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柳嘟嘟
来源 | 拾文化(shiyafengshe)
01
《扫黑风暴》的开播即爆,几乎是毫无悬念的。
金牌编剧与导演的坐镇,全员恶人的大佬级飙戏,让人背后发凉的真实案件原型……
种种摆在明面上的诚意都在告诉观众:这部剧,是道硬菜。 暴力纠纷、官商勾结、社会脓包,中央督导组的到来,为早已千疮百孔的绿藤市注入了一线生机,黎明与黑暗,终有一战。
在这黑与白之间,有一股强大但飘忽不定的力量,那就是孙红雷饰演的李成阳。 早在这部剧杀青时,孙红雷就说:
“绿藤市有三种人,活人,死人,李成阳;绿藤市有三种做事的方法,对的方法,错的方法,李成阳的方法。”
李成阳的妙,就在于这亦正亦邪。
经典的角色,都是演员与剧中人之间的相互成就,但孙红雷与李成阳之间,则更复杂一些。
连接他们的似乎不是剧本,而是一面镜子,角色内外,真假难辨。 02
1970年,哈尔滨市一个破旧的俄式老洋房里,诞生了一个带把的小子,作为哲学教师的父亲给他起了个很不哲学的名字:孙红雷。
作为家里的第三个男孩,他的出生让家人忧喜参半,此时的一家老小7口人都挤在一间28平米的小房子里,所有的家产装进肚子,也就勉强混个五分饱。
“活活吃穷的”,孙红雷说。
为了维持生活,母亲开始在下班后捡垃圾补贴家用,但即便如此,每个月依然需要靠邻居接济点儿。
小学四年级的某天,孙红雷放学回家,刚好碰到了正在借钱的母亲,邻居毫不客气地对母亲喊道:“你怎么又来了,没钱了!自己都快顾不过来了!”
这句话在少年听来犹如棒击,他冲上去一把拉住母亲:“妈,我跟你一起去捡垃圾。” 自那之后,放学了提着麻袋尽往垃圾堆里钻,成为了孙红雷最重要的家庭作业。时至今日,母亲为了捡一个破瓶子而在臭水沟里站上半小时的画面,依然是他童年时不堪却又珍贵的影像。
一个吃不饱肚子的人,是没有尊严的,孙红雷自小就明白。 上世纪八十年代,霹雳舞横扫内地,此时沉迷于琼瑶小说的孙红雷从这狂热中感受到了某种灵魂的召唤,随即他也加入了喇叭裤大军。
没钱报兴趣班,他就常常逃课跑到少年宫偷师,电影《霹雳舞》更是看过几十遍,迈克尔·杰克逊的魔幻舞技,是孙红雷心中永远的神。
高二那年,全国霹雳舞大赛在重庆举行,孙红雷毅然办好了离校手续,只身南下,这次比赛中,没有受到任何专业训练的他捧回了全国第二名的奖杯和一台冰箱。
靠着冰箱转手倒卖的700块钱,孙红雷风风光光回到了家,自那之后他就再没缺过钱。 听说广东、海南那一带的夜总会很发达,他就去海口闯荡,半年的时间,他带回了李克勤、罗大佑等港台歌星的当红专辑,还有将近三千块钱的天价演出服,凭借着这些洋气玩意儿,孙红雷迅速成为了哈尔滨夜总会的扛把子。
在那个万元户非常稀缺的年代,孙红雷每个月的出场费就已过万,4万块的大哥大说买就买,老板为他配备的桑塔纳随时待命,碰见熟人有话没话都得拉下车窗寒暄几句,气派得不行。
“我那时候就是个富翁”,而此时的他,不过才23岁。 家里铺上了地毯,哥几个都骑上了自行车,街坊邻居都知道孙家三小子是个体面人,但是,整天泡在灯红酒绿里的孙红雷却感觉自己堕落了。
繁华的中央大街到了后半夜静得让人发慌,那段时间,孙红雷常揣着新款的随身听,在古典音乐的伴随下坐到天亮,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有种强烈的冲动提醒自己,是时候离开了。
1995年,孙红雷在一次演出中遇到了演员牛振华。 牛振华看他这么有才,建议他去考一考中央戏剧学院,将来做个演员。 孙红雷愣在了原地,这事儿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在他的认知中,演员最起码要像唐国强那样,大眼睛双眼皮,而自己的眯眯眼完全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看到孙红雷的担忧,牛振华问他:“你知道姜文跟王志文吗?你喜欢他们的表演吗?你想一想,你的长相跟他们俩比怎么样?”
