军功
他回乡后被晋升为小吏
负责县里的法律事务
算是一位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
与此同时
另一个普通人
也出现在秦始皇的地下帝国蓝图中
而他的命运
将是一个悲剧
03
修陵人“牙”
“牙”
本是山东苍山的一名小官
在秦朝二十等级的军功爵位制里
位列第四级
但他似乎并不富足
因为无力承担一次违法带来的罚款
而被 押送到千里之外的关中骊山
充当一名卑微的 修陵人
负责修建秦始皇的陵园
(秦始皇陵园,摄影师@丁俊豪,标注@杨宁/星球研究所)


以他的身份
自然无法看到陵园的全貌
但管中窥豹
他依然可以感受到
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大工程
12个真人大小的文官俑
被埋入单独的坑中
代表着秦始皇地下帝国的中央官署之一
即负责司法的 廷尉
曾为小小官员的
见到此景不知会不会感慨
同为官员的他
如今怎么沦落到了这般田地
(文官俑,腰间佩挂有削和砥石;当时多用竹简书写,削为书刀,在简牍上写了错字时,用削划掉重写;砥石为磨刀石,打磨削用;摄影师@张天柱,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此外
两套分别重达1吨以上的铜车马
也被埋入另一个坑中
象征着负责皇帝出行的中央官署
太仆
如此豪华的“座驾”
不由得让想到秦始皇出行该有多么的壮观
而现实中见过此景的刘邦
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铜车马, 摄影师@张天柱,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而上文提到的 拥有 8000个兵马俑的
兵马俑坑
以及后来发现的藏有石铠甲等军用装备的
石甲胄坑
埋葬有马匹的马厩坑
共同组成了一个完备的军事系统
象征着帝国的军事力量
(一号坑兵马俑,摄影师 )


此外
还有 为皇室提供文娱服务的
百戏俑坑
(百戏俑, 摄影师@张天柱,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以及为皇室提供水禽表演的
青铜水禽坑
坑中用至少46件青铜水禽
还原了一个相当令人震撼的场景
经过驯化的天鹅、仙鹤、鸿雁
在弦乐与钟鼓的引导下
于水面上翩翩起舞
为皇帝提供水、禽、乐三位一体的立体表演
(青铜水禽,下图中的驯鹤、驯马图像出自河南博物院藏汉代画像石,摄影师@张天柱,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就这样
在众多官署、兵马
以及各类服务机构的簇拥下
秦始皇的 陵墓 居中而建
其地上 封土高度超过50米
封土内筑有九层高台
供秦始皇的灵魂登高出游
地下拥有深达30米的地宫
以水银为江河, 模拟帝国版图
以星宿为天文, 模拟宇宙时空
(秦始皇帝陵地宫结构推测示意,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陵墓、各类陪葬坑
共同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备、如同真实世界的
超级陵园
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想要打造的
永生的地下帝国
(秦始皇帝陵园布局示意图,摄影师@张天柱&柳叶氘&赵斌&器,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而与高高在上的秦始皇相比
只是一个卑微的修陵人
他日日夜夜地劳作
最终只是为了帝王的南柯一梦
繁重的劳作
加之食不果腹
最终在积劳成疾中死去
人们在瓦片上刻下他的身份信息
便把他匆匆埋葬
(“牙”瓦志,摄影师@柳叶氘,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更有许多修陵人
因工作中的些许差错
就被残忍杀害
身首异处
史籍记载
全国各地的徭役之人 源源不断地
被押送骊山修陵
人数 多达70万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而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前后
一批徭役之人正从江苏徐州被押往骊山
不过他们并没有真正到达
而是挣脱了捆绑手脚的枷锁
决定同命运作斗争
一部分人在途中四散逃走
另一部分人决定追随押送的官员另谋出路
不过他们谁也料想不到
得益于这次反抗
不久后
他们竟成为了另一个时代的开创者
而这位押送人
名为 刘邦
(刘邦在今河南芒砀山附近放走了徭役之人,传说在逃走的途中遇见大蛇挡道,他拔剑斩蛇,下为刘邦斩蛇雕塑,该雕塑位 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主峰南麓, 摄影师@石耀臣)


不久
又有一批被押送戊边的人员
陈胜、吴广 的带领下 起义
他们发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呐喊
并很快攻打到骊山脚下
可秦始皇的地下“军团”
却无动于衷
随着抔抔黄土的覆盖
消失在了人间
这一消失就是两千年
无人知晓
无人问津
直到2200年后 一次偶然的发现
04
2200年后
1974年
西安临潼县(今临潼区)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
偶然发现了破碎的陶人身躯
不明所以的村民以为是神灵现身
并对它顶礼膜拜,祈求保佑
而事实上
这就是秦始皇兵马俑
(一号坑内兵马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之后不久
考古人员的发掘
正式拉开了兵马俑重见天日的大幕
但困难重重
(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师@张天柱)