孙红雷正经八百地思考了一番后,非常肯定地回答:“我还是比他们俩长得好看。”
第二天早晨八点,孙红雷从抽屉里抓了8000块钱,带上他板砖一样的手机,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绿皮车。
这一年,孙红雷25岁,他放弃了在哈尔滨辛苦打拼出来的土豪生活,毅然奔向了中央戏剧学院。
他说,这一去,就没打算回来过。
03
老子不服
儿时的饥饿记忆过于残酷,这让日后成为了大款的孙红雷,在吃肉这件事上就再没委屈过自己。
不料,这露富的体态却成了他梦想的绊脚石。
抵达中戏的那天,孙红雷被告知所有的专业都已结束报名,只剩下音乐剧班还没有招满。
这个专业不仅要表演的功底扎实,对身形的要求也十分苛刻,看着眼前这个178斤的胖子,老师撂下一句话:“你回家吧,你不适合搞表演。”
孙红雷不服,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减肥不就完了吗?第二天,学校里就多了个整天跑步的疯子。
等他再次站到老师面前时,已经是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儿,一个月狂减36斤,是个狠人。 考试那天,老师要求以“我们分手吧”为题,来一段即兴表演。
跟孙红雷搭档的,是个极漂亮的姑娘,然而,无论孙红雷怎么调动情绪,对方都只有一句“为什么”,孙红雷心想,完了。
就在他准备明年再战时,“孙红雷,你留下,再考一遍!”的声音响起,这句话,让他成为了当年700多名补招生中,唯一被录取的那个。
中戏的两年,孙红雷狠狠打磨自己,这个没参加过文化课考试的旁听生,成为了班里面各项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毕业后不到一年,孙红雷接连主演了四部话剧,凭借《三毛钱歌剧》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上的最高荣誉——梅花奖。 成名后的孙红雷曾多次问过当年的老师,那么多参加考试的学生,为什么只给了自己这个额外考试的机会,但老师从没有正面回答过他。
他想,或许是因为那一个月的疯狂跑步吧。
从最初励志减肥的好多胖子,到最后跑道上的孤独一人,不服,永远是刻在孙红雷脑门上的两个字。
当年,赵宝刚的电视剧《永不瞑目》正在招募一个黑社会打手的龙套角色,从没有过拍剧经历的孙红雷决定去试试。
为了争取到这个机会,孙红雷一早便到了片场,等待了六七个小时后,赵宝刚终于朝他瞥了一眼:“长得太忠厚,太老实了”,赵宝刚的脾气,圈内人都懂,工作人员当即催促孙红雷走人。
这不成啊,长得忠厚老实没错,但你不能说我不能演啊,瞧不起咱演技呢?
于是,孙红雷跑过去拍了拍赵宝刚的肩膀:
“导演,你要不用我演建军,你后悔一辈子。” 赵宝刚蒙了,拍戏这么多年,还没人敢对自己这么说话,黑社会的劲儿有了,当即便找了个化妆师:“给他扮上,开机!”
人生中第一场戏,孙红雷就把坏小子的形象站稳了,自那之后,他几乎成了反派专业户。 《征服》中这瓜保熟的黑帮老大刘华强,《七剑》中盘踞天门屯,作恶一方的烽火连城,《边境风云》里心狠手辣,为爱痴狂的大毒枭……
精湛的演技,不好惹的长相,让孙红雷经手的反派角色都被误认为是本色出演。 走在路上被认出来时,影迷们宁可乖乖地跟着他几条街都不敢上前跟他搭话,孙红雷停下来问:“你为什么不叫我呢?我会停下来跟你合影的。”
影迷一脸怯:
“我们很怕你,怕你发火”,孙红雷哭笑不得。
世人皆知刘华强,却不知那文艺到近乎癫狂的孙红雷。
04
《我的父亲母亲》,让扎着麻花辫的章子怡红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部影片的男主角正是孙红雷。
这个角色该怎么演,张艺谋只给他提了一个要求:
“红雷啊,如果这部电影放映了之后,会有观众找你签名,认出你来了,你就失败了。” 生子的角色太过生活化了,周围的群演也都是原型,村长就是村长,木匠就是木匠,而生子就应该是那个淹没在人群中的生子。
影片上映了,人们果然都只记住了章子怡,作为男主的孙红雷被人遗忘地一干二净。
但是孙红雷说,这是他这辈子演得最好的戏,所有人都忽略了他是一位演员,正如张艺谋给他的评价:
“孙红雷的表演,一点表演痕迹都没有。” 这部电影的表演理念,深深影响了孙红雷,后来的他之所以能在角色上呈现出千人千面的样子,就来自于这种对角色的极致成全。
2009年,《潜伏》一经播出便成为了谍战剧中的经典,余则成这个外表斯文懦弱,却敢于与凶险的世界周旋到底的地下党人走进了万千观众的心里。
这部剧让他包揽了当年几乎所有的大奖,也奠定了他一线演员的位置。
对角色的苛求,令他过度自我,不久后,电影《战国》的上映,让他名声扫地。
该片投资过亿,大咖云集,宣传声势浩大,上映后却遭骂声一片,“为天价片酬出演烂片”的质疑声更是对着孙红雷集中扫射。
堂堂军事家,却被他演得疯疯癫癫,实在有辱先人,很多人甚至把这个角色视为他演员履历上的一个污点。
但是孙红雷丝毫不回避,他坦诚《战国》是一部烂片,但孙膑绝不是一个烂角色。
他始终认为,一个在才华上异常强大的人,在别的方面不可能同样完美,在人物塑造上,他的出发点就是把孙膑拉下神坛。 在艺术创作上,他从来不会因为粉丝的不认同,市场的不认可而妥协,但《战国》的失利还是击溃了他一直以来的自信。
随着名气的大涨,作品的封神,孙红雷似乎沉浸在了某种极度精致的生活里,身边围绕的都是行业精英,耳畔的反对声越来越少,创作越来越顺利。
但这一切都逐渐与真实的生活产生了割裂,整这些虚的没意思,孙红雷又一次转身离开。
05
孙漂亮,孙红雷的第二张名片,只是至今没有获得官方认证,纯属他跟网友们的口嗨。
自从他参加了综艺《极限挑战》,孙红雷的画风就在大傻的路上越跑越离谱。
刚接触真人秀时,他总是习惯性地问导演要剧本,但几期过后,孙红雷越玩越嗨,扯皮、撒泼、抹上口红系上头巾,变身农村大姐招摇过市……
浑身是戏的孙红雷疯起来连自己都害怕,他问导演自己算是个综艺咖吗?导演说你比综艺咖还咖。
从江湖大哥到综艺大傻,这种反差萌让无数网友对他路转粉,也让他一度面临质疑:“你现在觉得你好吗?被导演耍弄,或者耍弄导演,你觉得有意思吗?”
跟这些质疑声一样,在从前的孙红雷看来,打打闹闹的综艺就是个不务正业的活儿,自己只要好好搞艺术,好好演戏就行了。
但他最终发现,新人一茬一茬地涌现,如果不懂得如何跟这个时代保持互动,自己那高冷的艺术之路也只是死路一条。 与其这样,不如享受打闹,他说这是自己继考上中戏之后的第二次天性解放。 2008年,孙红雷遇到了一个让他非常痴迷的角色:《梅兰芳》中的邱如白。
他是梅兰芳功成名就,居功至伟的推手,一个癫狂沸腾的知识分子,他说:
“真的好戏,是得带着人,打破人生的规矩。” 这句台词,也成为了孙红雷的真实写照。
25岁那年,他放弃一切离开哈尔滨,奇迹般地考进央戏,毕业后又破格进入了青艺。在话剧领域颇有成就之时,他又从零开始转战影视。
人到中年走下神坛,他又在综艺领域做到了“傻”字辈的大哥,一路不服,也一路生猛。
有人说孙红雷的故事根本谈不上励志,因为他从来没弱过,此话诚不假。 如果人生如戏,那孙红雷这一路,真是出漂亮的好戏。