兵马俑本是光彩艳丽
可是经历地下两千多年的蹉跎岁月
“皮肤”大多老化,脱落
而幸存的色彩
也是 “命悬一线”
(色彩保留较好的兵马俑,摄影师@张天柱)


这是因为
兵马俑的“皮肤”
是由生漆层和色彩层组成
几千年来
它们中的有机质早已老化
又习惯了潮湿、黑暗无光的地下环境
而当被发掘出来时
老化的漆层
或被表面的泥土沾落
或 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因失水、氧化等
很快就开始龟裂、起翘、 脱 落
(兵马俑脸部彩绘脱落情况,摄影师@刘兆铭)


考古人员随之摸索出了
多种保护手段
首先
在整个清理过程中
会在俑的表面不停地喷洒蒸馏水
以 维持恰如其分的湿度
湿度过低,彩绘层会失水脱落
湿度过高,则容易产生霉变
然后
在清理表面的泥土时
要异常警惕以防止损伤到彩绘层
并使用特殊溶液对彩绘进行加固保护
( 工作人员正在对刚出土的陶俑进行保护加固,摄影师@张天柱 )


为此
考古人还将医生使用的精密医疗器械
巧妙地应用到发掘中
为兵马俑“救死扶伤”
(工作人员在室内对彩绘俑进行清理保护,摄影师@张天柱)


但残酷的是
色彩总有消散的一天
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项技术
可以暂停它们的“衰老”进程
时光夺走了它们的“容颜”
大地也没有放过它们的“身躯”
长久以来
由于覆盖的土层坍塌等原因
陶俑支离破碎
(兵马俑刚出土时的场景,摄影 师 )


修复师们只能像拼图一样
重新拼合
这一过程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才能让万千碎片 重现真身
(修复中的兵马俑,摄影师@朱福升)


以 2011年发掘出的将军俑为例
经过了5年的修复
才恢复真容
而数千件兵马俑
如果想要它们全体重生
可能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将军俑,摄影师@张天柱,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即便已经重生的兵马俑
仍很脆弱
腐蚀性气体、大气气溶胶、降尘
细菌、温度、湿度、光照等
都可能对它们造成新的伤害
(工作人员在做环境检测,摄影师@张天柱)


以上种种限制
也正是至今秦始皇陵园中
还有众多区域不能轻易发掘的原因之一
如今
兵马俑遗址已经吸引了
超过1.2亿人次参观
(数据截止至2019年,下图为展柜里的跪射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们或是
被庞大的阵容所震撼
(看台上的观众与一号坑内的兵马俑跨越千年的对视,摄影 师@刘艳晖 )


或是被它们千姿百态的表情
所吸引
(图一中的兵马俑好像一脸嫌弃的躺平,图二中的兵马俑好像在求抱抱,摄影 师@陈团结&刘艳晖 )



但在这之外
我们 还应看到
匠人的发明创造
士兵的战场拼杀
修陵人的悲惨境遇
以及普通人组成的起义军的逆天改命
而他们背后
是千千万万个臧、喜、牙
是大秦帝国下的芸芸众生
是人类长河中每个时代都存在的普罗大众
(神情不一的兵马俑,摄影师@赵有人)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王长春
编辑:所长
图片:昼眠
设计:杨宁&王申雯
审校:湍湍&撸书猫
封面摄影师:张天柱
专家审核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许卫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馆员 冯锴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可滑动查看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M].文物出版社,1988.10.
[2]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帝陵园二号兵马俑坑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9.
[3]秦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J].文物,1979(12):1-12+98.
[4]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M]. 科学出版社, 2000.
[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M]. 文物出版社, 2006.
[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M]. 文物出版社, 2007.
[7]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 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98.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 秦陵徭役刑徒墓[M].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2.
[9]袁仲一. 秦兵马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 文物出版社, 2014.
[10]段清波.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段清波. 秦陵:尘封的帝国[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
[12]兰德省. 彩绘秦俑清理方法实践[J].文物科技研究,2004,2(00):107-112.

[ 此帖被沙漠之虎在2021-09-18 08:06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30
wowoni 金币 +30 - 2021-09-1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4574
金币
491
道行
12531
原创
906
奖券
1327
斑龄
0
道券
1236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56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09-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9-18
就凭这 秦始皇就没啥可颂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